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会工作 > 正文

    李成才:讲述被货币包裹的蓝色星球 货币价值是什么意思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2 04:42:33 点击:

      “潘提里斯经营雅典的一家手工制鞋店,这是一家百年老店,到他已经是家族第三代传人。墙上的每一双鞋都有一个明确的标价,每卖出一双鞋,潘提里斯就可以得到一份收入,这和他的祖父、父亲一样。自从货币诞生以来,它就像一把尺子,给每一个物品定价,从农耕文明的几种商品到目前的50多万种。”这是11月19日,央视播出纪录片《货币》中的一段解说词,导演李成才用画面讲述了一颗被货币包裹的蓝色星球。
      “次贷危机引发人们对资本市场过度货币化的反思。如果把金融比作一棵树,货币就是树干。”此前曾拍过《大国崛起》和《华尔街》的李成才告诉本刊记者,如果说华尔街代表资本,那么资本追根溯源就应该是“货币”。
      为了还原货币,从2011年8月开始,李成才带领的外拍组辗转于美国印钞局和铸币局、藏有“交子”原件的日本货币博物馆、意大利的美第奇家族以及南非地下金矿。南非的国际制片马力还提醒他们,“如果在约翰内斯堡遇到持枪抢劫,不要大声呼救,那会让歹徒丧失理智而伤害你;不要将手伸进包里拿钱包,那会让歹徒误以为你在掏枪;不要看歹徒的眼睛,他会怕你记住他的五官而灭口。”
      这是央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国际外拍,不管是拍摄的地域、周期、投入资金,还是拍摄技术上的复杂程度,《货币》都超过了《大国崛起》、《华尔街》这些以往的大制作。
      42岁做《大国崛起》,45岁做《华尔街》,48岁做《货币》,纪录片导演李成才在不断地“穿越”。“中国最大的事情就是社会转型,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进来。假若中国用财富的标准来评价自己是否强大,那就需要尊重这套财富原则,改善相应的财富土壤。”
      相比之前的两部纪录片,《货币》的主题似乎显得抽象。但在李成才看来,“我不认为这是题材越来越窄,越来越抽象,而是越来越具体和实在。”由于目前人们对货币的认知不够深刻,市场化过程中有很多看不见的规则在运行,这其实是对货币化的伤害,是对市场经济的伤害,最终会伤及普通百姓。“我拍这样一部片子希望人们能够正视货币,正视财富,寻找与之相伴的社会制度体系。用货币去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规则实际上更容易让大家掌控。”
      《Vista看天下》(以下简称V):您所拍摄的纪录片《大国崛起》、《华尔街》,到现在的《货币》,这三部作品是否有一定的关联性?
      李成才(以下简称李):我觉得《大国崛起》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更多的是一种观念上的东西,提供一种价值观;不管是《华尔街》还是《货币》,更多的是国家遇到具体问题的具体做法,可以说是方法论。以后,我们不仅仅要从资本的角度,甚至可能从文化、科技的角度,从构成社会生态系统的多个层面,越来越具体地呈现我们的世界。
      如果说几部作品的关联,那几乎都是在为中国的社会转型提供我们认为具体可以借鉴的东西。起初,我们理性和客观地分析国家崛起,后来做《华尔街》,引起更大的话题性,即一个国家的崛起和金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华尔街》很容易就追溯到货币,这一改变人类生活的重要物证。
      V:拍摄《货币》时,摄制组来到华盛顿印钞局等核心金融机构,这对于任何媒体而言都不是容易的事,能否介绍一下,您的团队是怎样做到的?
      李:以前中国走出去拍摄都是小规模的,而这次大规模的外拍持续半年左右。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公关及国际制片体系。以前中国用的东西,都是从外面接手,但我们这个团队逐渐发挥了国际制片的作用,高度原创。不过,这个体系费用特别高。比如我们要进美国印钞局,必须提前3个月预约,规则性很强,什么可以拍摄,什么不可以拍摄,比如绝不可以拍摄印钞局里工作人员的头部和胸牌号,而且在拍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费用也规定得一目了然。
      V:在人们对货币黄金的记忆逐渐远去的今天,关于“金本位”的讨论从未消失,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对未来的不确定,也一次次推高黄金价格。您觉得黄金将如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李:很多人买黄金是跟风,也就印证了投资上有一种说法叫做“羊群效应”。因为对纸币、电子货币等当下发行的货币产生怀疑,对黄金会有惯性的依赖,其实它并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我们从它的物理属性和自然属性来全面分析,我个人做一个大胆的想象,我觉得黄金的功能会越来越弱,因为它确实是没有实际价值的东西。除非我们的货币体系永远存在问题,这才会给人们留恋黄金留下借口。
      V:在《通胀》一集中,有句解说词:“与其抱怨每加仑4美元的汽油,不如想想当它涨到8美元时该怎么办。”现在通胀这么厉害,您认为应该怎么办?
      李:如果是政策制定者,要尽快开放货币市场,让普通老百姓多持有几个国家的货币,不可能几个国家的货币同时膨胀;通胀最可怕的就是拥有现金,对现金持有者的打击是最大,知道这个原理,就知道该怎样处理,比如多做一些其他资产的配置。
      V:当很多国家都想持有一种货币时,这种货币就趋向国际化,比如说英镑和美元。这在《货币》中也有体现,您怎样看待人民币国际化问题?
      李:一个国家拥有国际化的货币,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大后的副产品,水到渠成,不是争的。比如奥斯卡奖,是演员达到了一定演技后的产品。欧元和美元之所以能够成为国际货币,就是因为有强大的工业、科技、经济、社会保障体系等做支撑。一个国家的货币其实是一个国家国旗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代表国家的经济、文化、情感以及信誉等等。其实央行并不谈论人民币国际化,强调的是人民币跨境使用,但总的来说人民币国际化要靠实力。
      V:从货币到资本,到资本主义,您觉得从货币崛起的角度来讲,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货币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差别?
      李:在西方,一旦货币摆脱宗教的束缚,与商业结合就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比如在美国,对于财富与资本,既没有道德上的批判,也没有法律上的禁令。为什么呢?因为美国早期的移民是在欧洲完成了资本、财富和伦理之间的争论之后才去开辟美洲新大陆,所以,美国没有太多的历史负担,这也让美国迅速走上货币化、资本化的道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金融业产值就超过制造业。
      2011年,美国金融业产值4万亿美元,占到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而在中国,历史上就没有独立的商业文明,依靠商业繁荣才得以发展的货币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注定只是昙花一现。由于商业始终受到抑制,货币无法与商业结合。所以,虽然中国是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但货币在中国没能够转变为资本。
      V:您觉得货币的未来会怎么样?
      李:今天的货币已经不单纯是价值尺度、交易手段以及财富象征,它的背后蕴藏了文化、政治等诸多共识的复杂内涵。不久前,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纷纷陷入债务危机,欧元开始面临信任危机。人们可能不会想到,欧元——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靠战争、不靠流血实现的统一的货币,也面临着空前挑战。
      所以,对于货币的未来,只能说扑朔迷离。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次货币的改变都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有的依靠武力,有的依靠政权,有的依靠合作,这一切在提醒着人们,货币的问题不是货币本身,是其背后的一套缜密的运行体系。

    推荐访问:星球 包裹 货币 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