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会工作 > 正文

    _给政治局成员上法制课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8 04:59:26 点击:

      10年的坚持,使最初为增强治国理政能力而进行的集体学习,成为雷打不动的学习制度  武汉大学课堂上,时年39岁的博士生导师周叶中在上课途中接到司法部电话,要他立即到京城接受一个课题。
      他来到北京后,才知道,课题是给中央政治局领导作宪法讲座。
      周叶中准备了5天后,把讲课初稿交到司法部。最后,司法部决定由他吸取其他学者讲稿中好的部分,将讲稿修订完成,并和同时受邀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许崇德一起授课。之后就进入了试讲环节—十几位部级领导和专家来听,其中包括中央办公厅、中央政研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等单位领导。
      周叶中结合意见又对讲稿进行反复修改。随后,他走进中南海正式上课。
      “总书记进门说了句‘那开始吧’。”周叶中回忆。
      这是2002年12月,周叶中走进中南海授课的情形。这一年,许崇德78岁,周叶中39岁,两人的年龄整整相差一倍。公开资料显示,自199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学习法制讲座至今,共有25位法学家走进中南海主讲了21场法制讲座。
      一个多月前,年逾八旬的法学泰斗、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终身研究员王家福荣获“全国杰出资深法学家”称号。
      王家福曾参加党的十五大报告起草,提出“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
      实际上,对于相关内容,王家福曾在两次为中央政治局的讲课中提到。1995年1月12日,王家福第一次为中南海授课,讲稿核心就是从“法制”到“法治”转变。
      第二年年初,司法部党组要王家福再次为中央领导授课。“还是围坐在那长椭圆形的会议桌旁,我围绕依法治国等方面进行了讲座。”王家福说。
      “回想起来,这次讲座实际上是为了后来十五大报告的起草,在中央最高层所做的很重要的铺垫、酝酿和理论探索。”王家福说。
      资料显示,为中央政治局领导举办法制讲座的设想最早由司法部党组提出,王家福并非第一个给中央政治局主讲法制讲座的法学家。
      据时任司法部部长回忆:“根据党中央关于加强法制建设的要求,1994年下半年,司法部党组经过慎重研究,向党中央正式提出为中央领导同志举办法制讲座的报告,并且草拟了讲座的选题。党中央很快批准了报告和选题。”
      当年12月9日,中央首次法制讲座在中南海举行。时任华东政法学院教授、30岁的曹建明(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成为第一位主讲人。
      此后,为中央政治局举办法制讲座开始规范化、制度化。曹建明之后,王家福主讲了第二和第三次法制讲座。
      资料显示,从曹建明开始的每一场法制讲座的主题,都是当时国际、国内的焦点事件,或者是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比如,1997年5月6日,香港回归前夕,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吴建璠为中央政治局主讲了“一国两制”与香港基本法。又如,2001年7月11日,在信息网络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成思主讲的内容亦是跟网络信息的法律保障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从1994年12月到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中央法制讲座共举办12次,讲课内容涵盖国际商贸法律、金融安全、社会保障等领域。
      2002年12月26日,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的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则是从宪法开始。时年78岁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许崇德主讲第一、二部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共40分钟;周叶中主讲的第三、四部分是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如何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90分钟。
      从那时至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共举办77次,其中法制讲座9次,所占比例超过10%。
      与周叶中一样,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至今仍记得自己给中央政治局讲课的情形。2005年9月,马怀德接到司法部的通知,去那儿谈谈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看法。几次谈话后,司法部成立了课题研究组,包括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守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薛刚凌在内的成员,一起讨论、撰写讲课稿件。“讲课稿件完成后,一些专家学者也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可以说讲稿的最终完成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马怀德说。
      讲课当天,课程定在下午两点开始。提前半个小时左右,司法部安排的车把他们送到了中南海怀仁堂,当时不少领导已陆续到了。“胡锦涛总书记进来后跟我握了握手,简单聊了几句,然后就跟我们说在这个范围内可以放开讲,大家还可以自由讨论。”马怀德说,“因为毕竟是给领导人讲课,我们多少会有一些紧张,所以这种问候和简单的聊天让我们放松下来。”
      当天的课程分两大块内容,马怀德和来自人民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史际春一起登台讲课。前半部分马怀德主讲,讲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后半部分由史际春负责讲解完善经济法律制度。讲座在下午5点左右结束。
      “上课的时候,台下的领导人都听得非常专注,都在认真地做笔记或者翻阅讲稿,课堂很安静。讲授结束后开始讨论,政治局委员们纷纷提问题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气氛很热烈。最后,由胡锦涛总书记总结讲话。总书记先是对我们的讲课给予了感谢,然后谈了几点体会。”马怀德说。
      也正是从第十六届政治局开始,集体学习制度开始固定下来。从运作机制上看,中央办公厅、中央政研室和相关部委机构共同牵头组织,先协商出一个意向性的题目,然后报中央有关方面审批,批准后再确定主讲人。比如法治方面主要是司法部具体组织,其他有关部门参与;而外交方面主要是外交部具体组织。
      在这个时期中,进中南海授课的程序亦成形,包括推荐主讲者、选拔主讲者、撰写初稿、几轮甚至几十轮的讨论、修改、定稿、正式讲课座谈等。而这些走进中南海为政治局领导授课的专家们也被称为中南海讲师,成为一项殊荣。
      “老师去讲课不是普及基本知识的,更重要的是探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宪法关注的是治国理政的大方针、制度和原则,大家也一致关注。”武汉大学教授周叶中说。
      另外,周叶中也提到:“政治局的集体学习已制度化,这样对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中讨论,确实能够解决很多问题,对统一核心领导层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推荐访问:政治局 法制 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