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说/有 > 正文

    古诗英译_历代古诗中对“白”的英译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3 04:32:42 点击:

       美国翻译理论家与语言学家尤金・奈达1969年在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一书中提出著名的动态对等概念。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后来动态对等改称为功能对等,成为奈达翻译理论的核心,强调译语接受者对译语信息的反应和源语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相同。奈达“功能对等”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两种读者反应对等的强调,重设了译文评判标准,摆脱了长久以来翻译过程中对“直译”与“意译”无休止且无结果的争论。“功能对等”理论以读者的反应对等为依托,把读者这一标准纳入译文评价体系之中,对实际操作中的文本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古诗中颜色词的英译需要考虑到中英两国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不能只进行绝对等值的对应翻译,需要结合各方面因素尽力实现颜色词语所表达的文化意义上的对等。根据奈达的观点,不同的语言形式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而隐藏在不同形式的语言背后的是人类共有的思维和情感。因此,意义传递的背后隐藏着人类思维和情感的传递。在这个层面上看,“功能对等”可以在意义的传递中得以实现。
       此部分以年代为序,对诗句中颜色词“白”的英译进行赏析,进而突显出在古诗英译中,为了达到功能对等的目标,结合年代背景因素考虑颜色词翻译技巧的重要性。
       先秦诗歌以四言为主,反映社会生活,语言朴素优美,韵律和谐,写景抒情都富于艺术感染力,对后代文学有很深远的影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秦风・蒹葭》)
       译本一:The reeds and rushes are deeply green,And the white dew is turned into hoarfrost.
      (James Legge译)
       译本二:The reeds grow green,Frosted dew-drops gleam.
      (许渊冲译)
       《秦风・蒹葭》是出自诗经的名篇,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开篇的起兴句。 James Legge将句中的“白露”译作the white dew,乍看无大碍。但细细推敲,汉文化的“白”与西方文化的“white”之间的差异其实是很大的。汉文化中,“白”多代表“死亡,恐惧,萧然,凄苦”,具有更多贬义的、负面的、消极的意义。因为在汉文化的民族心理中,白色常与葬礼联系在一起,是“死亡之色”。如:人去世以后,其家属穿白衣素服以示吊孝。诗中此处的“白露”这一意象向汉语读者呈现的是一副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而在西方人眼中“white”却是与婚礼上新娘的白婚纱相联系的,象征着“神圣,吉祥,喜悦”,是褒义的、美好的、积极的颜色词汇。故James Legge的译本就难以对西方的译文读者产生功能对等的效果。许译则为了使西方读者产生与汉语读者近似的感受,而避开使用与“白”的文化含义相去甚远的“white”,只译出了dew这一意象,是比较巧妙的译法。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动荡的年代,政权分立,战争频仍,使昔日繁荣的中原出现了下文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画面。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Ungathered bones strew the wilderness.
       Thousands of miles,not a rooster to be heard.
       (朱纯深译)
       《蒿里行》是汉乐府旧题,为古代的挽歌,汉乐府古辞尚存,见于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相和歌辞・相和曲》。曹操的《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战乱年代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蒿同薨,枯也,人死则枯槁。所以“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蒿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是当时人们送葬时所唱的挽歌。
       诗中的白骨这一意象渲染了战争动乱的年代里,往日的家园变成废墟的凄凉荒芜,汉语的原文能够让人立刻感受到战乱年代老百姓生活的水深火热。同样的,为了使西方的译文读者产生近似的反应,《蒿里行》的英文译本中,在西方文化中有积极含义的“white”是不适合出现的。朱纯深先生在这里将“白骨”译为Ungathered bones,非常形象生动,Ungathered传达出的无奈和悲凉,毫不逊色于原文中颜色词“白”给汉语读者带来的震撼,让西方读者的脑海中能够同样浮现出战乱年代人们失去家园后,留下的遍地散落着白骨的荒野。这里对颜色词“白”的英译处理方法实在巧妙,可谓达到了奈达提到的功能对等的最高层次,即让译文读者能以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方式理解和欣赏译文。
       隋唐中国大一统,诗歌异彩纷呈、奇峰迭起,诗星璀璨、气象万千,本文仅选取两首较具代表性的王维、李白的诗作,结合创作背景,对译作中“白”的英译进行赏析。
       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He sits bare-headed, leisurely parting his legs.
       Looking askance at worldly stuff as dregs.
      (王宝童译)
       崔兴宗是王维的内弟。此人品格高洁,是位超凡脱俗的隐士。王维看他的住处:绿荫浓郁、纤尘不染。“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科头,就是不戴帽子,只把头发挽成髻;箕踞,就是伸展两脚而坐,形如簸箕。古人席地而坐,坐如跪形,伸足而坐是不守礼法的行为。崔隐士孤高傲世,这些礼数他一点也不在意!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散淡逍遥的生活状态。
       诗中后面两句中“白眼”不能直接翻译成White eyes,因为尽管在汉语中“白眼”表达的意思人尽皆知,但英文直译的White eyes却不能表达它在汉语中的含义,也就无法达到奈达在功能对等理论中所说的使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有相同反应的效果。因此诗歌中将这里文化含义不对等的“白”隐去了,把“白眼”译为Looking askance sth.as dregs,处理的很得当。西方读者读到译文时便能准确的在心中形成诗人欲表现的人物不向世俗低头的孤傲形象。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
