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说/有 > 正文

    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及其路径选择_文化认同是什么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2 04:49:48 点击:

      【内容摘要】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发现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布朗族文化认同正面临严重危机:青年人不讲本民族语、不穿本民族服饰、不住传统房屋、不知道本民族历史,衣食住行日益现代化;影响布朗族文化认同感的因素主要有生存方式、国家政策、学校教育及主体意识,其中后者最为重要。基于此,本文认为调适危机的关键是使布朗族主体意识完成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的重建。
      【关 键 词】文化认同;布朗族;文化认同危机;文化自觉。
      【作者简介】郗春嫒,民族社会学博士,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民族学博士后,云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文化与社会发展。
      一、人口较少民族面临的文化
      认同危机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击,世界上大多数少数民族正经历阵阵文化冲击:具有鲜明区域性特征的多样性生存逐步消解, 传统风俗习惯不断被现代文化所遮蔽, 凝结民族智慧的技艺后继乏人, 现代人类文化的普同性正逐渐取代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作为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布朗族这一态势更为明显:如今走进布朗族社区,除了见到几位年老的女性还身着民族服饰,年轻人及男性几乎全部是汉装或西装夹克装扮,从服饰上已经辨不出布朗族的痕迹;食物烹调设施及方式已经逐渐现代化及多元化,传统的火塘及大铁锅已被新式厨房及厨具所取代;汉家砖瓦房甚至钢筋混凝土“洋楼”已遍布布朗族村寨,传统民居“鸡罩笼”或“一步楼”慢慢成为记忆;传统礼仪习俗也随着年轻人大批出外打工而变得日益模糊而淡化。
      正如当地基层干部所言,当前布朗族传统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认同危机。在摆榔乡,村支书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快完了”。语气低沉有力,表述简洁明了。“现在,除了我们皮肤黑点,像外面传言那样喝酒厉害点,几乎找不出什么民族特色了,我们的民族快不有(‘没有’之意)了,已经快被汉化了!”目前的布朗族社区,布朗族人的衣食住行日益现代化,大多数布朗族青少年已经不会讲本民族语言,不穿本民族服饰,也不知道本民族历史文化。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在105名布朗族同学中,37%的同学表示自己从来不穿本民族传统服装;59%的同学会讲“一点点”本民族语言,33%的同学“一点都不会”讲本民族语言;20%的同学根本不知道本民族历史,80%的同学了解一点点,主要是家里长辈口头讲授的,只有8%的同学表示在家里用布朗语交流。
      与几个文化传承人的访谈也印证了这种状况:现在的布朗族年轻人热衷于追寻山外主流文化生活方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抱着回避或疏离的态度。音乐传承人阿锁怀的两个儿子对打歌均无兴趣,他只好自费搭建一小屋在路旁,期望能有对打歌等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前来切磋。服饰传承人李应梅的女儿对制作民族服饰一点不感兴趣,宁愿跑出去县城打工也不跟母亲学习民族服饰制作技艺,嫌太麻烦了,又花时间又费力还没有经济效益,“做一套衣服大约要三个月呢,才卖几百块,现在的年轻人哪能有这份闲心与耐心?”(李应梅语)我们的向导晓琴,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布朗族,但自己一点布朗语都不会讲。语言与服饰是一个民族区别于他族的最显著符号表征,这些表征的日渐消失意味着该民族的独特性将日益减弱,乃至消失于无形,融化于他族之中。
      以上现象表明,人口较少民族因其文化核心范围较小,存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较弱,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已经逐渐从现实生活中剥离,青少年对本民族的文化日益陌生,对本民族文化越来越缺乏认同感,越来越有意无意地疏离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尤为值得警醒的问题。
      二、影响人口较少民族文化
      认同的因素
      一个民族文化认同的产生及变迁受制于很多因素,既受其生境的制约也受其主体意识的影响,其中作为内因的主体意识是核心是关键。
      1.生存方式。每一个民族都是在适应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在适应环境中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与类型。“人类是一种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必须与环境维持适应的关系才能生存。虽然人类是以文化为媒介而达到这种适应的,但其过程仍然与生物适应性一样受选择法则的支配”[1]。布朗族传统文化就是在适应自己独特的生存环境中发展起来的。
      随着社会的变迁,布朗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在发生着无声息的变化,这些变化促使布朗族不断调整自己的文化以求生存。生计方式的变迁就是最典型的例证,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狩猎采集生存方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被农耕文化所渐渐取代,当农耕生产也难以满足一些人的生活需求时,走向城市又成了新一代布朗族人们追寻的目标。目前的布朗族社区,村里几乎全是小孩及老年人,三分之二的中年人几乎常年在外打工(村支书语)。村民热衷外出打工导致布朗山寨的社会单向流动加剧,青壮年几乎都流出本地,流向山外的世界。这种流动客观上较留在家乡的人增加了个体的经济收入,使他们更接近现代文化生活。但对本土文化而言至少产生以下几个后果:一是他们在外打拼的过程中自身现代性增强,本土性的东西日益减少甚至流失。二是青年人的缺席使得地方性知识的传承缺乏可持续的载体,传统社区文化活动难以开展,文化传承中青黄不接的断层局面日益突出。三是年轻父母的长期离家在外,导致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留守家乡的孩子难以从父母身上获得民族文化的滋养,这是儿童不断远离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2.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对一个民族发展影响是极大的,这一点无需赘述。