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说/有 > 正文

    链接生活,提高实效 百度云资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5 04:47:16 点击: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11)02-0063-01  1 立足课内,彰显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义务教育课程,课堂教学仍应是它具体实施的主要途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品德学科教学要体现生活化,首先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生活化。具体为:1.1 立足课堂,再现生活情景。浙教版《品德与生活》教材是一套特点突出、特色鲜明,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实验教材。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思路设置主题,由近及远,由点到面,随着学生生活领域的扩展,螺旋上升,突出养成教育要求,并以图画、图片和适量文字说明为教学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而深受学生的欢迎。鉴于此,面对教材呈现着一个又一个儿童现实生活的典型场景,我们必须思考,编者在教材中呈现某一特定的生活情景不是仅仅想传递事实性知识等信息,而是要引导儿童关注生活,为他们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培养生活的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打好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再现生活情景,让学生从中体验感悟,辨析提高,以指导学生正在进行的生活和即将要进行的生活。
      1.2 立足课堂,引领生活方向。教材作为一种学生必须使用的文本,虽然其中融入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但它提出的话题、列举的事例决不可能是我们每一个学生生活经验的全部,有许多可能只反映我们带有共性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替换与补充。但这种取舍、替换与补充,要依据教学目标,既要符合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也要引领学生今后生活的方向。教材中的事例可以不要,但事例呈现的意图不可不明,我们解读教材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依据现实生活合理地运用教材,提出的教学目标,既不能远远高于学生的生活,又不能是学生生活低层次的重复, 这样才能达到有效引领学生生活的目的。
      在课内有意挖掘生活内容,寻找与课外生活的连接点,我们的品德课才会深入学生的生活,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是自己生活所必需的,在行动上会变得更加自觉。
      2 学科整合,寻觅生活聚焦点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具有自身的特点,需要多种途径的配合与较长时间的养成才能收到效果,《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要真正提升学生的行为习惯与生活能力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另外,从目前一般学校教师的任课情况看,《品德与生活》课一般都由班主任兼任,同时又兼任其它如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因此,这又为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提供了便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品德与生活》课教学的同时,要重视学科整合,努力寻找各种教育途径配合教学,形成教育合力,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1 在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中凸现生活教育。因为语文教师兼上了《品德与生活》课,所以教师在设计实施语文教学活动时,就可以将《品德与生活》课堂中所提及的观点与理念与所学的语文课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活动,从而提升其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同样也会体现浓浓的生活气息,充满生命的活力,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只要能与《品德与生活》教学有机整合,有针对性地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本身的语言能力,而且可以成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资源,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达到课程教学资源整合的最大化优势,从而产生一举两得的教育效果。
      2.2 在与班队活动课的整合中体现生活化内容。每周一节的班队活动课是班主任必定要履行的本职工作,作为兼任《品德与生活》的班主任,在实施班队活动课时,就要考虑如何把二者进行有机整合,同时实施。因为班队活动课中的不少主题与《品德与生活》教学内容是一致的,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而且二者配合教育,同样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借用教师任课上的优势,把《品德与生活》课与数学、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学进行相互整合,也能起到十分良好的作用。
      3 延伸课外,使《品德与生活》课更具实效
      3.1 家校衔接。将《品德与生活》课教学向课外延伸,使学校与家庭进行相互的协调与配合教育,使课堂要求真正落实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这样会让学生行有所得,德有所升。鉴于此,品德课教师平时要尽可能多地与学生家庭进行横向联系,依托家庭的力量,为学生铺设走向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绿色通道”,以提高学生生活的能力。
      每个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刷牙行为进行了自我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规范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刷牙行为,有助于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性,促进了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利用家长的作用与力量,将《品德与生活》课的有关对学生在生活习惯方面的要求延伸到了家庭,辐射到了具体的生活中,使学校与家庭进行相互的协调与配合,从而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3.2 面向社会。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融入大自然,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爱生活、会生活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因为这也是课程教学的总目标之一。
      陶行知先生“教育要通过生活才有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的精辟见解也充分地说明了良好品德的形成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品德的形成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何使《品德与生活》教学真正彰显生活化,依旧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推荐访问:实效 提高 链接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