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说/有 > 正文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女性主义解读] 荣格心理学测试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3 04:53:20 点击:

      摘要: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为切入点,对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进行重新解读。在对分析心理学进行女性主义反思的同时,挖掘其所蕴涵的女性主义价值,考察分析心理学对女性主义及后现代思想的影响。荣格的双性人格理论为女性主义理解性别的社会建构性提供了可能性;原型和女神心理学促进了文化女性主义及女性主义原型理论的发展;荣格的自性观与后现代主义的自我理论、荣格的心理治疗观与女性主义心理治疗之间都有着耦合之处。
      关键词:分析心理学;原型;性别;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2-0103-06
      收稿日期:2012-01-10
      作者简介:郭爱妹,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教授;陈晴钰,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硕士生210097
      荣格(Jung,1875-1961)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虽有男性中心论(androeentrism)与性别本质论(gender essentialism)之嫌,但其分析心理学体系中的双性人格理论、原型与女神心理学、自主情结、自性观及心理治疗观等对性别的社会建构性探讨、文化女性主义流派和女性主义原型理论的建立、后现代心理学的自我理论及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女性主义价值。
      一、荣格的双性人格理论与性别的社会建构性
      双性人格理论来源于荣格的原型理论。荣格将人格的整体称为“心灵”(psycho),认为心灵既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有机整体,又是一个层次分明、相互作用的人格结构,包括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集体潜意识是荣格理论体系的核心,根据集体潜意识理论,人们在群体中之所以有这种或那种行为,是因为潜意识的原型(archetypes)激发了他们,而原型正是构成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
      阿尼玛(anima)与阿尼姆斯(animus)是荣格原型学说中的两个主要原型,是指男性和女性心理生活内部所具有的异性特征。阿尼玛是男性潜意识心灵中的女性倾向,而阿尼姆斯则是女性潜意识心灵中的男性倾向。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在每个人的潜意识深处都具有异性的某些倾向性特征。荣格认为,原因有三:一是从人的生理起源来看,人在本质上是两性都具有的高级动物;二是从人的心理倾向性来看,男性和女性都部分地表现出阴阳两性的特征;三是从历史原因看,千百年来,男性通过与女性的不断接触而形成了阿尼玛原型,女性也通过与男性的不断接触而形成了阿尼姆斯原型。换句话说,通过千百年来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男性和女性都获得了异性的特征,这种异性的特征保证了两性之间的协调和理解。
      荣格相信,男女两性具有截然不同的社会和生物学上的命运。他假定,由于男性和女性分别由男性原型和女性原型塑造而成,因而一种人正好代表了另一种人的互补的对立面。男性原型被概括为逻各斯(logos,或译理性)、独立性、文化和客观性;而女性原型被看作是代表爱欲(Eros,或译情感)、依赖性、自然和主观性。(波利·杨-艾森卓,2003)但是,相比于弗洛伊德将女性视为“劣等的男人”,认为女性缺乏男性的生理结构、智力和道德等方面的特征,荣格认为女性与男性虽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其作用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可以看出,荣格的双性人格理论确实显示出若干男性中心论与性别本质论的色彩。尽管荣格对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到底是原型还是情结曾经犹疑不定,多数时间他还是将之看成是原型。“这样一来,对立性别就要被理解为一种从遗传、性激素和形态学的异性痕迹中派生出来的、以生物学为基础的人格成分。经过这样的描述,这些原型便具有了女性原型(阿尼玛)和男性原型(阿尼姆斯)的普遍属性。因此每个男性的阿尼玛,每个女性的阿尼姆斯,便都具备了普遍性;男女两性的人格,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使都成了先天预定地形成的两大类别。在双性或异性之间做出一种硬性的、互补的划分,就会使这些概念的心理学应用涵义消失殆尽(波利·杨一艾森卓,2003),因而未能跳出传统的性别二元对立论的框架,从而影响了对这一思想的深入理解与阐发。
