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学生会工 > 正文

    [基于凉水河子河“2009.7.11”局地暴雨洪水的水文测报应对措施探讨]告别凉水河臭河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5 04:53:02 点击:

      摘要 凉水河子河位于辽宁省西部,是大凌河流域一级支流。2009年7月11日14:00—17:00,凉水河区域发生局地性暴雨洪水,其中西山嘴子雨量站3 h降雨量202.1 mm,为有记录以来最大值,凉水河水文站出现年最大洪峰。该文通过对凉水河子河“2009.7.11”暴雨洪水的分析,对水文部门测报过程中的应对措施以及今后需要加强的能力建设方面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局地暴雨洪水;水文测报;应对措施;凉水河子河
      中图分类号 TV1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195-021 流域概况
      凉水河子河位于辽宁省西部,是大凌河流域一级支流,发源于北票市东官营乡大黑山,流经东官营子、五间房镇、北票市区、大三家巷、西官营镇、东台吉管理区和凉水河乡等。在东台吉管理区的姜家窝铺处,纳入发源于北票市西官营乡平顶山的西官营子河后,在北票市凉水河乡双楼村注入大凌河,全长44 km,流域面积731 km2。
      凉水河子河流域状如扇形,境内丘陵起伏,河谷相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道平均坡度17.6%。河口以上有东官营子河、西官营子河,其集水面积分别为334.0、397.0 km2。凉水河子河流域水系分布见图1。
      凉水河子河流域山丘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5%,山间河谷平原区占19.5%。其特点是土壤松散,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雨季河水暴涨暴落。
      2 气候特征
      该区域属于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尽管东南部受海洋暖湿空气影响,但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侵入,形成了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有“十年九旱之说”。多年平均气温8.7 ℃,历年最低气温-26.6 ℃,最高气温达40.7 ℃。主要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积温高,辐射强,降水偏少。洪涝、干旱、冰雹、霜冻等灾害常有不同程度发生。该流域降水偏少,夏季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易造成不同时期的干旱。年水面蒸发量大多在800~1 150 mm,是全省的蒸发高值区,致使作物植被蒸腾加速、土壤含水量下降迅速。无霜期153 d左右。风力一般为2~3级,冬季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强。
      该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66.9 mm。不同频率年降水量:丰水年(20%)、平水年(50%)、枯水年(75%)、特枯年(95%)分别为568.3、455.6、376.8、280.6 mm。降水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5—10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其中7、8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流域内多年最大点雨量为1994年的806.1 mm,最小点雨量为1980年的187.2 mm,二者相差4.3倍。年降水量变差系数CV为0.27。
      3 区域降水情况
      在凉水河区域的所有雨量观测站的降水量分别为:西山嘴子站202.1 mm,凉水河子站47.7 mm,八里营子站71.2 mm,瓦房站40.8 mm,大三家站22.9 mm。
      4 “7.11”暴雨、洪水
      4.1 暴雨
      受冷涡气旋天气系统影响,2009年7月11日14:00—17:00,凉水河区域发生局地性暴雨洪水,其中西山嘴子雨量站3 h降雨量202.1 mm,为有记录以来最大。最大1、2、3 h降水量分别为91.0、142.1、202.1 mm;流域面平均雨量为76.9 mm。
      此次降水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降雨量地区分布不均。最大值为西山嘴子雨量站202.1 mm,最小值为大三家雨量站22.9 mm。而这2个站在同一个流域且直线距离只有20 km,朝阳市其他地区平均降水量为10.3~12.4 mm。二是降雨历时极短,降水时间仅为3 h。三是降水强度大。超过观测站自1958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出现特大暴雨的区域仅为凉水河子河流域的0.8%,是典型的局地强降水[1-2]。
      4.2 洪水
      距凉水河子河入大凌河汇合处7 km处的凉水河水文站始建于1960年5月,2001年1月该站由原站址上迁了3.5 km。
      该区径流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冰雪融水等。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年6—9月为汛期,汛期4个月径流占年径流量的69.4%,径流量多集中在汛期1~2次洪水中。10月至次年5月为枯水期,此间径流量仅占30.6%。最大值多数年份出现在7、8月,占年总量的53.8%。径流年际变化很大、丰枯悬殊,凉水河站最大年径流量11 865万m3(1994年),最小年径流量1 850万m3(1976年),相差6.4倍。年径流变差系数CV为0.52。
