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学生会工 > 正文

    脑干梗死CT和MRI的临床38例分析:脑干出血CT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2 04:48:10 点击:

      【摘要】脑干梗死在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为提高脑干梗死的临床确诊率,以避免漏诊和误诊,借助脑颅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便于临床第一时间抢救治疗。  【关键词】脑干梗死;CT;磁共振成像
      CT与MRI(磁共振)均属于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由于两者成像原理不一样,故对人体解剖结构及病灶的显示也不完全一样,尤其在脑干及小脑病变方面差异更大,本文收集脑干及小脑梗死患者共38例的CT及MRI诊断显示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3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9.5岁;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5例,高血脂10例,高粘血症14例,高凝血症10例,冠心病8例,肺心病5例。
      1.2临床表现表现四肢瘫痪、意识障碍及高热者6例;表现为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合并对侧中枢性轻偏瘫8例;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合并对侧肢体不自主运动2例;一侧动动眼神经麻痹合并对侧中枢性舌瘫及面瘫3例;表现为一侧周围性面瘫合并同侧眼球内斜、对侧肢体偏瘫2例;一侧周围性面瘫合并对侧肢体偏瘫4例;面瘫合并共济失调、双眼同向偏盲1例;双侧周围性面瘫合并四肢瘫痪、不能言语及假性球麻痹3例;舌麻及舌瘫合并对侧肢体轻偏瘫2例;表现为延髓麻痹、同侧小脑共济失调及交叉性浅感觉消失3例;延髓麻痹合并对侧中枢性舌面瘫2例;两眼同向偏斜合并肢体轻偏瘫2例。
      2结果
      所有病例经影像学检查,头颅CT检查25例,发现脑干联合丘脑病灶4例,未查出病灶21例,检出率仅为16%。MRI检查34例,全部显示出阳性病灶,包括CT未查出病灶的病例,MRI的检出率为100%,MRI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T(p[1],两侧椎动脉均由锁骨下动脉根部发出,穿经第6颈椎至第1颈椎的横突孔入颅,在脑桥下汇合成基底动脉。整个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的血液,当该动脉系统的某些分支阻塞时就会出现相应的脑组织梗死。脑深部穿动脉的吻合支较少,脑血流的调节和代偿作用较差,当某支血管阻塞时就易出现相应脑组织梗死表现。脑干及小脑梗死多由椎—基底动脉的穿动脉闭塞所致,不同区域脑组织供血的血管也不同。
      由于椎—基底动脉分支复杂,当某些血管闭塞时,临床表现就会多种多样。如大脑后动脉皮层支供应大脑半球后部的颞顶叶及枕叶,梗死时常出现失认、命名性失语、双眼同向偏盲等症状。深穿支的丘脑动脉闭塞时,表现丘脑综合征,深穿支的中脑支闭塞时,可出现Weber综合征。当基底动脉尖端阻塞时,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同时闭塞并出现相应脑组织梗死。双侧脑桥基底部梗死就会出现闭锁综合征。小脑后下动脉同时分布于延髓背外侧及小脑后下部,因该动脉易发生栓塞,故又称栓塞动脉。小脑后下动脉闭塞时就会出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当椎—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时,常引起脑干广泛梗死,病人很快出现四肢瘫痪、瞳孔缩小、昏迷、高热而死亡。
      脑干及小脑的梗死灶直径多在2mm-15mm之间,也属于腔隙性脑梗死,较大的病灶临床症状典型表现为交叉性瘫痪,但更大范围的广泛脑干梗死往往只表现为昏迷,而椎体束征被掩盖。本组6例意识障碍者经MRI证实均为广泛脑干梗死并伴有丘脑、小脑梗死。较小的腔隙性梗死椎体束征也不明显,往往只表现为纯运动性轻偏瘫或纯感觉性障碍或共济失调轻偏瘫或中枢性舌面瘫球麻痹。本组18例偏身运动障碍中有10例属轻偏瘫表现。
      在脑梗死CT影像学检查方面,从症状开始到低密度病灶的出现,大多数要在发病24h后才显示出来[2],尤其是病灶过小或受颅后窝骨质伪影的干扰,就使得CT更难发现脑干及小脑梗死灶。本组25例疑有脑干病变者经CT检查只有4例被显示出病灶,其余21例改用MRI才最终发现相应梗死灶。MRI影像对比度取决于被检查物质的质子密度和驰豫时间及流空效应[3],且对软组织的分辨率比CT高,在梗死发生1h内就有阳性发现,因此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MRI优于CT,同时由于不受颅骨的影响,所以对脑干及小脑的梗死更能准确显示出病灶来。
      综上所述,临床上出现动眼神经瘫痪、外展神经瘫痪、面瘫、舌瘫、水平凝视麻痹及球麻痹症状和共济失调等表现时,要考虑到脑干及小脑病变,并将MRI作为首选检查,以防漏诊和误诊,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
      参考文献
      [1]王维治.神经病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7期.
      [2]王拥军.脑血管病诊断与治疗的现代概念.综合临床医学,2007年12期.
      [3]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0期.

    推荐访问:脑干 梗死 临床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