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说/有 > 正文

    【揭开民族银饰的纯度之谜】银饰纯度分类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9 04:41:24 点击:

      传统的觀念认为,银饰纯度越高,色泽越好,越贵重。目前能够提炼的最高纯度为99.999%以上,通常有999“干足银”之称。但这么纯的银,过于柔软日易于氧化,一般只作为国家金库的储备物。现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925纯银”,含银量92.5%,为TIFFANY公司开创,这也是纯银的最低标准。少数民族中的藏银和苗银,通常被认为是含银量低、品质不佳的代表。但当大家欣赏到纯正的少数民族银饰工艺并用先进的仪器进行检测之后,就会发现,这真是一个不小的误会啊!
      穿金戴银的藏族配饰
      现在市场上低劣的藏饰,抹杀了藏族精湛的传统金工工艺。其实藏族的金工工艺历史悠久,华美精致。早在唐代文成公主入藏之时,就把精湛的中原金属工艺带入了藏区。以至于经过后来的改朝换代,唐代传统工艺和装饰风格在中原已难觅踪影,但是却在藏区很好地保留下来,代代相传,名匠辈出。我们今天在藏刀上还可以看到唐代流行的“卷草纹”,成为我们研究唐代艺术的宝贵资料。藏族人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为游牧,逐水草而居,定期迁徙。所以,他们喜好贵重的金属和宝石,做成配饰后,随身携带。尤其是藏族少女,在父母眼中犹如公主一般,全家的不动产几乎都装饰在她们的发辫上。还有腰间佩戴的挂饰,用金银搭配,錾刻细密的龙纹、唐草纹,镶嵌大块的珊瑚和松石,并与孔雀翎与金线交织而成的金花锦交相辉映,佩戴时将宽带穿于腰带上,佩饰自然垂于身体两侧,尽显吉祥华贵。经检测,这华丽的配饰金色部分含金量62.36%,银色部分含银量89.16%。
      錾花掐丝的苗族银饰
      苗族历史悠久,支系众多。苗族有一百多个支系,也有一百多种服装和银饰。有的原始粗犷,有的精致细腻,银子的成色也大不一样。不过,这里的成色好坏不是判断银饰优劣的唯一标准,正是含银量的差别,造就了苗族银饰丰富多变的装饰风格。听一位水族银匠讲过一句经典的判断含银量的俗话:“七红八黑九成花”。意思就是纯度70%的银子色泽偏红,80%的偏黑,而90%以上就是白花花的。黔东南台江县施洞镇的银饰就是那种白花花的。这个地区的银饰文化极其发达。首先是银饰部件之多令人称奇,有头上戴的马排头尾、银花、银钗、大牛角、小牛角、银簪,脖子上戴的银压领、龙骨项圈,手上的戒指、手镯,就连衣服上也钉满了银衣片、银泡、银铃。这么多部件还要在数量上重复强调,龙骨项圈通常要戴3个,手镯要戴3—5对,十个手指头都带着戒指。平时这些银饰都单独存放,等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就用明矾水煮得白花花的,再给姑娘们全副武装成一个个白花花的人儿,每人从头到脚的行头总重要有30多斤!数量上取胜还不算,施洞银饰在制作工艺上也是精益求精。一件件银饰要用到镶嵌、錾花、花丝、焊接、锻造、镂空、点珠等众多方法,雕龙刻凤、盘丝编花,好不精细。錾花要把人物的眉毛、发丝都一根根描绘出来,如工笔画的线条一般;还要把银子拉成跟头发丝相当粗细的银丝,再盘绕、编织成各种图案。这样的工艺必须要求银子纯度很高,才会获得极好的韧性和延展性,经过x射线荧光能谱检测仪测量,施洞苗族银饰的含银量在97.28%~98.55%之间,纯度已然很高了。
      相比之下,雷山县短裙苗的筒镯要粗犷很多。呈现大笔触、高浮雕的效果,錾刻有人面纹和太阳纹,纹样神秘,造型独特。其含银量稍低,为90%左右。而榕江县苗族固定围兜所用的S形椎头银背扣的银含量只有44.5~47.3%,其他含量中43.6~49.5%均为铜。银和铜的含量相当,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苗银吧。但是再看这种银背扣的工艺和作用,它是锻造而成的,非常锋利,且具有一定的硬度,是榕江宰牙苗族少女盛装时佩戴在背后,链接和固定胸兜(类似肚兜的服饰)的带子用的。宰牙苗的盛装整体上看来呈现铠甲的外形,带有古代战争的遗存,这个背扣据说也是女子用来防身的工具。所以必须锋利、坚硬,并不是偷工减料的做法。
      千奇百怪——各种少数民族银饰
      各个少数民族都有佩戴银饰的传统,银饰不仅仅是财富的象征,而且可以避邪,又极富装饰性,从南到北广受欢迎。但是由于产地、经济等因素的局限,很多民族并不能做到使用纯正的银料,所以很多更易得、更实惠的金属被用来作为银子的替代品。排在首位的银子替代品就是铜镍合金,即所谓的白铜。铜和镍之间彼此可无限固溶,镍含量越高,颜色越白,相对更接近银白色。景颇族的拧花银镯,铜的含量在65.2%左右,镍含量在15.6%,颜色偏黄,光泽偏暗。景颇族还有用铜锌合金制作的手镯,更加偏黄,含铜62%左右,锌36%左右。这种合金比例一定时呈现金黄色,可以冒充黄金。不过景颇族的手镯还是体现了对白银的喜好。
      其次是铝。生活在海南岛的黎族同胞,非常喜欢用铝做成套扣装饰在服装上。云南元江的花腰傣姑娘,则使用铝做成像流苏一样的吊饰,缝缀在衣服的底摆上,随着走动还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此外,还发现有的少数民族首饰使用了镍。镍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因为第一套人民币的1分、2分、5分硬币,就是铝镍合金。这种银币在1955—1992年发行,不少地区把银币熔化后做成配饰,虽然不及银子贵重,但也是财富和美丽的象征。
      少数民族银饰丰富之极,无论是否至纯,都寄托着美好的愿望,都是生活中美的凝固与智慧的结晶。

    推荐访问:纯度 之谜 银饰 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