      凉水河子水文站平时流量仅为0.20 m3/s左右。由于上游降雨强度大,水文站对“2009.7.11”洪水进行了详细的观测。从16:30起涨,起涨流量为2.35 m3/s,至20:30峰值流量为380.0 m3/s,水位涨幅达1.86 m,充分体现山区性河流的特点。
      5 水文测报应对过程
      5.1 水文监测
      凉水河子水文站测验河流特性:测验河段顺直,复式断面。枯水主流偏左岸。中水时水面宽150 m左右,高水时水面宽348 m。洪水时水流急、柴草等漂浮物多。基本水尺兼流速仪测流断面上游100 m处有一过漫水公路桥,对测验没有影响。测验河段左岸为公路大堤,右岸为滩地,有树林。主河道河床为粗沙、卵石组成,两边滩地为砂壤土,洪水暴涨暴落,断面冲淤变化较大。
      测洪方案:洪水期要控制流量变化全过程,较小洪峰不少于3次(即在起涨、峰顶及落平),较大洪峰不少于5次,受涨落率影响或冲淤变化大时应增加测次,大洪水时布置7~9次。
      5.2 水情报汛
      在2009年7月1日以前,由于经过改造的遥测站点已经投入运行,因而在此次降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去人工报讯为降水量达到10 mm时拍报,信息的传递不及时。而在遥测系统中,水情分中心的值班人员可以随时掌握雨量的变化(降雨量和降雨强度),这样水情分中心在掌握了雨量的变化情况后,第一时间通知水文站做好迎战洪水的准备,同时把水雨情信息随时通报给相关人员,可为各级防汛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指导各级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   5.3 水情分析
      一是积累汇总的防汛水情手册在此次迎战暴雨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前期的工作中,水文局水情科对区域内1、3、6、12、24 h的降雨量进行了暴雨排位和频率分析计算,对历时洪水进行排位和频率分析,同时对水文站上游的压力值在每日8:00进行计算,对洪水的转播时间进行了演算等。通过遥测设备随时掌握降雨动态,密切关注,将信息及时通报给相关部门。二是在此次强降水过程中,向防办报送水情图表5次50份,发送水情短信3次,使各级领导通过短信及时、方便地了解降水和洪水情况,降水结束后立即编制《水情简报》1期,从降水、河道水情、水库蓄水、流域蓄水量等进行分析[3-4]。
      6 结语
      6.1 进一步关注暴雨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
      此次降雨具备了历时短、强度大、范围小等极端天气事件的特点,由于水文部门掌握的信息及时,供分析预判的资料详实可靠,因而在迎战暴雨洪水的过程中体现了迅速和准确的特点,但也要求防汛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更要加强相关资料的搜集和积累,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件做出相应的预案。
      6.2 水文应急能力建设加强
      自2006年开始,水文部门开始加大了雨量遥测设施的建设,从此次暴雨过程可以体会到遥测设备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一是数据的传输更加快速、及时;二是能够随时随地在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但也同时要求设备维护部门在汛前一定要对遥测设备进行细致的养护,确保发现问题后能及时解决处理。
      6.3 水情分析能力建设需提高
      对小河站必须全面掌握雨水情,关注重点和难点,将来可能是水情估报甚至是预报的方向(全省大江大河堤防工程建设,水库工程建设增多,洪水调解能力增强,大尺度流域性灾害洪水可能性降低),但小流域性暴雨洪水需引起各级部门广泛注意和重视。
      7 参考文献
      [1] 杨汉明.2010年五次暴雨洪水过程水文测报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水利,2010(5):5-6.
      [2] 王正勇,黄清涛,贺建国.襄樊市“2008.7”特大暴雨洪水测报与洪水调度分析[J].中国防汛抗旱,2009,19(1):39-42.
      [3] 张海敏,牛玉国.黄河中游清涧河“2002·7”暴雨洪水的启示[J].人民黄河,2003,25(4):17-18.
      [4] 王喜诚,陆中央.由“96.8”洪水引发对水文工作的思考[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1998(3):51-52.
      [5] 黄文辉.水文测报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防汛减灾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1,47(5):19-20.
      [6] 蔡旭,单丽敏,陈连惠,等.天津市水文测报信息系统建设构想[J].水利信息化,2011(4):66-68.
      [7] 李鹏,张德明,张新.磨盘山水库水文测报降低故障率措施的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2):140-141.

    推荐访问:测报 水文 凉水 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