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学生会工 > 正文

    [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工作职责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9 04:48:46 点击: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就业  [作者简介]申凯(1966- ),男,江苏苏州人,东华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雷芳(1979- ),女,江西临川人,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财务管理。(江西 抚州 344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0YB272)和2010年东华理工大学校级课题资助项目“我校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0JG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92-02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特别是在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当年毕业生人数212万,毕业生人数第一次超过200万。据统计,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2001年—2011年处于不断持续上升阶段,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而2007年高校毕业生的首次就业率仅为72.6%。2008年毕业生为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但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仅达到68%。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而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在下降,因此从整体来看,我国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社会环境。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企业对人员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问题,但是从全国的一个整体来看,我国仍然处于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供需之间存在结构上的不对称,国家还处于一个调整和适应的时期,目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综合考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加速城镇化建设以及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等有利因素,即使经过不断的努力,城镇新增就业规模将继续保持大约在900万人以上,再包括补充自然减员,总共大概在1200万人左右,供需结构不平衡,供求缺口还是很大。随着普通高校毕业生陆续走入市场,每年毕业生仍然在持续增加,以此同时其他青年劳动者、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就业人员都将纷纷就业,这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解决。
      2.高校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缺乏。随着人才市场逐步完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引进有了更大的选择权,条件要求也更加苛刻。毕业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用人单位需要具有多样化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走出来的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越来越暴露出学生综合素质的欠缺。
      3.用人单位苛刻的用人要求。首先,用人单位过分注重毕业生的学历。很多单位的招聘都是把学历作为第一要素,只有具备了规定的学历,才能取得进入单位面试的资格,而真正工作的岗位和学历没有很高的要求,造成资源的浪费。其次,存在性别上的差距。在目前就业形势下,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不乐观,相对男生而言,处于很大的劣势。用人单位会考虑女大学生生理条件、婚姻状况,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更喜欢优先录用男大学生,这也是目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之一。再次,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很多单位喜欢招聘本地的生源,由于他们会讲本地方言、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圈,这样更加有利于单位业务活动的开展。
      4.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目前很多高校课程体系设计仍然更多是沿用精英教育方式,过于重视知识性和系统化,课程设置设计的思路也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习惯影响。很多高校在教学的方法上更加注重理论知识,教学方法不灵活,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同时学校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紧紧联系生产实际,构建实验教学、双语教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
      1.调整学校专业结构,增加就业实力。高校通过对市场的调研,积极寻找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打造特色专业的优势,把教学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统一、与地方的经济建设发展相统一、与学校的教育资源设施相统一,这三个“统一”有效地把高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结合在一起。把高校办学新思路,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特色的办学模式。具体可以通过调研、参观、问卷调查等方式加强对学校已经毕业的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研,及时反馈信息,掌握学校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分布地域、分布的主要单位以及对专业的要求等情况,及时做好供求与需求关系的分析与预测,提高就业工作的预见性,为学校专业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质量提高、课程建设的加强与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高校也可以自行组织到相关专业的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同时到省内外高校进行考察,了解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
      2.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实习基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应该长期坚持“促进产学研良性互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办学思路,让高校教师参加到科研、企业管理和产业的研发管理,并将实践知识反馈到课堂,使教学知识和科研实践知识相融合,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可以和企业建立联合办学的形式,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调整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一般都是安排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到用人单位参加实习,这样既可以满足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也可以为学生毕业就业提供实践机会。对于一些稀缺专业,学生一入学就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学生培养协议,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到单位进行工作,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也为毕业生顺利毕业拓宽了就业渠道。   3.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就业资本。地方高校可以采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紧紧联系生产实际,构建实验教学、双语教学、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体系。同时要重视本科教学的实验环节,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达到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并开出一批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考试和尽量获取更多证书,以增强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更好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组织协调、人际沟通等多项能力。
      4.提高就业指导手段,增强就业指导力量。高校的就业指导方式应采用全程化跟踪的就业方式,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全程化就业指导分为感性认识阶段、目标制定阶段、能力提高阶段以及实践运用阶段。从学生刚入学的一年级开始,直到学生毕业,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具体情况,学校按照时间分步骤安排“就业指导课”的内容,通过对学生就业的指导,让他们更快地理解和熟悉自己的专业性质、职业生涯、专业技术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以后的就业形势和政策,提高学生的应试技能,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就业指导教育的意义。高校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通过建立丰富的网络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处理系统和资源整合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以实现就业指导网络化。增强就业指导力量,为各个学院(系)配置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并参加专门的职业资格考试,使就业指导人员达到专业化水平。鼓励就业指导人员不断探索、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方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目前的就业形势,指导学生在面试、签约过程中的诚信意识。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过程的一部分,要解决就业问题的难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专业调整,完善教育管理理念,切实推进 “全程就业、全员就业”的工作机制,在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基础上,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质量,打造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黄俭.谈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6(18).
      [2]刘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其对策[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
      [3]邱卫林,雷芳.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融资困境与金融支持研究[J].财政监督,2010(3).
      [4]易玉梅.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

    推荐访问:高校毕业生就业 思考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