      尽管如此,波利·杨-艾森卓(Young-Eisen.drath)认为荣格的双性人格理论是对传统性别刻板分类倾向的一个难能可贵的突破(波利·杨一艾森卓,2003),为我们理解性别的社会建构性开启了可能性。
      第一,性别具有复杂性与丰富性。荣格提出双性化概念,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一种无意识的(或较少意识的)异性人格,这一概念为我们的性别观念增加了复杂性和丰富性。“荣格使我们注意到性别心理学的这一核心问题:对立性人格成分是一个形成心理投射的主要因素。荣格的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学说使我们意识到这样一种真实,即在我们的异性意象中反映出来的是我们自己的真面目;尤其是当我们不切实际地把异性对象理想化或者尽力贬低其价值的时候,这一点显得更为清晰。”(波利·杨-艾森卓,2003)荣格的阿尼玛与阿尼姆斯既是一种关于普遍对立性的文化分析,又是一种投射心理学。这两种对立性的人格部分通常表现为带有强烈情绪负荷的原型意象,而这种意象又常常被无意识地投射到异性身上;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在人的一生中不断地发展,而人到了中年,或者更晚一些,到了生育期结束之后,这两种人格成分的作用会发生深刻变化。在中年或老年时期,我们可能会对年轻时代的人生抉择产生深层的疑问,可能会认识到“自我”中所包含的“非我”,并渴望尽力来实现这个非我部分的潜能。荣格的对立性别理论是对深度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的宝贵贡献,它揭示了他性(非我性)的阴影原本是自我的另一侧面这一精深的道理,能够帮助我们破除关于异性的刻板模式的迷信。(波利·杨-艾森卓,2003)
      第二,性别具有灵活性和伸缩性。与弗洛伊德狭隘的生物学性别理论相比,荣格的双性别理论显得具有动态灵活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在一个后现代的世界中,我们认识到,在我们的观感中显得好像是客观外在的事物,其实都带有我们自己的主体性的浓重色彩,荣格的异性投射学说在这种背景中就显得更加意味深长了。波利·杨一艾森卓指出:“我们每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不断展开的关于两性差异的叙事之中,这一叙事形成并规定了我们的角色认同、个人行为、自我观念等种种可能的范围和可能性。”“性别是个意义体系,一种叙事,一个传统故事;它告诉我们两种人分别意味着什么,两种角色应该怎样扮演,为什么必须这样扮演。任何一个人类社会都是按男女两性来划分,所以性别既创造了人群的两性划分,也创造了心灵的两性划分;一方称为“自我”,另一方就是自我的对立面。“(波利·杨-艾森卓,2003)因此,人类的性是生而有的,而性别却有伸缩变化的空间:性别具有社会建构性,性别的意义可以因文化、家庭、伙伴群体不同而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命时期也会发生变化。   罗兰指出:“荣格双性人格理论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将女性原则置于其心理学的中心地位……只要仔细阅读其经典文献关于性别政治与历史地位的文本就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强调文化的女性原则的理论家,荣格为女性主义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起点”。(Rowland,2002)虽然荣格本人并不是一个女性主义者,但其却具有超凡的预见能力:性别、种族、民族、文化分析等将成为心理学20世纪后期心理学重点关注的领域。(Samuels,1985)
      二、荣格的原型和女神心理学与女性主义原型理论
      在原型与女神心理学(archetypal and goddesspsychology)中,荣格一直反复强调“女性原则(feminine pricinple)在历史上被贬低了,所以现在比男性原则(masculine pricinple)更有发展的必要。”荣格相信,无论从普遍的意义上讲还是从生理角度看,男性是天生的“文化创造者”,他们更客观、更理性、更独立,是好的领导者,女性则是“联络员”,她们在照顾其他人、了解他们的感觉和情感,并且评估关系时更具优势。乔多萝(chodorow)、吉利根(Gilligan)等文化女性主义者采纳了荣格的“女性原则”,认为传统和女性相联系的价值(温和、谦逊、支持、共感、同情、柔顺、直觉、敏感和无私),这一切在道德上高于那些传统上和男性相联系的价值(意志力、雄心、勇气、独立、决断、坚强、理性和控制感情),因而女性应该坚持她们的女性气质,并以一个新的、女性的关怀伦理学取代旧的、男性的公正伦理学。20世纪80、90年代,荣格的原型心理学被作为一种理论倾向和方法被许多女性主义心理学家所采纳。在他们看来,现代女性正承受着“做好一切”的压力,并发现她们内在的女性价值被质疑和被贬低;而原型心理学将感受性(receptivity)和女性原则视为使个体生活更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资产,因而可以将它作为一种方法来重新评估传统的女性价值,弥合女性与男性之间的误解。(Enns,1997)
