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学生会工 > 正文

    《经济学人》的中国专栏_经济学人app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5 04:44:02 点击:

      与之前强调意识形态、丑化甚至不惜污蔑中国发展的基本立场不同,当下的外媒涉华经济报道更多地转为持有一种“围观中国”的“开放的心态”,承认中国、肯定中国的经济地位是当下海外主流媒体的基本立场之一。其中英国《经济学人》的表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创办中国专栏
      国际著名的政治和经济期刊《经济学人》一贯持保守主义的立场,很多年来对中国都不太友好,甚至说是有“明显的敌意”。
      2012年1月起,该刊增设“中国专栏”,这是《经济学人》创刊169年来开辟的第三个国家专栏。第一个国家专栏是“英国专栏”,为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心——英国开设专栏顺理成章。1942年,该刊增设“美国专栏”,应该说是符合了二战期间以及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掌握在美国手中这一趋势。2012年《经济学人》创办“中国专栏”是否意味着中国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中心呢?《经济学人》总编辑约翰·麦克列威特专程来到中国,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道出了原委:“中国崛起对亚洲以及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值得用更多的篇幅来报道。”《经济学人》“中国专栏”编辑基弗德则说:“除非躲到别的星球上,否则任何人都能看到30年来中国是怎样崛起的。”
      西方媒体注意到了这个变化。美国《大西洋通讯》称,对于《经济学人》而言,中国与英国和美国的地位同等重要。英国《卫报》则称,此举是《经济学人》发动的中国攻势,旨在扩大对中国的报道范围并提高文章的深度。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进一步指出,此举的意义远远超过一本杂志本身,它凸显了中国在经济和政治实力上的崛起。
      更有外媒指出,西方媒体近年来日益加大对中国报道的力度,不仅是《经济学人》,像《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影响力颇大的国际媒体都加强了对中国的报道,开辟类似“中国专栏”的做法也不在少数。
      四个报道特点
      那么开辟专栏近一年来,《经济学人》的中国经济报道中又呈现了怎样的特点呢?
      我们以该刊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一年间的经济报道为样本做了一个小规模的调查。由于《经济学人》对中国的关注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我们在选取调查样本的时候剔除了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部分,以纯经济报道为主,删除部分简短的、几句话的消息报道。最后,筛选出5l篇文章。通过文本分析发现,《经济学人》在报道内容、立场及视角方面具有以下4个特点。
      1 “双议程”现象
      就内容方面而言,《经济学人》的中国经济报道出现了“双议程”现象。所谓“双议程”,一种是符合中国国内经济议题的议程,另一种是该刊所看重的、认为值得关注的中国经济议程。
      在过去—年中,该刊各个月份中中国报道的重点是:
      2011年10月:中国海外投资、食品安全、民间借贷
      2011年11月:中国入世十周年、保障虏建设、国内掀起网购热潮
      2011年12月:中国政府海外发债
      2012年1月:高铁建设、中国山寨产品减少
      2012年2月:房产税、农民工返乡、稀土问题
      2012年3月:中国调低经济发展预期、南海问题、网络视频业发展
      2012年4月:中国国企海外扩张
      2012年5月:中国银行业、民间借贷、汽车制造业
      2012年6月:中印经济关系、中国产品摆脱山寨开始品牌建设
      2012年7月:中国民众对“苹果”的热情
      2012年8月:中国养老政策
      2012年9月:中国游客世界消费
      可以看出,《经济学人》对于中国的报道其实有两条主线,一条紧密关注中国当下经济发展的轨迹,比如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首次提出降低经济增长预期、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一系列变动、养老政策出台等;另一方面,该刊对于中国经济的报道中有自己的议题,具有选择性,比如,它比较看重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汽车业、网络视频业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这种“双议程”的出现与国家出台新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能力增强有很大关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与我国近年来政府信息公开有关。随着我国信息公开,外媒在对政策动向、政策的实质内容的把握方面不再仅凭“小道消息”,而更愿意从正规途径获取信息。比如,在“中国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换帅”的报道中,该刊就从官方途径获得了尚福林、郭树清、项俊波履新前所在部门同事对他们的评价。
