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会工作 > 正文

    论《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语言\意象与反讽:意象语言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7 04:37:39 点击:

      一、引 言      凯特・萧邦(Kate Chopin)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尤其以描写美国妇女对精神自由、情感独立的追求而闻名。她的作品人物形象鲜明,心理描写优美细腻,故事结构虽简约但不乏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现代的批评家称她为美国“现实主义作家的先锋”。《一小时的故事》是凯特・肖邦在1894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被誉为凯特・肖邦最好的短篇小说。故事情节浓缩在了短短的一小时之内,介绍了马兰德夫人在得悉丈夫死讯后一系列的行为和心理变化。他人所能看到的是她的悲痛欲绝,但看不到的却是她内心深处奔腾的获得自由后的酣畅淋漓。当然这种自由是短暂的,她丈夫的归来让她的自由梦和意志力瞬间瓦解,正是这种瞬间的崩溃与绝望让她走上了死亡之路。小说短小精悍,但无处不充斥着作者的智慧与幽默,尤其是精美的语言特色与意象技巧的应用更是凸显了作者高超的创作手法与小说的反讽效果。后人对该小说的研究主要从男性支配论的角度把分析的重点集中在小说中的女权主义及女性的“牺牲”与追求自由的心理诉求。而事实上从文体分析的角度上看,该小说也是一篇典型的情景反讽的典范,而反讽效果的产生则主要依赖于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具有反讽效果的语言表达和意象的巧妙运用。因此本论文将从文体分析的角度分析该小说中的语言特征与意象的运用及其对反讽效果的贡献。
      
