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一年 > 正文

    对《论语》中某些句子的新解 刘君祖新解论语pdf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9 04:55:48 点击:

      内容摘要:本文从新的角度对《论语》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事父母,能竭其力”“当仁不让于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等名句加以解读,令人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关键词:《论语》 新解读 收获
      儒家经典《论语》,常读常新。不同时代,不同职业,可从不同角度对它加以解读。本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想联系教学实际和生活体验,就某些感触颇深的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这里的“美”和“恶”是有一定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放在现代社会就是指一切符合道德的善行。所以要“成人之美”首先必须是一个君子,要能判断来那个人的行为是不是真正的美。如果你的朋友想插足别人的家庭,破坏人家夫妻的团结,你却为朋友牵线搭桥,这就是为虎作伥,不是成人之美。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对比明显,有说服力,把普通人的志向看得比三军的将帅都重要。但这个“志”也指的是“善志”而不是“恶志”,一个坚定了错误志向的人还不如没有志向的人。常听说“外边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那是因为此人虽然作风败坏,但情感不一,志向不专,才能使“家里这面红旗不倒”,倘若此人只专心于“一面彩旗”,那家里这面“红旗”就危矣!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在诸子百家的作品里,最有文采的当推《庄子》,最善用比喻的当推《荀子》,《论语》好像只能以思想深刻取胜,在形象性上很少问津,但这句话中比喻之巧妙、贴切,非一般文人能企及。要理解它的精妙处,必须把握“不及”的含义,这两个字不是一般的否定词组,而是一个形象的喻体,需要我们从下句“见不善如探汤”中的“探汤”两字上去寻求其真面目。“汤”,热水,“探汤”就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这后一句的意思是“见到恶人、坏事,就像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那么与它相对应的首句中的“不及”也应该和“探汤”一样,是一个表示动作的喻体。按照上下文的推断,我这样理解“不及”很符合孔子的本意,“不及”就像竭力追捕一个掏了自己钱包的小偷,唯恐逮不到那重要的金条。全句的意思就是:“见到好的人,好的事,就像要竭力逮住自己即将失去的钱物那样,迫切的跟上去,抓住他。”这样,我们最起码明白了孔子要告诉我们三方面的道理:一是要向善避恶;二是要快,容不得半点懈怠;三是要主动地去做,不需要别人强迫。对即将失去的钱物能不要吗,能不马上追吗,还需人督促吗?同样,手触到发烫的水能不离开吗,能不迅速离开吗,还需要别人提醒吗?倘若没有“不及”和“探汤”这两个生动的比喻,就很难把“主动”、“快速”向善的道理说得这么形象透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后人多注重前半句——温故而知新,用它来教导学生,要注意对旧知识的复习,对已掌握的技能的巩固,而忽视了后半句——可以为师矣。其实,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能不能当导师,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看你能否“温故而知新”,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句话不是简单地探讨学习方法,而是一条用来界定导师的标准。导师首先要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如果照本宣科,人云亦云,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人是不会教导出有希望的学生的,是不可以为师的。同时,孔子也特别强调这“新的东西”也不是凭空臆造,而是扎根于对“旧知识”的复习,也就是说没有对传统的继承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这就把那些没有通过深入的学习、借鉴古人却想一步登天的人划出了导师的队伍。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常被翻译成“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很多人就此误解为孔子判断小人的标准就是看你是否“戚戚”,即是否忧愁悲伤、忐忑不安。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平常人几乎都是“小人”。我认为关键是这个“长”字,我们遇事忧愁悲伤、怨天尤人的情况极有可能出现,关键是不能长期地陷入着这种情绪的泥潭之中,那样就成了真正的小人。所以说,判断小人,不光看是否“戚戚”,关键看你是否“戚戚”过“长”。
      “事父母,能竭其力”,这是孔子对尽孝的要求。在他看来,孝敬父母,不一定要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只要“竭其力”就行。一个残疾人能坚强地活下去,给父母减轻了心理负担,也算是尽孝;一个躺在病床上不能行走的儿子对双手拄着拐杖的父亲不能搀扶,说一句前面路滑小心摔倒,也算是“竭其力”了,可以说是个孝子。相反,儿子腰缠万贯、花天酒地,即使给父母锦衣玉食,不能陪父母说说话,散散心,也不算什么孝子,因为他没有“竭其力”。
      “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妇孺皆知,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它对人巨大的激励作用。它的意思是:“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在他的周围存在着比他能力强的人,害怕被人耻笑,就不敢当众讲话、唱歌,不敢当众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实践自己独特的设想,从而失去了好多宝贵的发展机会。如果能把这一句话刻在心头,即使被“师”包围了,也要积极参与。建议少说“当仁不让”,多说“当仁不让于师”,以便强化全民迎“师”而上,挑战权威的精神。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人理解这句话阐述了学习、交友、处世三方面的道理。我却认为它只阐述了学习这一方面的感受,孔子不可能将这三个关系不大的事放在一句话里。这句话有六层含义:一是“学”,接受新的知识;二是“习”复习、实习已接受的知识;三是“时习”,强调不断地、时常复习、巩固、实践,突出了学的主要精力要放在自我强化上;四是“说”,通“悦”,强调学习的乐趣;五是“朋自远方来”形象阐释“悦”的感受;六是“不愠”对内心有所得,别人不理解的宽容。历来对第一层和第二层意思在理解上虽有不同,但基本意思没有太大的出入。第三层意思常被人们忽视,以致教者注重了新知识的传授,部分的注意了旧知识的巩固,对“时习”中的“时”字做得不到位,也就是强化不到位,学生掌握知识不牢固,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对第四、第五层意思的理解是要搞清“悦”和“乐”的区别,古人说“悦”指的是内心的体验,说“乐”指的是外在快乐,这里强调的是学习后获得的内心的愉悦。孔子特别强调“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等都强调的是学习的乐趣,他在这里特别指出这个乐趣是内心发出的。这种从内心发出的乐趣别人不好理解,孔子打了个比方,就像远道而来的朋友,邻居不认识,但自己已经因为他的到来回忆起了过去美好的交往,乐得难以自抑。其实就像我们学习理解某方面的知识的心理反应,首先是像遇上老朋友那样使我们回忆到了什么,慢慢地感悟到了亲近,这就是心理学上讲的共鸣。这种愉悦确实是发自内心深层次的一种快感。这种陶醉、自乐,外人当然感受不到,他们不理解,我们也确实没有必要怨愤,这就涉及到了第六层的意思。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不到他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时,我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去开导他。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这里强调的是启发式教学的时机,应该“启”在学生“愤”时,“发”在学生“悱”时;还强调了举一反三的教学思路。可多数人只把它当作了“教”的经典,其实它也强调了学的状态——作为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应努力地使自己达到“苦苦思索而想不通”“想讲而讲不明白”的心理需求,才容易接受老师的启发。同样,举一反三,也应该是学生必备的心理品质,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孔子认为没有“再教诲”的必要。
      以上仅是我在读《论语》这部经典时的一知半解,不同的人可能还会有不同的看法,同一个人也许随着知识、阅历的不同会进一步产生不同的感悟。我想,这不是读者的盲目,这极有可能是著作的魅力。我坚信在今后的品读中还会有更多新的收获。
      何彧乾,甘肃省镇原县三岔中学教师。

    推荐访问:论语 句子 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