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学生会工 > 正文

    学生的个性阅读与教师的必要指导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0 09:05:33 点击: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这种诗句用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合适吗?

    这个话题一提出,恐怕要引起层层争议。《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里面提到阅读时两个互动对象:教师和学生。教师有一定作用,同时它强调学生要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那么学生阅读时该怎么办,是放任自流,还是由教师限定?如果任其自由浏览,倒也放飞了心灵,实现了自主阅读,何况古人也曾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但是,请诸位不要忘记,当今学生面对的课外阅读的背景是非常广阔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而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好奇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然而由老师限定去读,又易引起学生反感,读书效果甚微。究竟学生该怎么读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探讨一下。实践证明:结合课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适时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通过介绍同类型文体介绍阅读

    教师在教学某种文体的课文时,这些课文往往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在学生学了这些课文后,向学生推荐同类体裁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就能够课内课外互相促进提高。在推荐课外读物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确定读物内容的深浅,同时注意趣味性和广泛性。如小学生学习了《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后,向学生推荐《小学生多用成语故事》;中学生学习了《孔乙己》等小说后,向学生推荐《现代小说选》;学习了《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可介绍《水浒传古典文学名著改写本》让学生阅读。通过课外学习,提高自己阅读能力,检验了自己的学习水平。

    二、 通过介绍作者阅读系列作品

    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该作者在这一时期写的系列作品,让学生课外去阅读。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例如,学习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再介绍读他的《匆匆》等美妙的散文,清丽绵密、隽永自然的情韵会让学生自然体会,同时感悟作者那种时光易逝、事业无成的郁闷心境。这样回过头对课文的理解会更深一层。这种方法对小学生也很适宜,小学生一般喜欢看童话、寓言、科幻类的书籍,当他们学了童话故事后,再向他们介绍同一个作家的童话,他们很容易接受,并且有兴趣去读。

    三、通过介绍读物简要激发阅读欲望

    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赤壁之战》的教学,因为有电视播演过,教师可介绍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并且向大家介绍书里面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阅读,在读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同样,高中的学生学了《林黛玉初进荣国府》后,教师指出有更精彩的内容在原著《红楼梦》里,至于黛玉为何进贾府,她进贾府为何步步小心,唯恐出错,这与她的家世和性格有关,这也注定了她以后的结局。这些情况向学生一介绍,学生对《红楼梦》兴趣大增。实践证明,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读。这样,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通过以上措施,促进了学生阅读兴趣,使他们愿意自主去读书,读好书,同时我们还应该做到让他们把书读好。学生只凭兴趣,走马观花去读,意义和收效不大,这不是我们的目的。对阅读的文章,应该不同类型,区别对待。科研类文章,拣其需要摘录,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可以说是精品,就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对于大片段的小说情节,这些就要速读,知其义,不求甚解。对于名家名言,清新可人的语句,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材料。同时,自己订阅的报刊,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这样,写作水平就会不知不觉提高。阅读的书籍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有了兴趣读书,并且用正确的方法去读,才能在读中受益。总之,在新世纪里,教师必须大胆改革阅读教学的面貌,想方设法将学生领到快乐、自由的精神王国。让学生爱读,会读,读好,在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不断提升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挑战。(南召县教师进修学校)

    推荐访问:指导 教师 个性 学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