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说/有 > 正文

    残阳欲落未落处,照尽行人今古愁|西山落残阳佳人回绣房是什么歌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1 04:32:37 点击:

      摘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暮色苍茫的描写都和伤别念远、思乡苦旅、惜时悲志等情感相沟通,这就是“暝色生愁”。传统的农耕生活背景,中华文化的宗法伦理型范式,形成中国人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和浓烈的孝亲情感。对时序敏感的诗人常常在斜阳暮霭中,抒发思乡怀亲的伤痛离愁。政治型文化范式直接影响了传统士人的价值追求,夕阳西下常常引发时光荏苒、功业难成的生命感喟。
      关键词:暝色生愁 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在诗歌创作中,情景交融是诗人们最常用的表达手法,特定的景物描写往往和特定的情感相沟通。诗人们常常将伤别念远、思乡苦旅、惜时悲志等惆怅情愫聚结到苍茫黯淡的黄昏景中,营造出独具特色的苍凉意境。黄昏、薄暮、斜阳等语汇也在世代吟咏中几乎凝成了象喻悲愁孤凄的文化语符。这被称为“暝色生愁”。
      
      一 暝色生愁
      
      1 伤别念远
      江淹在《别赋》中写道:“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古代社会,离别意味着会面难期,生离甚至会变为死别。许浑《谢亭送别》曰:“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日暮时分,酒醒以后,故人远去,风雨西楼下留下多少孤凄和思恋。吴融《子规》“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夕阳西下,暮色苍茫,子规啼鸣,声声凄切,远行之人又怎忍心离开。吴伟业《遇南厢园叟感赋八十韵》“薄暮难再留,暝色犹青苍。策马自此云,凄恻摧中肠。”写黄昏中不忍离别又不得不离别的凄恻和伤痛。柳永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来表达与情人分离后的凄凉孤寂。黄昏时刻,苍茫之景总让面临离别的诗人感到凄凉痛楚、愁绪满怀。
      离别是伤痛的,别后的思念又是凄清、绵长、沉痛的。清人吴嘉纪《九日寄徐式家》“浦溆黄昏君不见,凉风衰柳思凄凄。”写凉风衰柳黯淡黄昏下的凄凉思念。温庭筠在《望江南》中写道“过尽千帆皆不是,余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主人公的失落、孤独、伤痛都融汇在苍茫的暮色中。柳永《蝶恋花》“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都抒写黄昏时分益愈浓烈的相思离愁。
      2 思乡苦旅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王粲《登楼赋》)。思乡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传统的农耕生活,使得人们对养育自己的土地怀有深厚的感情。宋人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这种乡思之苦往往因黄昏景象的渲染,而更加强烈和浓郁。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黄昏,乡关何在?此时思乡的愁苦仿佛滔滔的江水奔涌而来。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古人常常借登高远望宣泄思乡之情,而此时诗人却不忍登高,担心衰瑟的秋景和如血的残阳会让自己归思难收。
      羁旅之苦也是诗人反复吟咏的题材,羁旅之思的高潮无疑是在日暮时分,夕阳、寒鸦、古道、行舟等成为承载羁旅之思的经典意象。杨广《野望》“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寒鸦数点,小桥流水,炊烟袅袅,一切是那么静谧、安详、亲切,然而这种宁静平和却因为斜阳欲落、前路无着而令诗人愁绪顿生。孟浩然《宿建德江》写到“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日暮停船,本想好好休息一夜,羁旅之愁却随夕阳西下蓦然而生。王粲《七哀诗》“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黄昏时分,众鸟归林,而诗人却飘流异乡,独自体味着羁旅之愁苦。总之,斜阳落日仿佛情感催化剂,思乡情、漂泊愁、孤寂感在暮色中酝酿、发酵。
      3 惜时悲志
      古人的时间意识、生命感受大都与太阳相关。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借夕阳西下写好景短暂的惆怅。韩�《夕阳》“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写夕阳西下所引发的时光荏苒、人生易老的生命感喟。马致远《风入松》诗云“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太阳东升西落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落日黄昏总让人产生一种青春不再的迟暮之感。
      古往今来的很多诗人都曾慨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其实,在生命短暂的感叹背后潜藏着一种功业难成的焦灼感。诗人们常常把太阳的自然节律视为自己生命流程的对应物,夕阳落日的意象常常引发诗人“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的巨大精神苦闷。相传伍子胥时的古歌谣《渔天歌》中曰:“日已夕兮予心忧悲”,就是由日落引发的生命悲感。屈原《九章・怀沙》“井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忧伤哀怨中有了一种人生终点的感触。这种功业无成的悲慨常常因黄昏来临、生命将尽而进一步强化。
      总之,黄昏是一个最易触动诗人敏感心灵的时刻。在黄昏意境中,诗人们往往会流露相思离别的伤感,思乡怀家的孤苦;会咏叹人生将逝的哀愁;会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等等。黄昏意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具生命悲情的意境之一。
      