      二、语言特征与反讽
      
      反讽是表象与事实相反的一种表达方式,最显著的特征是言非所指。在《一个小时的故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技巧以及恰当的意象刻画来突出反讽效果,同时也起到了突出主题、刻画人物、加强语气,揭示人物关系的作用。
      在《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形象而生动的语言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小说的戏剧化效果,而且还很好地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即:自由与生命的较量。如果我们把小说情节的发展按故事发生的场景来划分的话,该小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小说的开头到马兰德夫人听到丈夫在车祸中丧生后进入自己的卧室之前,即马兰德家的客厅里(场景1):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部分,该部分主要通过大量的描述性语言揭示了马兰德夫人在进入自己的卧室后所经历的复杂的思想斗争与情感冲突,即:马兰德夫人的卧室(场景2);第三部分是小说的结尾部分,该部分主要讲述了马兰德夫人在激烈的情感斗争后走出卧室,下了楼梯,又一次来到客厅里(场景3)。在故事发生的三个不同场景中,对不同人物的语言刻画和描写与故事的场景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合力使小说的反讽效果渐进渐强。小说的主要人物是马兰德夫人,次要人物包括马兰德夫人的姐姐、马兰德先生的朋友理查兹、马兰德先生及医生。在故事的第一个场景,即小说的背景铺垫阶段,作者主要通过对马兰德夫人的姐姐与朋友理查兹的描写来突出反讽效果;在小说的第二个场景,即小说的主体部分,作者主要集中描写了主人公马兰德夫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来突出反讽效果;而在小说的最后一个场景,即小说的结尾部分,所有的次要人物共同参与其中与主要人物马兰德夫人形成反差,从而将小说的反讽效果推向高潮,发出了反讽的最强音。
      1.第一个场景:马兰德夫人的姐姐与理查兹
      小说的第一个场景发生在马兰德家的客厅里。也就是在这里马兰德夫人得知了丈夫去世的消息。而这个消息是由理查兹首先得知,而后经由马兰德夫人姐姐之口说出的。正是这一事件拉开了马兰德夫人自由意识的觉醒与自我意识蜕变的序幕。马兰德夫人的姐姐与理查兹这两个“好心”的“局外人”在不经意间导演了马兰德夫人人生悲、喜剧的大起大落的转变。该部分对马兰德夫人的姐姐与理查兹的描写与小说的结尾相呼应,从小说一开始就为反讽奠定了基石。
      小说的第一个场景讲述的是马兰德先生的朋友理查兹在车祸的名单中发现了马兰德先生的名字后,由于知道马兰德夫人有心脏病,担心“那些不太心细也不太温柔的朋友会赶在他之前先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带了回来”,所以他便“匆忙”把该消息带了回来,并由马兰德夫人的姐姐告知。在这一部分,作者对理查兹的描述主要集中在“他匆忙、抢先把消息带回来”。殊不知,正是由于他的“匆忙”与“抢先”使他不经意间成了整件事的始作俑者,他在无意之中“好心”地导演了一幕他人人生的悲喜转变。而作者为了表现在告知马兰德夫人该噩耗时马兰德夫人姐姐的小心与谨慎,作者分别运用了“小心翼翼”(great care)、“谨慎”(gent]y)、“断断续续的句子”(broken sen-tences"、“半遮半掩”(half concealing),等。这些词汇的运用无非想要体现出的是当事人害怕马兰德先生去世的噩耗太突然,以致于马兰德夫人会伤心过度而要了她的命。但随着故事的发展,尤其是在小说的第二部分,读者在了解了马兰德夫人因为丈夫的爱而备受束缚,长期承受自我意识被压抑的痛苦,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已不可抑制的时候,再回过头来体会这些词汇的深刻内涵,读者便不难理解这些词汇的反讽意味了。
      2.第二个场景:马兰德夫人
      故事发生的第二个场景在马兰德夫人的卧室里。马兰德夫人在听到噩耗后,“她不像许多别的女人那样”,“而是立刻疯狂而绝望地扑倒在姐姐的怀里泪如泉涌。当这暴风雨般的悲伤过去后,她独自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不让任何人跟着她”。由此进入了小说发生的第二个场景:马兰德夫人的卧室。在卧室里,马兰德夫人独自一人,她的心理和情感在此经历了对自由的从“懵懂感觉”到“模糊意识”再到“彻底觉醒”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中语言描写主要集中在对马兰德夫人心理发生转变的三个过程里面。这些语言描写形象地刻画了马兰德夫人的内心情感,与故事主题达到完美的印证。
      在马兰德夫人自由意识觉醒的第一个阶段,即“潜意识”、“懵懂意识”阶段,作者运用下列语言表达来达到反讽的目的:“敞开的”(open)、“舒服的”(oomfortable)、“宽大而舒适的”(roomy)、“芳香的”(delicious)、“春的生机”(spring life)。当所有的人都以为马兰德夫人在听到噩耗后会悲痛欲绝的时候,当她的姐姐与朋友担心她会伤心过度的时候,通过这些词汇,读者感觉到的却是马兰德夫人的“希望”与“安逸”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与马兰德丈夫去世的噩耗形成极大的反差,完全与人们的心理期待背道而驰。但恰恰就是这些语言反讽的运用为下文小说高潮的出现做好了铺垫:马兰德夫人由衷地、从心底发出了“自由了!身心都自由了!”的呼喊。
      马兰德夫人在卧室中经历了情感变化的第二个阶段,即“模糊意识”阶段,是充满了矛盾与挣扎的,她在传统道德的束缚与对自由的渴望中徘徊。但在该部分,读者通过对小说中细节性的语言描述中不难看出,在马兰德夫人内心,最终自由意识必将战胜传统道德的束缚。如:“她还很年青,白皙而安详的脸上的线条,显示着一种压抑甚或说是一种力量”,“有一种感觉正在向她靠近,那正是她带着恐惧等待的”,“她屏住呼吸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自由,自由,自由!”’。这 些语言描述充分体现了马兰德夫人坚强的个性、不屈的意志以及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
      在马兰德夫人情感变化的第三个阶段,马兰德夫人经历了她自由意识的彻底觉醒。尽管这样的觉醒是痛苦的,但此时对自由的渴望已经以一种压倒一切的势头占据了她的精神与灵魂。该部分的语言特征进一步突出了反讽效果,如,当马兰德夫人内心发出了“自由,自由,自由”的呼声之后,她内心对自由的渴望彻底击败了传统的束缚而占据了上风。随后作者通过对马兰德夫人的眼光、心理感受的细节描述体现了在她心中已经坚定的意志。此时“那种感觉而来的茫然的目光和恐惧的神色从她的眼里消失了。现在,她的目光“透着机敏,炯炯有神……”[……they(her eyes)stayed keen and bright…]。“她的心跳加快,沸腾的热血温暖了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使她感到身心完全地放松了”、“她没有停下来问问自己,是不是有一种邪恶的快感在控制着她。一种清清楚楚的、兴奋的感觉让她根本无暇去顾及那些个琐事。”这些语言描述生动而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马兰德夫人在经历了道德与对自由向往的挣扎后,最终选择了自由后内心的轻松与兴奋。她最终意识到:“在未来的岁月里,她不再为了别人而活着,而只为她自己”(There would be no one t0 lire for dur―ing those comlng years:she would live for herself,)。此刻,她的身体与灵魂合二为一,并最终进发出了胜利的呼声:“自由了!身心都自由了!”。
      3.第三个场景:马兰德夫人与所有次要人物
      在小说的最后一个场景,马兰德夫人走出卧室。该部分的语言描述同样为小说最终的反讽的结局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如,马兰德夫人是“……在她姐姐的强求(importunities)下,打开了门”。姐姐出于对妹妹健康的担心而焦虑万分,而当妹妹走出卧室时,“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她的举止不知不觉竞像胜利女神一样。”此时,姐姐心中的不安与妹妹心中的窃喜通过了了几句的语言描写,形象而讽刺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不禁让读者心中也是百味杂陈。而随着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当“有人正在用钥匙打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兰德,虽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事发当时他离现场很远,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车祸。”当他的家人与朋友为了他而费尽周折,尤其是她的妻子由于他而经历了一次重生的时候,他却完全置身事外,对一切毫不知情。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说是理查兹与马兰德夫人的姐姐的表现为小说的反讽在故事的开始奠定了基础的话,那么,马兰德先生则是将小说的反讽推向高潮的人。而在小说的结尾处,医生的断言“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死于极度高兴。”则使小说的反讽效果在达到登峰造极的极致后戛然而止。此时,马兰德夫人追随自由而去,而空留他人无限的感伤与悲痛,而读者此时如梗在喉,是泪?还是笑昵?
      通过以上对小说中各个阶段的语言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该小说中,语言特征的运用与小说的反讽效果起到了很好的突出与烘托的作用。
      
