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说/有 > 正文

    甬温线 甬温对比篇,不同环境造就差异化发展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9 04:48:11 点击:

      世界上没有绝对最佳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只有最适合当地发展的道路。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这个角度看,之所以甬温两地会各自形成今天这种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都是利用自身优势,规避自身弱点下的理性选择。
      地理环境决定不同模式
      宁波的地理位置显得得天独厚,往南是丘陵地带,工农业难有较大发展空间,往北却是富庶的杭州湾冲击平原,再往北则是苏南和上海组成的更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冲击平原。宁波自身又是天然良港,连上海都不得不借其洋山岛发展深水航运,这些因素给宁波营造了绝佳的营商环境。无论是外贸、内贸还是转手贸易都游刃有余,所以自古宁波就始终是中国重要的港口贸易城市。这种机敏聪慧的经商基因代代传承,已融入了宁波人的血脉中,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最近有一个专家组评定地方商帮文化时,认为甬商是国内唯一不断代的商帮,在过去400年中,不管政经环境如何风云突变,甬商总能游刃有余,屹立不倒,反观晋商、徽商等其他也曾显赫一时的大商帮都因无法适应环境改变而没落下去。
      尤其到了上世纪20~40年代,上海成为我国乃至远东地区的经济贸易中心时,上海第一波移民潮中的最重要的两个群体,其中的一个就是以商人身份来到上海寻找商机的宁波人。在上海,甬商接受了现代商业文明的洗礼,更具现代商业素养和国际视野。
      反观温州的地理特征,“七山二水一分地”,长期偏居一隅,土地贫瘠,没有经历过现代大工业文明的洗礼。正因为温州和内地的经济关联度一直不大,使温州人学会了依靠自己和家族,抱团取暖,赌性较强。做生意互相帮助,借贷频繁,而且特别能吃苦,适应能力极强,善于通过“钻空子”、“打擦边球”以求绝处逢生。
      正所谓福祸相依,正是由于国家对当地经济管控薄弱,温商历来思想开放,我行我素,经济市场化和自由化程度比其他地方高,所以才能在上世纪80年代率先享受到改革红利,成为民营企业家争相效仿的对象。但在环境发生了变化时,在今天却难以为继。
      互相学习更上层楼
      宁波与温州在地理环境上的差异更直观地体现在城市建设上,宁波城区规划完善,建筑合理,街道整洁,乍看上去,的确和上海的城市样貌很像,素有“小上海”美称;反观温州,由于土地紧张,山峦迭起,城市规划和建设几乎可以用杂乱无章来形容,房屋纵横交错得毫无章法。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看,正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人的性格和观念的差异,进而导致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差异——甬商更强调品牌和商业关系的维护,放长线钓大鱼,温商则更关注实实在在的资本原始积累,甬商更加柔和稳健,信奉“稳健经营发大财”;温商则更加凶悍激进,笃信“富贵险中求”,“爱拼才会赢”。这也最终造成了甬温两地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差异。
      假如双方能互相学习对方长处——甬商练就更强的魄力和胆识,温商更注重风险防范,则甬温两城的经济都将更上层楼。
      转型务必脚踏实地
      尽管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目前宁波经济转型已取得了一定成效,而温州经济转型则刚刚蹒跚起步,但摆在甬温两地面前的依然是一条十分漫长的转型道路。
      转型之路要怎么走呢?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所长王德培表示,前两年由政府主导的经济转型多少有点盲目,因为政府看到了问题,心里替企业着急,就逼着企业尽快转型,要搞产业升级,发展总部经济,大力研发,生怕错失先机,结果许多温州企业把纽扣、打火机、皮带这些传统优势产业都放弃了。但要做升级产业却面临人才、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重重障碍,一批企业家索性就放弃实业。正所谓“不转型升级是等死,转型升级是找死”。前半句话人人都能理解,后半句话所道出的问题却往往为人忽视。所以转型升级务必脚踏实地,因人而异。有些企业原本主业做得有声有色,正在蓬勃发展,这时更需要的是总结经验,稍作调整,保持势头,而不是盲目跟风,推倒重来,闹得两头不讨好。反倒是那些规模已很庞大,产业发展已进入瓶颈期或末梢的企业才更需要痛下决心,产业转型。
      因此在转型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冷静,探索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切不可随风盲从。温甬乃至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更要冷静,在传统产业根基打牢的基础上,有选择有步骤地转型,可以鼓励企业进入新领域,但没必要马上对原有产业全盘否定,一旦盲目跟风,仓促上马,转型中出现卡壳,又马上改口风,调转船头,这样不但不是在帮助企业,反倒害了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既要在大方向的引导上“有为”,又要在具体企业转型问题上“无为”,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推荐访问:差异化 造就 环境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