      受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原型与女神心理学的影响,女性主义心理学从中受到启发,创立了女性主义原型理论。女性主义原型理论对荣格分析心理学存在的性别主义问题进行了批判,认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根植于父权制的社会文化背景,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性别主义的特征。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卡洛琳·恩斯(Enns)认为,荣格原型心理学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那些被视为激发来访者趋向于积极行为的源泉的原型、神话及象征都是基于低估女性经验并强化传统的男性化与女性化观念的父权制文化。例如,神话传说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将男性描述为拯救女性、使女性倾心并使之拥有幸福生活的英雄。(Enns,1997)因此,对于女性主义荣格理论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寻找与使用非性别主义的(nonsexist)、以女性为中心的原型(women-centered archetypes),以便提供关于女性的社会、经济、政治和个人行为提供积极的、有形的和赋权的幻象。
      因此,女性主义荣格理论从女性诗歌、小说、绘画、手工、梦等多元的资源中积极寻找与女性主义价值观一致的解放原型。伊斯勒(Eisler,1988)研究发现,早期母系社会基于平等的、非暴力的价值观,对大地母亲和其他女神充满着敬意;因而,人类生活在和谐状态中,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女性比现代父权制社会拥有更多的权力。希腊神话也是女神原型的重要来源之一。与父权制的希腊神话相关的女神所拥有的权力虽不如男性上帝,但这些女神的存在很好地证明其行为的多样性特征以及她们所拥有的改变人类社会进程的能力,她们还能够使用创造性方式对抗男性上帝的权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依据女神心理学的观点,希腊女神的精神生活经历和多元的人格特征可以帮助女性理解自我、关系,并形成积极的认知方式。(Bolen,1984)
      J.B.沃格尔格和R.J.沃格尔格(Wooglg.er&Woolger,1989)也认为,这些强烈而有力的女神意象能够有助于女性体验到更多的自由去寻找新的情感和行为方式。研究表明,每一个女性都会受到由6个女神集合而成的结合体的影响。这6个女神包括:雅典娜(Athena,代表智慧、技艺及成就)、阿佛洛狄特(Aphrodite,代表爱与亲密)、珀尔塞福涅(Persephone,代表精神世界与神秘经验)、阿耳特弥斯(Artemis,代表冒险与物理世界)、德墨忒耳(Demeter,代表养育与母性)以及赫拉(Hera,代表权力与领导力)。他们鼓励女性探索自身的行为受着哪些女神的影响,且不同的女神又是如何对其生活的不同发展阶段产生影响的。
      女性主义原型理论的目标在于重新评估女性的价值,并“使女性原型从文化的男性偏见中解脱出来”(Lauter and Rupprecht,1985)。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女性原型必须被看做是植根于社会化和文化的权力机制的象征(symbols)。这些意象被男性和女性所吸收并内化,最终被曲解为客观的和普遍的事实。通过探讨女性原型的神话和经验,可以发现文化的无意识传播机制以及改变这些长期以来已被接受的现实的困难程度。(We.hr,1987)通过“无意识提升”(unconsciousness rai.sing),可以提升女性的领悟能力,促使她们超越传统的角色定型,探索新的情感与行为方式,从而为获得性别平等而努力。(Enns,1994)
      著名法国女权主义批评家克里斯蒂娃(Kris.teva)曾称赞荣格的理论对女权主义批评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尤其是促进了女性主义原型批判以及女性主义神话研究的发展。女性主义原型批判与女性主义神话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揭示出一个被忽略已久的真相:世界上已知的几乎所有文明都是父权制的。毫无例外的是,所有的父权制文明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对女性存在的贬低和蔑视,以及对女性的社会权利的压制和遮蔽。拉灵顿(Larrinton)指出,传统的神话学研究充斥着男性中心的观点和厌女症偏见,而现在,女性主义者开始用社会性别视角重新审视古代神话,这种视角的变换会给女性带来把握自己身份的全新契机;只要神话不再是由男性成见所反射的哈哈镜,那么女性就能够从神话中找到自己真实的过去(Larrinton,1992)。   三、荣格的自性观与后现代主义的自我理论