      三、意象的运用与小说的反讽效果
      
      《一个小时的故事》中不仅语言别具特色,增加了小说的反讽效果,小说中大量意象应用也同样突出了小说的反讽效果。在小说的主体部分,为了形象描述马兰德夫人内心对自由的渴望的苏醒,作者运用不同的意象来体现马兰德夫人心理过程的逐渐蜕变。
      马兰德夫人心理变化的第一个阶段,即“懵懂意识”阶段,意象的应用主要包括一些感官意象,如:视觉意象、听觉意象、嗅觉意象等。这些意象包括:她进入卧室时面对的是“敞开的窗户”;坐在“宽大而舒适的椅子上”;看到的是“散发着春的生机的树梢”;闻到的是“芳香的雨的气息”;听到的是“麻雀吱吱的呜叫”;而窗外则是“乌云后面透出的片片蓝天”。从小说中读者可以看出,马兰德夫人的婚姻生活给她带来的是自我的丧失与精神的压抑,这样的生活状态使她变得麻木而没有生机;而这些象征着“希望”、“生机”与“自由”的意象的使用恰恰表明了马兰德夫人身体与精神的苏醒,她的所有感官开始感知生命的召唤,内心最本能的渴望与诉求开始苏醒。所以在马兰德夫人心理变化的第一个阶段,当她独自一人待在卧室的时候,作者通过这些感官意象的使用昭示了这些长期压抑在她灵魂最深处的自我的种子开始慢慢地萌芽了。
      在马兰德夫人心理变化的第二个阶段,意象的使用主要用来揭示马兰德夫人内心在现实与理想中的挣扎,内心对自由的渴望与社会道德的约束之间的抗衡。该部分的意象主要集中在马兰德夫人的面庞、眼光与窗外的蓝天。马兰德夫人的面部特征的描写“……很年轻,白皙而安详的脸……”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年轻”表明了“青春与活力”,而“安详”则象征了她平静的外表下澎湃的、被压制的激情。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该部分描述的马兰德夫人在不同状态下的眼光也象征了她内心情绪与思想的转折与变化。她的眼光首先是“阴郁而呆滞”(dull stare),这种“阴郁而呆滞”来自于她内心的不确定与迷茫。在她无望的婚姻生活中,在她已经厌倦了生活,“一想到生命那么漫长她就瑟瑟发抖”的时候,丈夫的死讯所预示的自由与自我的回归来得如此突然以致于她手足无措。而随着她意识的复苏,她开始慢慢意识到了丈夫的去世给她带来的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那就是“自由”。此时“她茫然的目光和恐惧的神色从她的眼里消失了。现在,她的目光透着机敏,炯炯有神。”这样的“机敏、炯炯有神”的眼光象征了她内心终于拨云见日,象征了在她内心深处自由的渴望战胜了传统结果的束缚。此外,该部分还反复运用了“自云间的绺绺蓝天”(patches of bluesky)的意象。如果说马兰德夫人以往的婚姻生活就像是压在她头上的乌云,让她窒息的话,那么她此时所看到的窗外乌云间透出的片片蓝天则是她看到的重生的希望。
      在小说的结尾部分,作者则借助于一组反差的意象,即“敞开的窗”(open window)与“楼梯的尽头”(the bottom)为小说的反讽效果着上最重的一抹色彩。马兰德夫人在姐姐的哀求下打开房门,并“正陶醉在窗外那不息的生命里”(…drinking in a very elixirof life through the open window”)的时候,里查兹这个始作俑者却“正站在楼梯的尽头等着她们”(…waitlng for them at thebottom)。如果说“敞开的窗”的象征的是充满“自由”与“生机”的“生”的话,那么“楼梯的尽头”则象征着“绝望”与“终结”的“死”。到此,小说的反讽效果与小说有关“生命”与“自由”的主题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小说画上了句号,却在读者心中打下了一连串的散接号……
      
      四、结束语
      
      《一个小时的故事》一经发表就因其精美的语言、简约的结构、辛辣的反讽而成为人们评议的焦点。而该小说所涉及的“女权主义”、“自由与自我”、“婚姻制度”等敏感的社会话题则更使它的魅力愈久弥新。而本论文则希望借助小说中语言的分析与意象的选择来欣赏小说反讽的艺术效果,为该小说的欣赏打开新的途径。

    推荐访问:反讽 意象 语言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