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说/有 > 正文

    再见青春骊歌!厦门儿媳接回法国妈妈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08-17 21:10:03 点击:

      2010年9月26日上午,福建厦门鼓浪屿牡丹国际大酒店,一场特殊的婚礼正在进行。与普通婚礼不同的是,新郎袁迪宝已经82岁了,新娘是来自法国里昂大学中文系的终身副教授李丹妮,83岁,而主婚人则是袁迪宝的三儿媳欧阳鹭英。
      李丹妮是中法混血儿,青春岁月里,她和袁迪宝相互爱慕,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走到一起。此后,李丹妮为了袁迪宝一直未嫁。婆婆去世后,袁迪宝的三儿媳欧阳鹭英得知了公公的这段往事,辗转找到了失联四十多年的李丹妮,撮合了这对有情人,为他们举行了轰动整个厦门的世纪婚礼。
      转眼7年过去了,李丹妮是否融入了这个中国大家庭?传奇之后,他们过得幸福吗?

    儿媳为媒:找寻四十年前的初恋情人


      2010年春节,外甥(袁迪宝姐姐的孩子)来家中给袁迪宝拜年,袁迪宝的儿媳欧阳鹭英见公公连胡子也没有刮,善意地责怪道:“爸,你平常不修边幅也就罢了,这大过年的,咋也把自己弄得跟叫花子一样!”外甥脱口而出:“舅舅年轻时可是个大帅哥,还差点娶了个外国人哩。”他告诉欧阳,那时候,有个外国姑娘常给舅舅写信,信寄到鼓浪屿他妈妈家,舅舅从厦门转福州再到鼓浪屿拿信。同时被珍藏的还有一段头发,一枚金戒指。可惜信件在文革期间都被烧掉了。
      
      袁迪宝的脸微微地红了,有些慌张和难为情。欧阳鹭英心里一动:“难怪公公这16年一直独身,除了对死去的婆婆想念之外,原来心里面还存有一份不尽的情缘哪。”欧阳鹭英当时正在鼓浪屿为一些老人做口述史,顿时来了兴趣。在她的一再恳求下,袁迪宝讲述了他和李丹妮的故事。听完袁迪宝和李丹妮的故事,欧阳鹭英久久不能平静——
      1953年9月,高中毕业的袁迪宝前往杭州,就读浙江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在那里,他遇上了俄文老师李丹妮。
      李丹妮的父亲是浙江美院教授、中国著名的音乐家李树化,母亲燕妮是法国人。她毕业于浙江大学英语系,精通英、俄、中等五国语言。
    年轻时候的李丹妮

      袁迪宝是俄语课代表,他想在俄语之外继续学习英语,李丹妮给他开小灶,一对一教授英语。每天学习完,两人会到离李丹妮家不远的西湖风景区去散步。李丹妮虽然是他的老师,但仅仅比他大一岁,时间久了,彼此心里有了朦胧的好感。有一次他们去灵隐寺爬山,袁迪宝先唱了首歌,她回了他一首俄语歌。他回去一查书,才知道歌词是:“田野小河边,紅莓花儿开。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
      袁迪宝明白了她的心意,甜蜜又纠结。原来,在大学临开学前夕,他已在家人的安排下和黄秀雪领取了结婚证。黄秀雪是一名护士,两家门当户对,他陷入深深的自责。在升入“大三”这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他所在的系并入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要去成都完成学业。临别之际,他鼓起勇气将内心的痛苦告诉了李丹妮。
      李丹妮不忍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另一位女人的痛苦之上。于是,她退出了,并和袁迪宝约定,此后只像兄妹一样保持书信联系。第二年,李丹妮辞了工作随父母回到法国里昂。同年,袁迪宝也大学毕业分配到厦门卫生防疫站工作。
      刚到法国时,李丹妮好长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各方面的不如意让她陷入抑郁,甚至曾想过自杀。袁迪宝来信安慰她,让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后来,她找到一份翻译工作,生活稳定下来。
      回厦门后,袁迪宝向妻子黄秀雪坦白了这段过往,黄秀雪选择了尊重丈夫的感情。1958年至1961年,袁迪宝的三个儿子相继出生。当时正是国内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丹妮虽然自己生活困窘,但省吃俭用给袁家三个孩子寄奶粉、饼干、玩具和衣服,在她的帮助下,袁家渡过了难关,为此,黄秀雪还主动让三个儿子认丹妮做“义母”。
      1966年,文革风暴来临,袁迪宝和李丹妮的通信中断,此后四十多年,再也没有彼此的消息。
      1994年3月,黄秀雪被诊断出牙龈癌,10月便离开了人世。妻子住院期间,袁迪宝天天在医院陪床,将各种有营养的食物按比例配好、用绞碎机混合给妻子吃,尽到了一个丈夫的责任。
      妻子走的时候,袁迪宝65岁。孤独的他对生活也没有了兴趣,留了长长的胡子,头发也是两三个月才剪一回。亲友劝他再找一个伴儿,他拒绝了,也只字不提年轻时的那段恋情。
      一连几天,欧阳鹭英都沉浸在袁迪宝的故事里。一想到当时困难时期,李丹妮省吃俭用买奶粉、衣服等寄给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时,她就不能不被打动。李丹妮一点也没有嫉恨她的情敌,而是爱屋及乌。那是什么样的胸怀呀!
      电光火石间,欧阳鹭英破解了袁家兄弟姓名里的密码。袁迪宝给第一个孩子起小名“尘生”,之后的老二则有个小名叫“金星”。尘生就是李丹妮的中文名字。她出生在北京的春天,正是漫天风沙的季节。“尘”代表着为人的谦卑和低调。遥望“金星”来寄托相思,则是袁迪宝和李丹妮分离时的约定。这里面隐含着多少思念与无奈。他们对道德和责任的坚守,以及深深隐藏但从未泯灭过的爱,深深打动了欧阳。丹妮现在怎样了,她过得好吗?欧阳鹭英激动地说:“爸,你给她写信吧,不管她是死是活,总要有个答案。”但袁迪宝认为,现在四十几年过去了,丹妮的地址肯定变了。欧阳鹭英告诉他,法国人不轻易搬家,何不试试呢?袁迪宝沉默良久,那份久违的激情似乎又被点燃。
      袁迪宝几个晚上睡不着,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又浮现眼前。他一连花了几个晚上,给李丹妮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丹妮,愿上帝祝福您健康长寿!请给我一信,永远思念你的迪宝谨上。”

    推荐访问:骊歌 法国 儿媳 厦门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