      荣格1944年以后的人格理论主要关注自我情绪(ego complex),而自我情绪的内核是自性原型(the archetype of self)。荣格认为每个人的人格构成,除了自我(ego)之外,还有“自性”(self)。自我是意识中心,总是屈服于现实原则而压抑人的一部分人格特征,而自性则是人的心理整体,是无意识的;自性具有整合性、秩序性、中心与完整性以及神圣与超越性(陈灿锐、申荷永,2011)。荣格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形成个人的日常体验或主观经验——即有一个独立的主体来知觉我们自己的思想、欲望和行动,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内在的追求统一或完整的先天倾向性。
      自性原型,作为一种形成完整的意象以及使人格围绕这个自性核心而不断整合的先天倾向性,是对个人自我的一种理论突破。(波利·杨一艾森卓,2003)波利·杨-艾森卓认为,自性理论展开并且逻辑严密地论证了这样一种信念:人格、人的主体性并不是天生就是完整统一的。它有一种自然的倾向要分化成许多部分,要变得支离破碎,要偏离中心状态;但它同时又有一种反作用倾向,要在生命的全程中不断克服分化与解析的趋势,使各个部分整合统一起来。这一过程被荣格称为“自性化”(individuation),是指“个人最后发展成他自己,成为一个整合性,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
      波利·杨-艾森卓认为,这一以原型为核心的自我情结的主体性理论,与当代社会建构论是十分和谐的。个人从原先的“自我”(ego)立场转变为后来更为超越的自性(self)立场是一个脱离自我中心化的过程。原先认同于一个孤立、防御式的“自我”的主体之“我”现在变成了对一个不同类型的中心的意识,这个中心不再以“自我”自居,而是兼顾“自我”和其他多种情结,并能将各个亚人格部分聚合成一个整体。(波利·杨-艾森卓,2003)这就是说,“人”或“个体”,只是一个意识中的自我,这只是构成人格的一个主要部分,荣格称其为“主人格”,此外还有一些“次级人格”。在荣格看来,除意识自我这个主人格外,还有不同的次级人格与主人格并存着,他们各自具有自身的能量,均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且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即人看起来只有“一个”个性,但事实上是由一群次级人格共同组成的。而且,在荣格看来,只有自性化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和谐的人”。因为它意味着个体方方面面发展的和谐,意味着人身体和心理的和谐,意味着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和谐……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人格面具与阴影的和谐,意味着情结等次级人格与主人格之间的和谐,意味着心灵整体——主要包括自我、情结(complex)、面具及阴影(personaand shadow)、阿尼玛与阿尼姆斯等内部的和谐,意味着意识与无意识间的和谐,意味着成为那个原本就存在着的“潜在的你”的整体的和谐。(范红霞、高岚、申荷永,2006)
      詹森(Jensen)指出:“荣格的心理模式……可以被描述为后现代的——其自性观承认多元性与差异性,而不是统一性与一致性……在荣格看来,自性是一个具有核心认同的复合体;既是‘we’也是‘I’”。(Jensen,2002)
      与荣格的自性观有耦合关系的是,后现代主义自我理论把自我界定为使个人保持主体的存在体验的一套态度、信念、意象以及行动的系统。后现代主义和女性主义一直强烈地批判那种完全局限于个人的自我心理学——即把主体性解释为独立而强大的个人独自去征服内在和外在疆域的故事的心理学(波利·杨一艾森卓,2003),强调关系、叙事、多元意义对自我发展的影响。他们所提出的基本命题包括:(1)自我是在关系之中形成和发展的,而不是局限于个人身体之内的;(2)自我的范围(疆域和界限)体现着家庭、性别、阶级、民族的意义和色调,而且其体现方式不能简化为某种公式;(3)自我的个人性、独特性、集体性程度因文化背景不同而有差异,因此“健康”自我的标难也不能脱离各种文化因素。(波利·杨一艾森卓,2003)。
      荣格本人一直致力于反对僵化和教条的心理学模式,他的毕生研究成果,从早期的关于字词联想的实证研究,到后期的跨文化和学科渗透式的研究,总是一再地回到主体性这一核心主题,即人的主体经验对于形成我们的所谓“实在”的巨大影响力。因此,波利·杨一艾森卓指出:“在我看来,荣格在其有生之年不可避免地趋向于某种后现代思维,非常接近当代诠释学和心理建构论的某些方面。”(波利·杨一艾森卓,2003)荣格的“实在”观——实在依赖于人类心灵的普遍框架——预示了当代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的新思路:过去我们当作“知觉”的大部分现象,其实具有高度的诠释性质,依赖于许多情感的、关系的、文化的因素。
      四、荣格的心理治疗观与女性主义心理治疗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是一种整体人格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走出精神分裂的困境并发展整合人格的方法:针对受访者独特的整体人格而非病症开展治疗,毫无偏见地尊重与接纳阴影,从而踏上一条道德整合之路。(叶湘虹、李建华,2010)这种整合的境界与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的治疗目标与治疗原则是一致的。
