•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一年 > 正文

    古镇(散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09-03 12:55:05 点击:

       对于那个地方,那段逝去的岁月,我一直不敢动笔,其实,是不知怎么动笔。站在拒马河岸边,静下来,仔细谛听,刻意打量:这么一处山环水绕的好景致,这么个祥和安静的好地方,天蓝的,把白云都衬得银亮了,而我却听到了纷乱的声响,欢涌的涛声里分明有着将士们踊跃喧嚣的生命,连随遇而安的河卵石似乎都比赛着奔腾的力量。我疑惑了,难道,这里曾是古代的战场吗?我又一次审视眼前的景致,虽然,河水东去,恬静安详,阳光下,两岸的树木花草在轻风里欢唱。但,我还是痛苦地点点头,因为,那轰鸣如雷的涛声,又一次流淌出了壮士们出生入死的呐喊,尽管,它与今天的祥和是多么不协调。


       远处,朦胧着巍巍的太行山;眼前,驰骋着苍翠的大房山,大房山脚下,滚滚东去着奔腾不息的拒马河。我忍不住,又一次抬起头,遥看它的地形地貌。温馨而精致的曲曲弯弯,拒马河打了个盘旋走出大山,在这儿分成了南、北两个拒马河,继续东去;而从这里向西、向南,陆路也走出了北京,进入河北,走向了中国的腹地。
       这儿,就是张坊。
       从北京而言,这里是入山的山口,前有高山大河之势,后有开阔的平原,屯驻千军万马,守住山口,就有了充裕的后方和粮食资源。从外埠而言,只要拿下这个山口,进入北京,就不再有大的自然屏障。隋唐以来,随着涿郡、幽州地理位置的日益重要,作为进出北京的西南“关口”张坊,也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
       这就不得不说到张坊的名称。史载,这里作为军事重镇,曾连营数十里,因帐房林立,由帐房谐音张坊。而张坊的历史却远溯先秦。村西,有一处始建于战国时期的方形古城,长宽均在500米左右,北倚陡壁,东西南三面都建有高墙。是古时的燕国用于防御倏忽南下的匈奴,还是阻挡由西方杀来的秦国,都不得而知。2000多年岁月风雨的剥蚀,也未能将古城夷为平地,它的建成,比房山著名的3000年建城史的西周遗址只晚了几百年。一座古城址,为小镇增色不少,也给这里增添了新的历史谜团,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小镇的张坊,自古以来的重要战略地位。
       进入张坊,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城楼,青砖灰瓦,大气敦厚,城门上书写着俊逸的“张坊”二字,透着小镇的从容与敞亮。纵然是新立的,凛凛间,却流淌着历史的气息,不免使人联想起小镇的过去,联想起那时的镇楼。
       明代房山县志上说,县西南七十里的张坊街上有一座三层的镇楼,高约数丈,顶层为木结构,一层、二层为砖石结构。看似普通的镇楼,实则不然。由一层到二层的转弯处有一口刀山剑树的深井,不知机关的人,一旦踩踏翻板,跌进去必死无疑。再就是楼下的暗道,向西北二里许通往任家坟,且每一层都留有暗道口。直到今天,新建镇楼的下面还有旧时地道的留存,这就是名噪一时的张坊古战道。
       地道位于城楼下深约4米处,全部为青砖结构,石灰砂浆,宽约2米,并排可走2人,高约2.3米,墙壁有灯台,顶部有通气孔。两侧还有耳洞,规制与主洞相近,进深在3米左右。此洞是不是县志上说的彼洞,有待考证,我却一直在猜测着镇楼及地洞的用途。
       城楼及厚厚的城墙在冷兵器时代,用以守卫城池,可以抵御千千万万的敌兵,但仅一个没有镇墙的镇楼,孤孤单单,根本起不到御敌的作用。除了装饰、威慑以外,还能做什么?思来想去,我倒觉着,它和良乡多宝塔古时的作用是相近的,那就是瞭望塔。在一个咽喉要道的兵家必争之地,难免对峙双方的拉锯战,望见拒马河岸或有的高高矗起的烽烟,本能的做好或战或守的准备,很有必要。千里驰骋收敛成一座巍峨的担纲指挥的镇楼,镇楼的飞檐又指向天边,收获四方远来的云翕。是不是这样呢?拒马河沿岸的村落会告诉我们。而镇楼的地道应该是为来不及撤走的眺望者或指挥者预备的。如果说,宽高在2米左右的地道用于大规模运兵和屯兵,未免牵强。


       为什么那么肯定地说,镇楼及地道是为军事目的而建呢?因为,遍考张坊的十几个村落,竟有一半以上或存有古时战争的遗痕,或与传说的古时战争相关联。比如,房山境内有关北宋杨家将及穆桂英的传说就有好几处,而张坊的穆家口就曾被传为辽宋时穆氏姐弟居住的穆柯寨。
       千河口,今天也被称为一渡,它是拒马河出山前的一个重要山口。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拒马河左右盘旋在山脚与山坳间,人们开始了非渡不能上行的跨河之途。從这里向东,直通东关上;上溯西北,则到西关上。千河口的山上设有烟坨,南与片上村的烽火台遥遥相望,在古代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烽烟是迅速传递军情的最佳方式。
       晚上烽火,白天狼烟,一传数十里,几十里外的敌情,瞬间就知晓了,或退或防尽可以从容做出判断。作为瞭望塔的张坊镇楼,在不声不响、不被作为军事目标的关注中完成军事的使命,其应用之妙令人叹为观止。
       年代久远,岁月磨蚀,千河口的烟坨和片上的烽火台已找不出明显的朝代痕迹,但古之战火的印记无论如何是抹不去的。你听这名字,东关上、西关上,一定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隘,因为地势的险要而被赋予了军事的意义。隋唐,特别是宋辽金时期一些并不知名的战争记载也佐证了这里的遗迹诉说。东关上,三面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它的关墙,最早修建于唐代,至今还有遗存。山上还有炮台的痕迹,从地势、从攻取,都与千河口相呼应。西关上的关墙也建于唐代。
       那些远去的士兵们,究竟在为谁守关,是为大唐,还是为它亦敌亦友的沙陀贵族,都不得而知。无辜的士兵们不自觉地走进历史,又匆忙地、无奈地从历史的尘烟中消失了。站在关墙前凭吊,悼念每一个逝去的生命,也庆幸那些战争早已走出人们的视线,无影无踪了。
       远去了战火烽烟,当年屯兵的守御之所几经变迁,如今都已形成村落。中国历史上每一次战争和社会变动,都会带来许多人的迁徙或远行,何况那么频繁的征战之域?或士兵后代留住、或外地人迁居于此。元末的战乱使北京人口锐减,明初的四五十年间,从山西各地迁来北京的百姓就有十万人之众,他们中的一部分就散落在了房山西南的周口店、大石窝、张坊等地。几代以后,也就成了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今天若突然问起炮台、烽火台的事,他们的知晓恐怕还真不如我们这些外人。

    推荐访问:古镇 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