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学生会工 > 正文

    高职学生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4 09:40:27 点击:

    【摘 要】在分析目前高职生源特征及学习现状与偏好的前提下,进一步对目前项目教学法及分层教学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营销心理学》课程为基础的高职学生分层教学模式,内容包括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内容分层、教学方法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及考核分层,并充分应用课程网站、网络资讯。采用双组实验设计并进行假设检验,结果表明新的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高职 分层教学 项目教学法 教学模式

    当前的社会已处于信息化时代,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也给高职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在信息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其心理和行为等已不同于以往的学生。同时,近年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生源多样化、学生的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与目标有差异的情况,这给教学带来了困难。

    分层教学的基本思想是承认学生的差异,并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规律。高职《营销心理学》作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对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要求都较高,以往的教学效果不佳,在新的形势下对课程进行分层教学改革是一种有益探索。

    一、高职生源特征

    根据浙江教育考试院数据,近几年浙江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在逐年下降,2014年至2017年的报考人数分别是34.66万、31.8万、30.7万和29.13万。对于民办高职来说,由于其办学经费主要依赖学生的学费,与公办高职相比面临的办学压力更大。以我院为例,2016年也首次出现在招生不足的现象,而拓宽获取生源的途径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的选择。我院目前的招生的途径主要包括普通高考、提前招生及对口招生,不同的生源其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主动性、自控力及学习习惯等各种心理与行为因素差异较大,这给高职的教学增加了困难。

    二、高职生学习现状与偏好

    高职生入学分数通常不高,进校后很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还出现学习興趣下降的现象。

    (一)学习意愿普遍不高

    从近几年我院商务系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在升入大二的学习阶段后,对于多门课程的学习开始出现兴趣下降情况,表现为易走神、不注意听讲、课堂讨论和任务参与不积极、任务完成马虎等。通过对我院15级和16级的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及移动商务四个专业的1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习意愿较好的学生仅有三成左右。

    (二)存在多种学习目的

    对我院15级营销专业和16级电商专业共46名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其学习目的不同。学习目的不明确的有12人,他们对专业的选择较随意或者是因为考试分数原因被动进入本专业学习;学习目的明确的有34人,目的包括发展前途、就业情况、职业目标、工资水平、性格与个人兴趣、迎合家庭背景等。从这一结果看,如果能良好地激发高职生的学习动机、迎合其学习目的,通过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将有可能改善其学习表现与满意度。

    (三)高职生学习方式偏好分析

    刘松林(2014)在对高职生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时认为,教师的课程开发、对教学进行的设计以及课堂教学应以学习方式为依据。他同时认为高职生虽然被看作是学习的失败者,但实际上高职生只是没有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他们喜欢的内容而已。他对6所高职院校的1120名高职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论表明:高职生偏好的学习方式包括应用型学习方式、动手操作学习、理实一体的项目学习、实训室的操作性学习、案例学习、合作学习等。

    三、项目教学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教学法属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法,在众多高职生学习兴趣不高情况下,很多高职院校在推广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实用主义和发现学习理论,在高职院校的应用中多落实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中。从我院《营销心理学》等多门课程的实际应用过程看,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项目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在采用项目教学法的课程中,仍存在学生听课时不认真、小组讨论时参与度低、角度扮演浅尝则止、任务完成的粗糙、提交的方案缺乏逻辑和深度等问题。二是项目、任务完成的质量不好。三是项目的连惯性给教学带来困难。四是单一项目使学生感到乏味。

    四、国内分层教学模式实践应用现状与不足

    项目教学法存在的问题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还开始与项目教学、现代学徒制、混合教学等结合,研究在不断深入。

    (一)实践应用现状

    目前分层教学在高职的多个学科中得到应用,包括了文学类、理学类、工学类、经管类、体育类。分层教学的常见做法通常是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可被采用的分层依据有:入学成绩、统一摸底测试成绩、专业基础、岗位分工要求、学生兴趣、学生意愿及性格等。在分层教学的实施中通常还包括对教学目标、对备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任务、课后作业及考核进行分层。如新通国际学院在对《英语》教学时,对15级市场营销专业的5个自然班进行隐性分层,将原来的5个班划分为7个小班,进行小班化教学,这些做法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二)存在的不足

    分层教学在应用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如下:一是分层依据的标准多样,存在简单、较随意和说服力不强问题;二是实施过程增加较多工作量,如显性分层每次要对学生进行测试或分析,要重新组合班级,采取隐性分层时要对班内小组成员进行选择与组合,要完成不同的教学设计等;三是考核不易达到全面、公平。

    五、高职《营销心理学》课程分层教学模式构建

    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可以上溯到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另外“最近发展区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均为其理论基础。根据上文分析,以14市场营销1班、2班为研究对象,现提出结合项目教学法的分层教学模式。

