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说/有 > 正文

    志怪小说的自然之怪题材及其在清代的演变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9 03:35:11 点击:

    摘要:自然之怪是是历代志怪小说题材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从题材的继承关系上看,自然之怪的描写由来已久,自魏晋开始,就是志怪小说之一大类,其创作,强调纪实、去雕饰、广见闻。从题材的类型上看,发展至清代,自然之怪所包含的神仙、鬼魅、精怪三种次级形态,越来越呈现出世俗化、平民化的倾向,原本蕴含其中与政权交替相联系的天人感应思想转变为指导普通百姓生活的谶应和警告。从题材的处理方式上看,清代志怪小说作者的学者身份深刻地影响了此类题材的创作,大量的品评、议论、验证,既赋予文本更强烈的理性、客观色彩,又极大削弱了传统志怪的神秘主义品格。

    关键词:自然之怪题材;清代志怪;继承;变异

    中图分类号:I207.41    文献标识码:A

    自然之“怪”,即指自然界中那些“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1]233(《周易·系辞》)的神妖鬼怪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怪异之事。这类自然之“怪”在历代志怪小说中都有大量的记述,是志怪小说中存在最为广泛的一类题材。到了明清时期,此类题材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表现更为多样,是清代志怪小说中的一个重要题材类型。

    一、自然之怪题材的继承与变异

    王充在《论衡·订鬼篇》中的一段话代表了自两汉而始的精怪论:“鬼者,老物之精也。物之老者,其京为人;亦有未老,性能变化,象人之形。”物老成精是古代中国的普遍观念。自然界中的各类精怪是民间信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民间叙事也源远流长、根脉悠远。自小说萌芽起,民间叙事在文人学士的辑录和増饰下,常以描写精怪为核心题材。随着小说文体的形成,“志怪”为其中一重镇,自然之怪在其中成为数量最大、特点鲜明的一类。

    古代志怪传统由来已久。先秦,《尚书》和《左传》都有许多精怪故事,《山海经》尤为突出,其描述四方奇禽异兽、神祇妖怪,数量甚夥。《吕氏春秋·先识览》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2]3饕餮是周代时一种刻于青铜器上的精怪,以贪吃而著称。《庄子·逍遥游》云:“《齐谐》者,志怪者也。”郭庆藩释云:“志怪:志,记也;怪,异也。” [3]4这里的志怪尚未形成文体,只是指代记载怪异故事或者是此类题材的作品。《汉书·艺文志》据《七略》而成,考其中著录的小说,多有记鬼神巫祝與长生求仙之事,同属志怪范畴。魏晋时尤甚,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 [4]29此时期的《列异传》《博物志》《搜神记》《幽明录》《拾遗记》等都有很多精怪故事。和前代的殊方异宝相比,这一阶段的精怪的奇谲色彩已经有所淡化,越来越多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生物变成了精怪,如鸡、猪、蛇、树木之类,也包括丧葬冥器、家中器具一类的非生物物件,这和汉代丧葬礼制度的完善有一定关联。在唐传奇繁荣的同时,志怪小说也在大量涌现。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序》中也第一次出现了“志怪小说”一词,他说:“固役而不耻者,抑志怪小说之书也。” [5]1唐代志怪深受六朝影响,《博异记》《集异录》《括异志》等志怪小说,在题材、创作旨趣和写法上都承六朝传统。宋代,“考阅典故,渔猎经史,极鬼神事物之变” [6]11574的洪迈作《夷坚志》,鬼神精怪题材的故事极多。明清以降,《阅微草堂笔记》等志怪小说“追摹南北朝志怪小说质朴简淡的文风,重实录而少铺陈,多议论而少描写” [7]404。皆以精怪神鬼论事。

    志怪小说中的自然之“怪”,其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种神妖鬼怪之事都属于这一题材类型。按照其中异类性质的不同,这一题材大致可以被划分为神仙、鬼魅、精怪三个次一级的题材类型。神仙题材,萌芽于上古神话,而在战国、秦汉之际开始出现,并逐渐兴盛。西汉刘向的《列仙传》记载有七十余位神仙的神奇事迹,其中多汉代流行的变幻、飞举、尸解之事。六朝时期,神仙题材的志怪故事继续繁盛。这一时期,伴随着佛道二教的兴起,有关佛道仙神的志怪故事显著增多。东晋葛洪的《神仙传》中记载的古今道教仙神有百余位之多,而南北朝时期还出现了多部弘佛的志怪小说。唐代,志怪小说中的神仙题材成为佛道教徒弘扬教法的工具,逐渐失去了活力。而到了宋代,志怪小说中的神仙故事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变化。之前那些有关佛道仙神的故事逐渐为佛道书所记载,而很少见于志怪小说之中。而志怪小说中记述的那些神仙故事,则多是一些世俗化、平民化了的佛道仙神故事和民间神衹故事。这种下层化的神仙故事在元明两代志怪中仍在延续,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

    鬼魅题材,发源于先秦。先秦时期,统治者“事鬼敬神”,民间亦迷信鬼神之事。有关鬼魅的故事在当时比较流行。《左传》中的“魏武子妾父”、《吕氏春秋》中的“黎丘奇鬼”以及放马滩志怪中的《墓主记》,都是当时不同类型文本中记载的鬼魅故事。这些不同文本中的鬼魅故事对后世志怪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开创了鬼魅报恩、惑人、复生等一系列志怪母题。魏晋时期,战乱频仍,人们对于死亡充满恐惧,因而“鬼道愈炽” [4]43,志怪中的鬼魅题材显著增多。曹丕《列异传》、干宝《搜神记》中都有大量鬼魅故事。而且,在这一时期,鬼魅故事还存在着将鬼魅人情化和人格化的趋势,使阴森的鬼魅不再那么令人恐怖。有一些人鬼恋的故事甚至还情意绵绵,委婉动人,如《列异传》中的“谈生”、《陆氏异林》中的“钟繇”、《搜神记》中的“紫玉”等。南北朝时期的一些弘佛小说,如《宣验记》《冥祥记》《冤魂志》等,其中也包含有大量的鬼魅故事,但在这些小说中,鬼魅是地狱中的恶魔,是受到惩罚的异类,是佛教徒眼中的鬼魅形象。唐代,志怪小说中的鬼魅故事延续了六朝的传统,内容上没有多少创新之处。宋代志怪小说中的鬼魅故事,其中的鬼魅与生人的关系变得比较亲近。《夷坚志》等宋代志怪小说中存在一类“人间鬼”的故事。在这类故事中,鬼与人杂处于世间,对人的生活却没有多少影响。这类“人间鬼”的故事似乎在传达这样一个信息:鬼魅就在人们生活的周围,但也没有什么危害,因而无需恐惧。

    推荐访问:清代 演变 题材 自然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