      二 文化阐释
      
      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于传统文化土壤之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观念与思维必将投射在古典诗歌之中。
      1 暝色生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背景
      中国古人过的是一种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植物固定型的生产方式。他们依照自然规律,在固定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使中华民族自古养成“固土重迁”的习惯。即使迫不得已远离故土的游子,也总是对故乡怀有深深的眷恋,希求“叶落归根”。此种文化心态形成中华民族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在文学中则表现为对和平宁静的田园式生活的企望。
      在中华民族的演进过程中,由于氏族社会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形成宗法式的社会组织结构。宗法制度下的血亲意识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主要表现为对于血缘关系的格外重视以及浓烈的“孝亲”情感。“百善孝为先”,在中华文化系统内,孝道被视作一切道德规范的核心和母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学而》),“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里仁》),儒家文化的倡导又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故土、对亲人的情感依恋。影响所及,“家”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家不仅是可以提供衣食住行的居所,更是他们一生难以割舍的精神栖息地。这种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与农耕型自然经济相适应、相应援,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品格和民族心理,培养了中国人对于故土和家庭的特别深厚而执着的情感。
      农业生产要求人们顺应自然规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使得广大中国人在潜意识里就注意与自然节奏合拍。从时间意识上说,黄昏是一天昼夜交替的特定时分,黄昏的到来标志着劳作一天的人们将从动态活动走向静止憩息。黄昏是回家团聚、共享天伦的时刻。从空间性来讲,暮霭氤氲,黄昏以其柔和朦胧的光线召唤着生命的诗意安歇。这一外在的物理现象很自然地契合着人们渴求生命诗意栖居的文化心理,也是一种对于温馨与温存的渴盼与憧憬。因此,在易感的诗人笔下黄昏就成为一天中最具情感皈依的意境,成为引发诗人思乡怀亲情感的最古老的力量。傅道彬先生在《晚唐钟声》中指出:“时间意义的悲凉与空间意义的温馨,构成了中国文学中黄昏意象的象征意蕴。”薄暮黄昏已成为中华民族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传统意象,代表了走向家园的特定心理内容,成为中华民族思亲念远、相思离愁等情感积淀的对应物。“盖死别生离,伤逝怀远,皆于黄昏时分,触绪纷来,所谓‘最难消遣’”。
      2 暝色生愁与传统士人的价值追求
      在2000余年专制社会结构中,中华文化始终受到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治力量的控摄、支配,从而形成以“求治”为目标的鲜明的政治型文化范式。受此影响,中国的知识阶层怀抱异常强烈的“经世”意识。汉代之后,儒学取得独尊地位,由孔子确立的“入世―经世”价值取向,也从此成为知识阶层普遍的人生方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对民族生存和发展前途的关注,对自身命运的忧思,逐渐形成中国古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积极用世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历代文人生命价值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由士而仕,投身宦海,兼济天下,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最为规范的自我角色认同。
      然而,由于皇权专制的政治结构,使得传统士人所追求的这种“政治主体”身份无法获得最终的保障。中国古代士人在有限生命中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在现实中却常常是怀才不遇,请缨无路。他们“经常不得不单枪匹马面对大权在握的统治者,独自应对帝国官僚体系的复杂、僵化或派系内讧。他们越是有良知,就越容易成为烈士,或者更多的时候成为政治空想家。”面对这种困境,士人们内心产生一种沉重的失落感,在作品中他们常常感叹时光易逝,功业难就。
      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运动具有阶段性与循环性。从时间意识上说,黄昏是昼夜交替的临界点,人们心理上的感觉是日落之后,便是一天的终结。敏感的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转正意味着生命的流逝,中国文化里,方位、季节、时辰常与生命的阶段相对应,朝昼暮夜与生长老死互相对应。日暮黄昏象征衰老已至、死亡迫近,成为诗人产生时间恐惧与死亡恐惧的敏感“节点”。当怀抱理想的士人感受到个体生命的有限和无奈时,总是把自己对生命的忧患、对时间的悲叹,对功名的焦虑转向广阔的自然和沧桑的历史。于是诗人在自然与生命的对应中,赋予黄昏一种深沉厚重的生命色彩,昔日之繁华,历史之变迁,青春之易逝,功名之无成的追怀感叹常常随落日黄昏一起涌来。以抗金报国自任的词人辛弃疾在《水龙吟》中写道“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落日西沉,孤雁哀鸣,苍凉的意境中抒发英雄失志的悲伤。诸如此类诗词中,当夕阳意象放在古代文人要求实现政治理想、建立丰功伟业的语符环境中,愈益凸显出壮志未酬的焦灼感和人生苦短的悲叹,其心态是时光不在的时间悲情和壮志难酬的生命悲情。
      许多文人在远离故乡,漂泊羁旅之时,见日落而引起思念之情、惆怅之悲。一方面固然是日将晚而不得归,家的温馨与羁旅的孤独形成强烈的对比,凄恻哀婉的色彩引发诗人的伤感情绪。另一方面人生如旅途,古代文人总在寻求着一个精神归宿,当济世理想不能实现时,这个精神归宿就总在寻找当中。羁旅生涯正是个体追求的语符化象征,所以夕阳便常常与怀乡、思归、念人以及人生追求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抒发悲愁感情的重要载体。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西下,鸟已归巢,人亦归家,只有主人公还在荒凉的古道上,瑟瑟的秋风中骑着瘦马独自前行。功业未就,空自悲切,人在旅途却不知路在何方,归宿何处?此曲写尽了天涯倦客的孤独凄苦,这种“客中思家”的呼喊正是“人类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的人生写照。这首饱含深刻人生感受的曲子曾引起后世无数文人的情感共鸣,成为暝色生愁的经典之作!
      综上,“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暝色生愁”是中华民族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情感效应,是“一种在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情感的复杂经验。”
      
       参考文献:
       [1]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3] 彭国翔:《君子的意义与儒家的困境》,《读书》,2009年第6期。
       [4] 叶朗:《胸中之竹》,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贾红莲,女,1975―,河北徐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工作单位:解放军炮兵学院。
       姚淼,女,1983―,河北保定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工作单位:保定学院。

    推荐访问:残阳 未落 行人 今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