    (一)学生分层

    分层教学的基本假设可被认为是在承认学生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差别化地教学可以取得相对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开展分层教学接下来首先就是要分析学生有什么样的差异,并且如何对学生进行区分。教学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应该重视学生的职业目标与需要;同时由于学生对学习方式存在一定的偏好,因此要采用受其欢迎的教学方式;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如果教学的内容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多过,学生也会学习失败,因而要使学生能较好的完成学习内容也要考虑学生的基础与学习接受能力。因此,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应同时考虑这几项因素,在此基础上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进行分层将显得更加有依据。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拟定一份量表,通过请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评判后进行了修改,以此确保量表的内容效度。一级指标包括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二级指标包括学习环境、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将指标细化到测量项目的水平,最终含三级指标的量表见表1。一级指标包括学习方式偏好与学习能力。这些指标将用于问卷调查,用来对学生进行差异区分和差异分析。职业目标则作为学生的描述变量,原因是它可以直接用来作为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同时在任务的分工上可以直接使用从而完成对学生的任务分层。

    采用SPSS16对14市场1班和2班共81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分析,信度指标是Cronbachs α,其值0876,大于0.7满足要求。继续对三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首先分析是否适合作因子分析。经检验,KMO值为0.741,巴特利球度检验值为533,因此各测量项目进行因子分析是合适的。经分析获得四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实训互动因子”、“充实提高因子”、“案例分析讨论因子”和“快速高效学习者因子”。将这4个因子作为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标准,于是可用这四个因子对81名学生进行聚类分析,采用K-means聚类法后获得4个子类。依据最终聚类中心可将各子类分别命名如下:1类有6人,命名为“快速高效学习者组”;2 类有34人,命名为“案例分析讨论组”;3类18人,命名为“传统充实者组”;4类23人,命名为“实训互动组”。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P值均小于0.05,说明4个因子的均值在4个小组间差异显著。

    (二)教学目标分层

    通过对14市场1班和2班81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描述分析发现,同学们有着不同的职业目标,创业的比例的42%、公司就业比例为43%。以此次调查结果和我系市场营销专业历年创业率较高的记录为依据,通过与企业合作从企业生命周期的角度将教学目标分为两类,一是以创业类公司求生存期在经营管理中对创业者在营销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技术技能和素质要求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创业者;二是以发展期和成熟期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对基层员工及中、高层管理者在营销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技术技能和素质要求作为教学目标,培养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基层及中高层营销管理人员。成长期和成熟期公司对学生的要求来源于对校企合作单位提供的岗位群和目前较有发展前景行业企业的岗位群要求的分析。

    (三)教学内容分层

    通过与企业合作与交流,教学内容以企业及岗位对员工的要求为依据,同时适当兼顾职业生涯发展。采用班内隐性分层在课堂内授课时,由于教师同一时间面对的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因此教师“教”的大部分内容仍然针对全班同学。通过对分层后的4类学生组进行职业目标描述分析,发现每组内均包括了不同职业目标的学生。因此,可以将学生“学”的内容进行区分,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作为基本的做法,以来自企业真实项目或模拟项目为载体,并分解出不同的任务。将教学中用的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初创的、仍处于求生存期创业型公司的项目,另一类来自发展期或成熟期公司的项目;同时对每个项目内任务的工任内容再进行划分,安排不同的分工,主要依据营销岗位等级的不同,将任务内容进一步分解为难易不同的部分。

    (四)教学方法分层

    对分层后4类学生组的特征进行分析后发现,“快速高效学习者组”学习接受能力强,能快速分析、解决问题,在列出的教学法上未表现出特别的偏好,因此仍采用项目教学法结合多种教学法的做法;“案例分析讨论组”偏好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及任务驱动教学法;“传统充实者组”偏好课堂内授课、大信息量和有深度的理论讲授;“实训互动组”偏好互动式教学法和校外企业实训。在教学方法的应用方面采用了在应用以上四种教学方法组合为主的基础上,对多种教学方法再进行综合应用的做法,并对四种分层的教学方法组合进行循环滚动式应用。