      恩斯指出:“与女性主义原则一致的是,荣格认为症状代表着个体趋向完整性与重新获得平衡的心理的努力;他将个体看作是自我调节的,并通过意识与无意识的自然与持续的交换使个体逐渐走向成熟。”(Enns,1997)在荣格看来,个体的人格的发展即精神的成长,这就是个体自性化的过程,自性化的过程就是整体人格实现的过程;心理分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能够达到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性的整合,是一种高度整合完整的心理体验。根据荣格的自性观,心理健康的人有着发展良好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而自性可以促使每个人与他(她)的异性一面融合,从而消除两性的界限,达到“双性同体“的新境界。正因为如此,男女两性通过千百年来的相互交往和接触,既获得了作为同性别的人所应具有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种族经验,也获得异性所应具有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种族经验,这些种族经验遗传,更构成了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心理活动的内容,从而保证了两性在日常活动中的相互理解和协调。
      荣格深信,如果分析者和被分析者都能够体验到自性与人格的完整性,自然就会有治愈与发展。自性具有整合功能,而心理症状的发生往往与隔离、分裂或冲突有关。在心理治疗中,如果来访者的自性得到彰显,那么就有可能被治愈;而且,自性的彰显不但可以起到治疗心理创伤、心理疾病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认识自我和达成自我实现的功能。而要想使人格和谐平衡,就必须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方面和女性人格中的男性方面在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展现。
      荣格强调应降低心理分析师的权威性,强调治疗过程中受访者自身的经验与自我认知能力的中心地位。(Enns,1997)在荣格看来,传统的治疗方法把神经症完全当作一种病理学构成来处理,采用标准化的治疗方法和进程,但这种心理治疗却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他们所面临的治疗对象是一个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尤其需要个人的理解。(叶湘虹、李建华,2010)“赋予个人特点的并不是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而是为个人所独有的东西,因此,我们不应该把个人理解成为一个周期性出现的单元,而应该把他看作是一个既单一、又独特的存在。”(荣格,2001)因此,在荣格的心理治疗理论中,治疗师要能够从受访者的角度,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问题,并且最终达到受访者自身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实现其“自性化”,同时也获得治愈的目的。
      与荣格的心理治疗观相似,女性主义心理治疗对传统的心理治疗中存在的权力不对等的问题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认为“与传统心理治疗不同之处在于女性主义心理治疗研究、倾听并试图理解所有女性的经验,受访者不会被去情境化,受访者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她的生活、感情以及她所关心的领域,并且被看作是她的真理;受访者被看作是有能力的,因而是自己经验的最好的专家;所有的受访者都应该被看作是独特的个体,而不是认为所有的个体存在着共同的“现实”。(郭爱妹,2006)因而,治疗过程应该是“民主的”,心理分析师并不扮演专家的角色,并与受访者之间建立平等的治疗关系,淡化分析师与受访者之间的地位差异,促进双方平等地共享资源、权力和责任。
      “尽管部分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师认为荣格关于阿尼玛的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性别主义的,但其理论仍然可以与女性主义原则很好地整合起来。”(Enns,1997)女性主义心理治疗正是代表着有效地整合女性主义原则与荣格的心理治疗观并应用于心理治疗实践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推荐访问:心理学 解读 女性主义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