各级政府实施的一系列诸如民族自治、扶持较少人口发展等政策法规,对布朗族社区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政策法规的实施,客观上带来了一些积极的正面效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历史上对社区佛寺的摧毁、对民间信仰的禁止曾一度使布朗族民族认同产生危机;对民族生活方式的粗暴干预如行政命令拆毁“鸡罩笼”民居,统一规划成汉家房等,使得饱含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事项在“现代化”的名义下真的变成了记忆。毋庸讳言,国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一种主流强势话语,这一话语体系往往从强势的但客位的角度出发,绝少考虑政策受予者主位的能动性及实际,因而免不了出现越俎代庖之局面。因而,国家政策如何能够真正为布朗族文化认同提供社会支持,在民族发展之路上发挥他们的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选择适合布朗族自身发展之路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学校教育。教育是代际间保留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文化认同最重要的支持力量。教育在传递人类知识积累的同时,也扩散及传播他族文化,从而对本族文化带来冲击。因而,在文化认同及变迁过程中,“学校具有至关重要的明确的独特功能,即根据社会的需求培养新一代……儿童只有系统地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遗产,他才会具有一种认同感,才能达到完整的人格”[2]。学校往往是一个村寨里主流文化的传播阵地,村民们通过这里瞭望外面的社会(在没有电视等大众传媒的社区尤其如此),学习主流社会知识,了解主流价值取向,并往往以此来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因而,学校教育在一个民族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往往比预设中还要大得多。鉴于学校教育在民族社区发展中如此关键的地位,学校教育的每一项举措都应当充满深思而避免轻率行事。现阶段民族社区的学校教育实有诸多需要反思之处。我们的调查发现[3],在传授主流文化方面,学校教育纵向上看虽然取得不少进步,但横向比较不难发现,绝大部分受教育者(能继续升学的少数人除外)得到的东西与主流社会的要求差距太大,无法较好适应主流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他们即便走向城市,也只能从事最艰苦的苦力劳动”(朱校长语)的最好注脚;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由于民族文化教育不纳入国家教育评价体系,所以在学校教育里,连前几年大力推行的双语教育目前也形同虚设,更别说民族传统中的文化内核的传承了。显而易见,目前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在传授主流文化方面取得的成效离主流社会的要求太远,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几乎没有任何作为。这就意味着:自七岁开始至十六岁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大部分时间[4]在学校度过的少数民族学生,在传承人类文化重要场所学校中既学不好现代化知识,也学不到传统文化知识,当他们走出校门时,是一种游离于两种文化之间的边缘人。也就是说,他们所具有的边缘化倾向决定了他们的认同危机:他们既无法较好的融入主流文化,也难以顺畅回归乡土文化。
      4.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影响一个民族文化认同最关键的因素。在全球化势头迅猛的今天,由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建筑、生产、生活用品的整体性消失日益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由于存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较弱,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尤其倍感彷徨,羞于展示自己本民族的特色文化,逐渐迷失了自我。“这是典型的文化自卑啊!”本土文化人士俸春华老师提及此类现象颇为痛心。据他所言,在他整理布朗族文化期间,曾深入到双江县交通闭塞布朗族聚居的大芒蚌地区,请一些当地成员唱民族调,被访者连连摆手说不会,俸老师等人一再解释,那些人才展开喉咙,向俸老师他们呈现了一席原汁原味的布朗调大餐,令到访者感慨万分。类似现象笔者调研期间被访人也多次提及“现在的新娘出嫁时别说本民族服装,就是汉装也嫌土,要穿婚纱嘞”“女儿打工不回来了,嫌这里老土”“过一久我还要去上海打工呢,家里生活太落伍了”。在这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自卑情结的影响下,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闪光点视而不见或有意疏离,致使本民族一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日渐流失。而对本民族文化的无知,最终也将导致认同的虚无及精神的空虚,从而在现代生活中迷失自我。因而,要想重建民族文化认同,消解他们的文化自卑,重建其文化自信必要且重要。
      三、调适布朗族文化认同危机的关键路径: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觉”
      民族文化认同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社会价值取向、政策保障、教育选择、主体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作为内因的主体意识是调适危机的关键,一切完善其文化认同外因的举措只有内化为主体的“文化自觉”才可能发挥其作用及功效,否则只能是隔靴搔痒,难以解决问题的根本。基于这一认识,所有旨在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文化认同危机的措施都应紧紧围绕“唤醒民族文化自觉”这一主题而展开。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文化主体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主体要唤醒这种自觉性,要经历一个曲折的心理重建过程。
      1.从“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民族主体的文化意识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一个民族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他才能从中获得自尊,才会对本民族的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才会在文化变迁中积极主动寻求调适发展之路。唤醒民族主体意识,就是费孝通所说的“文化自觉”意识的唤醒,有了文化自觉,就能对本民族文化的历史有所了解,知道自己的特色及优势并努力传承它,从而实现本土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和谐对接,极大推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如果民族主体没有这种内在动力与需要,外界提供多少社会支持也只是隔靴搔痒,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民族主体意识的唤醒并非只是该民族自身之事,在主流文化强势推进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对本土文化的自信日益减弱,此时外界的介入对唤起民族文化自信具有较强的警醒作用。调查中发现,施甸木老元的布朗族较邦协的布朗族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更有自信,访谈中无论是请求他们展现歌喉还是缝制技艺,被访者均无一拒绝,落落大方地即兴展示,言谈举止流露出无比自信。然邦协的被访者多少有些忸怩及矜持,歌声中也透露出一些怯意,这可能跟两地对外交流多少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施甸政府近年大力打造“金布朗”品牌,树“金布朗”形象,激起当地布朗族强烈的认同感及自信心所致。