    (五)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分组进行学习为主,分组由学生自由组合,每次任务前都可以随时调整。第一个阶段是项目介绍与任务布置阶段。项目的载体分为两类,一是求生存期创业型公司,另一类是发展期或成熟期公司,这就实际上形成两类项目,再将项目分解为任务并进行介绍和布置。此时每个学生小组可以自由选择愿意完成的某一类项目和任务。第二阶段是任务分解与分工阶段。对任务的内容进行分解、讲解,依据营销岗位等级的不同,将任务内容进一步分解为难易不同的部分。要求由学生自由分工共同完成任务,同时提出完成任务的其它要求与考核办法。第三阶段为知识与技能传授阶段。此阶段教师作必要的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组织小组讨论及进行演示等。综合应用教学方法分层中提到的4类教学方法组合,并结合其它多种教学法。教师提供与两类公司相关的资讯网站,引导不同学习目的学生进一步查阅、学习。建立课程网站,特别添加创业公司相关理论、案例,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随时查阅自己所需的营销心理学理论、各类案例、任务资讯等内容。第四阶段是任务实施阶段。学生在自由分工的基础上,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查阅相关网站、查阅资讯、进行分析和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并配合其它同学共同完成任务。第五个阶段为汇报与考核。各小组由代表对完成的任务进行汇报,教师对成果进行点评,并与汇报人与小组分工人员进行探讨、互动,完成对小组的个性化指导。第六个阶段为教师总结与布置作业。

    (六)考核分层

    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的办法,二者各占总成绩分值的50%。每一个创业类公司项目和发展期成熟期公司项目的总分值相同,但是对任务中不同的分工则赋于不同的权重,如根据分工的难易高低分别赋于0.8、0.9和1的权重。在每次的项目学习完成后,得分较低的同学可以通过完成额外的任务來补足分数,如提交与本次所学项目相关的调研报告等。终结性考核则采用同一份试卷对全体学生进行测试,试题难度从易到难都有分布,但在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或实训练习题部分设置两类题目,分别是创业公司相关题目和发展期成熟期公司相关题目,学生通过二选一来完成,试卷总分与过程性考核分合并后计入课程总成绩。

    六、实证研究

    为检验以上提出的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将通过实验法来进行检验,采用双组实验设计,考核实验前后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一)实验方法

    采用双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选择平行班14市场1班和14市场2班作为研究对象,以1班的58人作为对照组,2班的56人作为实验组。采用SPSS16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前对两班级进行教学满意度测试,评价体系维度包括教学目标、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五个方面。零假设表述为H0:14市场2班在采用新教学模式后学生满意度与14市场1班无显著差异。实验具体做法为由同一位教师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对两班授课一个月时间,然后进行前测,1班和2班分别发放58份和56份教学满意度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分别为29份和28份。如前测表明两班级的教学满意度差异不显著,则继续实验,对1班保持原来教学模式,对2班采用新教学模式,并在2个月后进行后测。

    (二)结果

    对前测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表3。

    由表2可知14市场1班的教学满意度均值为63.31,14市场2班的教学满意度均值为65.25。由表3可知,方差齐性检验P值为0.083>0.05,说明两样本方差齐性。参照第一行统计结果,两样本均值t检验P值为0.543>0.05,说明两样本均值无显著差异。于是1班采用原教学模式不变,2班采用新的教学模式,2月后进行后测,1班和2班分别发放58份和56份教学满意度问卷,回收有效问卷各为48份,分析结果见表4、表5。

    由表4可知,14市场1班的教学满意度均值显示为67.83,14市场2班的教学满意度均值显示为71.58。由表5可知,方差齐性检验的P值为0.548,大于0.05,说明两样本方差齐性。参看第一行的统计结果,两样本均值t检验的P值为0.087,大于0.1,这结果表明在0.1显著性水平上,零假设被拒绝,表明两样本均值存在差异显著。

    七、结语

    通过理论与实验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学生的分层标准具备有效性。新的分层指导未涉及学生的成绩问题,不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心理问题,实验期间学生也未出现任何负面心理和行为。学生被分为4个小组,并且各学生小组存在显著差异。二是新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对改善教学效果有效。通过对教学满意度进行测量发现,两班级前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经实验后,两班级后测结果差异显著。由于实验组的教学满意度均值为71.58>67.83(对照组均值),故认为新的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满意度。由于采用隐性分层教学,教学期间也没有发现学生中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现象。

    本次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分层标准的三级指标设计不完善。二是样本单一、数量较少,其代表性不高。三是仅考核了主观的教学满意度,未对客观成绩进行对比。同时建议未来加强对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研究;提倡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采用小班化教学;教学向移动课堂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田明武,张磊.高职院校实施分类分层教学的必要性研究[J].高教学刊,2017(11).

    [2]吴进.信息时代市场营销专业高职生学习方式浅析[J].大东方,2017(12).

    [3]刘松林.高职学生学习方式的偏好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4]吴进.国内高职学院分层教学研究现状[J].新智慧,2018(4).

    [5]陈诺.基于分层教学的高职服装店铺管理课程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6(3).

    [6]魏岚.优化高职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证研究——以新通国际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6(5).

    [7]赵晗.动漫专业项目化分层教学下個性化分组分工研究[J].软件工程,2017(4).

    [8]胡翔云.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探索——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推荐访问:分层 高职 教学模式 研究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