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说/有 > 正文

    论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9 03:00:09 点击:

    沈从文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他把诗和散文的因素注入小说之中,创造了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沈从文的小说既不是现实主义,也不是浪漫主义,他的创作不象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以诗体、散文化而著称。在内容上,他疏离政治,苦心经营“人性”的希腊小庙,追溯神性的历史,弘扬生命的旋律。在他的笔下呈现出一个美丽、神秘的湘西世界。在语言运用上,淡化情节,强化情感,笔调淡泊、清新、淡雅,具有诗意的美感。

    相对于情节和人物而言,沈从文的小说更重视故事产生和人物生存的环境,尤其是自然景物。沈从文作品中的写景总是赋予自然物象以生命,鲜活的的事物则赋予人的情感。他是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景物中,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感情。自然景物被他描绘得极具美感,令人不由地想象出作者在描绘这一切时的欣赏、陶醉的感情。沈从文小说中的自然景物是对他的故乡的描绘,那里的青山绿水隐藏了他太多的悲欢离合。这种饱含熟悉又眷恋的感情,成就了沈从文湘西作品的情感化。

    沈从文将这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注入了生命的神性,突出湘西神秘的地方性,尤其是注重“水”的意象。沈从文的艺术感觉得之于“水”,可以说是无水不成文。水贯穿在他的湘西小说中,把湘西完整地烘托出来了。水表达的是对生命之美的追求,传递的是一种孤独与哀痛之情,它蕴藏着湘西文化的生命之流。在《渔》、《三三》等作品中,水贯穿了小说全部,成了故事的一部分、一个情节、一种哀愁与浪漫。

    一直以来沈从文在很多作品中極力反映湘西民心的纯真自然,铸就了很多如璞玉般的人物:如三三,她的心智纯洁到只有儿童的水平,她的梦也简单“跑的最远的地方是一里路外的堡子”,这是一批经过了艺术夸张的人物,是作者在探索“理想化世界”征程上的一个“参照点”,是作者理想人性塑造的起点和文化透视的独特视角。这些人物有阿黑,三三,翠翠,等。《阿黑小史》中阿黑的恋爱是极其幼稚的。她和五明之间的爱情纯粹只是一种孩子之间天真的游戏,没有任何顾虑、没有任何困难、阻碍,不需要任何努力。他们在一起时嬉戏、依偎,阿黑的父亲对女儿的行为也毫不干涉,直至默许。这毋庸置疑地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和抒情性。

    天地万物在孩子的眼里都勃发着鲜活的生机。儿童的眼睛更善于捕捉生活的趣味性,使得作品中的人、物、事散发着人性人情的光辉,更易于将生活美化得富有诗意。沈从文通过儿童心灵的稚嫩与视角的晶莹纯净能使叙事口吻显得活泼清新,使文本产生不同于成人体验的新鲜体验。

    在沈从文看来,纯美的人性是自然的人性美闪耀在湘西青年男女形象,沈从文在他们身上寄寓了人性的理想和希望。他们是自然之子,是真善美的化身。他们青春美丽,天性健康,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成长,自主选择爱情,情随心动,用真与善、热情与天性书写了湘西乃至人类自然的人性。《边城》里的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这样的女性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无忧无虑地成长着,湘西的水土滋润了他们的生命,启迪了他们的灵魂。她们的天真淳朴是不被外来的世俗的东西所破坏的,也丝毫没有被这世俗所侵蚀,仿佛是一块没有经过雕琢的美玉。《雨后》的阿姐因为爱她的四狗给了她一些强硬、温柔和气力,她便用这些东西把自己“灌醉”,醉到不省人事。《萧萧》里,整天带着小丈夫玩的萧萧,天真无邪,当他一旦被花狗的情歌唱开了心窍,就一切尽着花狗。翠翠、媚金、夭夭等湘西青年人,他们追求的是灵与肉的和谐统一,虽然他们的爱情表达方式近乎粗鲁,但他们热烈的爱发自内心。大胆热烈,合乎天性。为了追求圣洁的爱情,即便要他们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毫不畏惧。

    沈从文的“人性”创造了独特的审美意境,也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与典型并立的审美范畴。沈从文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观,他所创作的那种“更抒情、更纯粹、更明净、更简洁、更透亮的风格”也给“20世纪中国文学史提供了一个重要内容”。面对湘西世界,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在那片山水环绕、钟灵毓秀的牧歌世界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沈从文小说中的人物,其命运往往结束于突如其来的悲剧性转折。如《初八那日》,“初八,按照历书上的推算,是个好日子”,工人七老和四老边锯木材边说说笑笑:“今天就是七老家中为七老约定同一个娘儿们成双的日子,想着怎么不令人发笑?”可一阵风来,松木吹落,小说以一死一伤结尾。这似乎正暗含人生本质悲苦的论断,但是作家本身并不承认他所要表达的是宿命论:“我不相信命运,却相信时间,时间可以克服一切。”沈从文小说结尾的突转,是一种颠覆叙事的手段,这种颠覆体现了小说叙述由具体向抽象的逆转,由叙事向抒情的逆转。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抒情格局。

    沈从文的小说通常不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或者不交待明确的时间,甚至于故意隐去任何能暗示时间的因素。沈从文着力突出的许多小说都在重复着时间的无限性。这种封闭式的近乎圆形的时间结构比起线性思维,更具有整体性、包容性、意象化和诗化的特质。彰显地域民间风情和传统文化特色是沈从文小说的独特时空建构方式。文本中的时间不是流动的而是静止的、循环的、凝止循环于非时间性的充满风俗景物、人情文化的空间。小说中凝止的时间犹如一面平静而通透的镜子,用来映照出纯朴、自然、温情、充满诗意的生存空间。

    我们可以认为沈从文是用写散文和诗的方法来作小说,创造性地发展了抒情小说。他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悲悯之意,对人性、神性的敬畏、崇拜之情都通过抒情的笔调表达出来。他最大程度地在文字中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情节与人物的有意淡化更令情感如水般缓缓流淌。对意境的营造使得他的湘西小说充满了抒情诗的韵味。儿童式的人物书写和时空的处理使小说产生一种永恒的感觉,从另一个方面增添了抒情性。沈从文理想的人性是爱和美,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单纯无私、友爱互助的关系,并由此产生了即有追求爱与美,健康自然的理想人性。这就是沈从文所苦苦追求的艺术世界。

    参考文献:

    1.张丽芳:《诗意的流淌—论沈从文小说的抒情特征》,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刘中望:《湖湘文化的两种品格——周立波、沈从文比较论》,《文艺争鸣》,2010(9)

    3.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推荐访问:特色 语言 从文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