      2.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认同”。所谓文化认同,即文化主体对所持有文化的一种共识和认可,它是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的,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有了充分的自信,才能产生文化认同感,并在认同感的基础上形成自豪感,否则民族文化认同极易出现危机。要想使民族文化主体担当起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任,必须重建他们的文化自信,使其重新审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看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文化自尊,重树文化自信,以此为基础,才可能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即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重建并不是文化主体单独就能完成的过程。长期以来,正是因为外来主体文化的强势推入才使得少数民族文化持有者日益对本民族的文化丧失信心。可以这样说,主流文化民族对少数民族文化有意无意的忽略、否定等边缘化举动,是这些民族产生文化自卑情结的主要因素,这其中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是村民们接触最多的文化传播场所,一度代表着外来文化,村民们对外界的了解主要源自学校这一窗口,学校传授的内容决定了村民对外界知晓的维度。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和反映主流文化,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关注较少, 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也涉及较少,主流文化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成为学生的价值取向。受这种价值观念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学校、教师、学生在接受主体文化内容的熏陶过程中, 不断远离、慢慢放弃了自己民族的历史与独特文化,渐渐形成文化自卑情结。在这种背景下,重构文化主体的文化自信,客位的介入显得尤为必要,以学校为代表的主体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宣扬,公众与媒体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与重视均能较好激发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自信,意识到本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的特性或魅力,明了本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意义,从而产生文化认同,最终唤醒文化自觉,传承本民族文化。   3.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建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多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连手发展的共处原则”[5]。不难发现,费孝通所提出的“文化自觉”是以文化自信为前提,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只有人们充分认识到本民族的文化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才会自觉地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一旦民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又会强化民族自豪感,促进民族文化认同。
      四、结语
      在现今布朗族社区,生计方式、国家政策、学校教育是制约布朗人文化自信及认同的重要因素,有效缓解与调适文化认同危机的关键在于文化主体的自我意识觉醒。一旦有了文化自觉为铺垫, 文化传承就多了一份自然行进的内在动力,文化认同也有了坚实的根基。一方面,文化主体的由文化认同而引发的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根本保证。反过来,民族文化代代相传也为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提供了现实依托及重要保障。在某种意义上,主体民族文化认同的强调就是其文化自觉的重建。
      (本文系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实践与文化变迁》,项目编号:11YJCZH194,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人口较少民族文化分布变迁与教育选择》,项目编号:2011Y0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
      [1][美]R.M.基辛:《文化·社会·个人》第151页,甘华鸣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 Durkheim, E. 1956. Education and Sociology. Trans. S. D. Fox . Glenco e: The Free Press. pp. 123- 124.
      [3]调查中笔者看到布朗族地区小学学籍卡,上面记录着从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习成绩,很多同学考试分数六年来基本在50-60分之间,民族中学的中考成绩平均分309.6分(总分为720),600分以上为0人,优秀率为0。
      [4]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实行寄宿制,故一周之中学生有五天半是在学校度过的。
      [5]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第195页,[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年版。

    推荐访问:民族文化 较少 路径 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