       译本一:Where blue hills cross the northern sky,Beyond the moat which girds the town.
      (Herbert A. Giles译)
       译本二:Bluemountains bar the northern sky,White river girds the eastern town.
      (许渊冲译)
       译本三:Across the north suburb the mounts lie blue, Around the towns, east the stream winded white.
      (孙大雨译)
       《送友人》是一首送别作。诗中的友人这一别便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万里飘零,再见不知何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后成为广为传唱的佳句。而开头的这两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则是通过对送别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在青山绿水间,作者与友人并肩而行,情意绵绵。
       Herbert A. Giles的译本中将突显颜色特质的“白”隐去,把“白水”一词译为the moat,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一隐化处理反而削弱了这一色彩清亮的风景在读者心目中产生的画面感。后面的许译和孙译两个译文都把“白水”译成了“white river”,一般white在英语中指的是“milky”或“snowwhite”,平常我们都会把white译成“clear”,“transparent”或“clean”,“pure”来描绘河流,这里译者巧妙地保留了“white river”,与“blue mountains”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完全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和美感。这样的处理使得译文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中“青山”、“白水”营造出的美景,能够与原文读者产生近似的反应。这样的翻译符合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的标准。
       宋代崇文抑武,政弱兵软,宋诗在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和反映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方面都有所扩展,但又缺乏唐诗、特别是盛唐诗歌中追求远大理想的积极昂扬的精神;而在抒发民族斗争中的爱国忧国的情绪上,又比唐诗炽热和深切。本部分选取了北宋后期的一首反应史实的代表作。
       北宋到了神宗前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严重,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辽和西夏的奴隶主贵族不断策动叛乱,使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巨大破坏。北宋朝廷和大地主阶级对异族侵扰者屈辱退让,每年大量搜刮民脂民膏送给辽和西夏的奴隶主贵族,以求苟延残喘。另方面,大地主兼并了大部分的土地,并且不纳税,造成了国库空虚,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赋税负担,大量的农民赤贫化了。北宋王朝为了巩固统治缓和矛盾,变法就势在必行了。为了给变法制造舆论,王安石写了不少诗歌,《河北民》其中最重要的诗篇之一。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王安石《河北民》)
       Grief afflicts heaven and earth, makes dark the day,Even passers by turn pale.
      (中国文学出版社编译)
       北宋政府搜刮民脂民膏献于辽和西夏,使得广大人民平民百姓深受边患、赋税、徭役等压榨之苦。《河北民》便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真实写照。文中的“白日”一词被译为the day没有大的疏漏,但笔者认为这一翻译却难以达到功能对等理论中所述的: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的等效反应,因而值得商榷。笔者试改译为Grief afflicts heaven and earth, even makes the sun gloomy.如此,gloomy有“沮丧阴郁”和”黑暗”的双重意思,不仅照应了译诗句首的grief,同时也能表达出原诗中“天地昏”的场景,这样更有利于英语读者理解原诗的情境。
       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决定了中国古典诗歌中颜色词完全对等的英译是不可能的,但是译诗的关键在于移植原诗的精神,保留其风貌,达到功能对等,所以中国古诗的英译又是可能的。翻译的目的在于促进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给了翻译工作者很大的启示。处于两种文化背景夹缝中的古典诗歌译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考虑,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在具体翻译工作中灵活处理,以求最大程度的再现原诗的精神风貌。相信在古典文学翻译者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以更加接近原本面貌的形式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参考文献】
      [1]刘重德.西方译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2]鲍鹏山.中国古代文学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3]匡凤.动态对等理论在英译中国古诗意象中的功用[J].辽东学院学报,2005,(2).
      [4]郭建中,王佐良.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李亦凡,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刘晔,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

    推荐访问:古诗 中对 历代 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