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会工作 > 正文

    [一声“叫板”和五条“纪律”] 纪律处分条例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4 04:36:53 点击:

      很喜欢陕西人李建军的那本《小说的纪律》,我是冒着雨,跑了许多路,才买到的。   向来以为,小说家比起杂文家,要安全,胸中浩然,笔底苍茫,都转个弯,假托人物,来说事儿。所以我写杂文写得闷气时,便去写小说。如今李建军公布了小说写作的多条“纪律”,归拢起来,主要是:“既不故意‘悬置’作家的主观态度,也不放弃他应该承担的责任;既不恣睢地奴役人物,也不堕入低级趣味的烂泥塘。”看起来,小说这碗饭,老夫我是难吃了。
      难吃归难吃,写还是要写,下笔唯谨慎吧,免得干犯“纪律”。
      李建军是老实人,承认书名是照着梁实秋《文学的纪律》起的。那么,《文学的纪律》又是照着什么起的?不得而知。其实,“纪律”好似空气,是到处都存在的。比如写一篇“自由谈”专栏文章,向某些观点“叫板”,并不像在原野上跳舞那么洒脱,任性,是要服从“纪律”制约的。最近读到的李昌平向吴敬琏商榷的文章――《土地私有化不是灵丹妙药》,便如此。
      依我归纳,其中第一条“纪律”,叫做“为了真理,敢于向尊者、贤者叫板。”李昌平说:“我曾经在《中国改革》杂志社工作过,吴敬琏老师是《中国改革》的荣誉总编辑。吴敬琏老师经常被媒体称为‘国师’。但我觉得吴老师举例说明的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主张,存在严重偏颇”。
      第二条“纪律”,叫做“遇到棘手问题、敏感问题,不能羞答答、绕着行,而要敢于直面现实。”吴敬琏认为,当前“土地产权问题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宅基地等资产无法变成可以流动的资本”,因此必须“实现尚未完成的产权制度改革”。而李昌平点穿他――这其实是“要将土地私有化进行到底”,因为吴敬琏“特别智慧,不直接说,这样做可能是为了避免争论”。
      第三条“纪律”,叫做“重视实验,从实践中取证。”李昌平认为,农民的土地、宅基地无法变成流动资本,关键不是土地没有私有化,而是没有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及其配套制度,并给吴敬琏讲故事,介绍自己在河南信阳郝堂村建立“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试验”,指明吴敬琏“缺乏实践经验”,“暴露”了“知识体系中的短板”。
      第四条“纪律”,叫做“探讨问题,屁股要坐在底层大众一边,不要坐在小众一边。”李昌平问吴敬琏:土地私有化后,资本会迅速扩张,公司加农户’会突飞猛进,可这对小农是利好吗?如果没有农民的社区互助合作金融和合作社的先行,土地私有化对资本实现收益最大化是有利的,但对小农是很不利的。“吴老师的主张不是为了小农,而是为资本下乡获得最大化收益开道了”。
      第五条“纪律”,叫做“凡事要极目前瞻,考虑中国现代化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李昌平说:“10年左右会来一次经济危机。届时,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返回家园,要是土地私有化、资本化了,农业公司化了,吴老师有何良策应对经济危机呢?我们能够学菲律宾把中青年女性全部榆出到海外就业吗”?
      有没有第六条“纪律”?大家去读李昌平原文,找找看。
      我不想就此对李昌平的“叫板”唱颂歌,仿佛土地问题在其手里已经绘就了一幅美丽的蓝图,毕竟中国目前的改革,是商鞅、王安石等重量级改革家连想都想不到的旷世伟业,艰巨,繁复,非同一般。但我对其能在一声“叫板”里,严守五条“纪律”,心怀敬意。土地所有制改革,能离开这几条?吴敬琏有反“叫板”的自由,甚至高喊一声“土地私有化就是灵丹妙药”,也是其权利。但他真要驳倒对方,同样得服从上述“纪律”的制约。制约,是让事情走向规范。我一想到,别的经济学家,说话,著文,有时也被人“叫板”。说是屁股没坐对啦,与有关“集团”系上“利益链”啦,便觉得,商榷者并非“吃饱了撑的”。实在也是瞅见某些专家的思路渐渐“跑偏”了。
      农村土地所有制问题,有点像改革的“瓶颈”了。冲出“瓶颈”,需要探讨。探讨的结论允许翻新,但探讨的“纪律”不容颠覆;就像打篮球,比分会改写,比赛规则不可改。

    推荐访问:一声 叫板 纪律 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