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说/有 > 正文

    《老舍论剧》编者附言_老舍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5 04:56:41 点击:

      不避“老王卖瓜”之嫌,借用“编后记”的篇幅,我想说说编这本书的感受,和对老舍先生的一点理解。   老舍先生的这些文章、讲话,绝大部分都在报刊上发表过。把它们汇编成册,按说,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我曾想,胡青先生是老舍先生的出了名的贤内助,家中大概会保存有较比完整的文稿资料,借来一用何等方便。我错了,错在犯了历史健忘症!全民族的一场大灾难刚刚过去,我竟盲目乐观的只顾向前看,忘记了我们民族的多少好文化已被“文化革命”革得不知去向了!老舍先生和他生前保存的书籍、文稿、剪报等等资料,也都杳如黄鹤,我们再也见不到了!为着访求这些文章,只好跑遍一家一家图书馆和资料室,翻检卡片重新查找,然后再一字一字的抄录下来。用了一年多的业余时间,自行车轱辘都快磨平了,在许多热心朋友的支持下,才勉强收集到这个程度,还够不上那个“全”字。其中,老舍先生的长女舒济同志的帮助最大,每当她抄下先生的一篇文章或者找到一个线索,总是立即交给我;舒乙同志也在忙中帮我校阅抄稿。唉!在那些冷雨敲窗、残月窥户的深夜里,我一边手腕疼地抄写着先生的文章,一边想着先生对文学事业的贡献和他的悲壮结局,常有类似雨珠的东西滴落在稿纸上。我们这一代文化人,怎么能够忘记那场“文化革命”的所谓“丰功伟绩”呢!
      搜辑老舍的文章如此不易,别的作家的命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此,我懂得了“抢救”二字的重量。衷心盼望有关部门能作作好事,组织人力寻访、收集、编纂著名作家艺术家的文稿;或者,把十年浩劫中散失严重而又为大家所急需的书报杂志(包括建国后的)尽快影印出版。这对于振兴文化,提高创作水平,都是不应缺少的。
      关于老舍先生的这些文章本身,我在抄写、校读、拍案叫绝的同时,都想到过些什么呢?
      在这短短的“附言”里,要想写全我的读后体会,是不可能的。我只想说一点:作为戏剧理论家的老舍,和作为剧作家的老舍一样,都是对我国戏剧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了不起的人物。如果说他的许多著名剧作,特别是《茶馆》,被人们誉为建国三十年来唯一的话剧荣誉作品①,象一座秀丽的艺术山峰诱人攀登的话;那么,他的这些有关戏剧的文章,无论是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剖析别人的戏剧作品,还是总论戏剧创作,都对戏剧美学的探讨作了卓然不群的理论建树,很象一片巍巍群山,使人感到层峦迭嶂,美不胜收。真的,在戏剧这条战线上,象老舍先生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研究艺术技巧问题,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并写出了这么多精彩艺术论文的戏剧理论家,屈指数来,能和他比肩的人好象还为数甚少。然而,长期以来,戏剧理论家老舍的名字却少为人知,很少有人提到他在文艺理论方面的重大成就。原因之一,固然在于他的创作成就太大,大作家的声望遮盖了同是他本人的理论家名声;另一个原因之一,我认为,和我们多年来对“理论”的片面理解有关系。在不少人的眼里(曾经包括我),似乎只有那种言必引经据典,文中满是“我们无产阶级认为”或“在我们马克思主义者看来”等口气的大块文章,才配算是有“理论深度”;对于那些实话实说、亲切生动、言之有物、发人深思的短小精悍文章,则仅仅因为它们没有那种“理论功架”,就有意无意地贬为“肤浅”一流,被冷淡在“理论”的门户之外。不必讳言,老舍先生写的许多货真价实、深入浅出的漂亮文章,确曾遭遇过这类不公正的议论。至今,这仍然还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老实说,我不服这口气。我愿举老舍先生的这本戏剧理论专集为例,参加这一问题的争鸣。我的观点是:区分有无“理论深度”的标志,不在文章的长短,不在文风的庄谐,也不在于是否引经据典,而在于有无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无对艺术问题的真知灼见,有无推动创作水平不断提高的指导作用。如果还可再加一条的话,那就是文艺论文也应有“文”,讲究文风文采,不是坏事。从这几方面看,老舍先生的文章无一不备,并不比别的理论家缺少了哪一样。特别是老舍先生在写文章的时候,不为当时的政治气候所左右,一切出于真诚的那种勇气和胆识,虽说这是写文章的起码要求,实际上却是极为难能可贵的高风亮节。我们的老舍先生,是一位从理论到实践都崇尚创造性的艺术创新者。
      我敬佩这位独树一帜的戏剧理论家,犹如我敬佩风格、流派不同的别的戏剧理论家一样。正是由于这一缘故,我愿把先生请进文艺理论家们的殿堂,在编完这个集子之后,斗胆使用了谦逊的老舍先生一生不大常用的那个“论”字,把这本书定名为《老舍论剧》。
      
      一九八○年五月
      (本书将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①在文化部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中,获“创作荣誉奖”的为话剧《茶馆》和京剧《谢瑶环》、《海瑞罢官》。

    推荐访问:老舍 附言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