      2 批评的同时正视问题
      从立场而言,《经济学家》的报道,更多的是在批评的同时提出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51篇报道中,涉及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关系的有12篇,占23.5%,其余76.5%的报道均将目光聚焦于中国国内经济。
      在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系报道方面,有关中国海外投资的占四分之一,共计3篇,其中涉及的经济行为主体包括政府、国企和民企各1篇,内容包括中国政府非洲投资、国企在美国投资以及华为海外投资受阻。
      为配合中国入世十周年,2011年12月9日出版的《经济学人》刊登的《一切都变了》一文不遗余力地抨击了中国政府利用世贸规则的漏洞保护本国利益,并以万事达信用卡、牛皮纸关税保护事件为例大谈外资企业在中国受到不公平待遇。但是,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作者写道:“与十年前WTO成员国打开俱乐部大门时的期望相比,中国的贸易政策看起来有些丑陋。但这并非全部,因为灯已然开启。”也就是说,该刊所有的指责只是对当下中国经济政策的一些批评,但从总体而言,该刊认为中国的未来还是光明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政策都有可商榷的空间。
      与过去的中国经济报道不同,《经济学人》已经从“敌意”转变为“善意”,同样是批评,但是出发点已经有了转变。正如该刊在中国专栏的创刊号刊登的《中国经济繁荣的悖论》一文中所指出的,“我们希望中国变得更加繁荣。因为,这不仅仅决定着中国的未来,也关系到世界的未来。”
      中国国内经济政策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报道中包括中国向海外发行债券、中美经济关系(包括中国经济与美国就业)、中印关系,还有中国的稀土政策。   《经济学人》也关注到了海外企业在中国的生存状态。2012年2月11日,该刊报道了花旗银行在中国遭遇的困境,对中国政府在金融开放方面的“谨小慎微”持批评立场。2012年8月4日关于华为海外投资受阻的报道《谁害怕华为》一文中,该刊也批评了西方特别是欧洲国家对于华为产品的进口限制及其对华为直接海外投资设置壁垒的行为,并质疑这些国家提出的华为是中国政府“电子间谍”的借口不实,鼓励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扩张。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学人》抨击一切与自由市场相悖的做法,鼓励放任自由的经济逻辑,反对一切市场监管。在这些主张方面,该刊不仅对中国,对世界任何国家都一视同仁。
      3 深度分析
      与其他非专业财经媒体主要关注中国经济现象、报道经济动态不同,《经济学人》中有大量关于中国经济政策的评论。在今年的“两会”期间,该刊密集发表了一些对于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分析性文章,包括《经济改革——燃起熔炉》(3月2日)、《今年放慢脚步》(3月10日)、《硬着陆恐慌》(3月17日)等,对于中国主动调低经济增长预期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些文章报道了世界银行“巴山轮会议”及“2030年的中国”研究的内容;对于调低经济增长,该刊认为“政府也许在暗示,他们愿意以牺牲速度为代价换取稳定”;在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恐慌中,该刊指出,当下的中国经济正在处于“平衡”的过程中,“为规范重工业、淘汰落后产能,中国已经付出努力,而这些努力也许能够帮助中国避免重蹈覆辙,再次出现巨额贸易顺差。这也能安抚中国那些愤怒的贸易伙伴”,但文章在肯定中国政府所作出的努力的同时,也有许多尖锐的批评。
      4 民生视角
      所谓的“民生视角”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关注民生话题。《经济学人》在关注中国经济总体发展、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同时十分关心中国消费者的新动向。在这一年中,该刊曾至少五次对“山寨大国”国民的消费行为进行报道,其中有三次涉及中国人告别模仿、追求品牌,如:《支持品牌》(2012年1月14日)《中国,假货向左,身份往右》(2012年6月23日)《苹果手机让中国人两眼放光》(2012年7月28日);一次涉及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习惯,《中国奢侈品行业金虎难骑》(2012年5月12日);有—次谈到中国人海外旅游,《中国游客:钞票在手,走遍全球》(2012年9月1日)。
      第二,注重对普通百姓的采访。《经济学人》报道的一大特色是讲述小人物的故事,善于使用以小见大的“华尔街日报体”。几乎在所有可能的层面,《经济学人》都不忘采访普通中国民众。关于国家经济政策,经济增幅预期低于8%,文章中多次援引秀水街商户对商业经济环境的评价,以此折射大政策对小百姓的影响。一篇外资银行在中国国内遭遇发展瓶颈的文章的开头是从一位客户在花旗银行办理外币信用卡、却被告知在中国无法办理的经历展开的。
      综上所述,《经济学人》的涉华经济报道总体上持承认中国、肯定中国的经济地位的立场,但依然存在对中国的尖锐批评,只是批评的出发点不再强调对抗,而是凸显中国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系讲师,国际新闻学博士)

    推荐访问:学人 中国 专栏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