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五年 > 正文

    圣者之道_风雨圣者孙道者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3-31 05:03:43 点击:

      老子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下万物生之于无,无者有之母也。天下万物死之于无,无者有之归宿也。芸芸众生,浩浩星汉皆被无尽虚空所囊括和左右,故无制之有也。追溯宇宙的来源有人说是来自一场大爆炸,试问大爆炸之前又作何如?易曰:“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地球的演变是先始之虚无之气,再由阴阳之气的摩荡生成液态,然后形成固体。最终才演化出一个色彩缤纷斑斓陆离的万物世界。正如谭崤所云:“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万物。是故圣人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虚实相通,是谓大同。”空无的大道是永恒的存在,而有形的万物不过只是暂时的寄生而已。故无者乃大地之根本也。
      在世间法中,“有”和“无”组成了这个世界,因为“有”是有形有相,能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其作用自不待言。而无形无象“空无”的意义却往往被人所漠视与冷落。殊不知即使在物质世界的“有”,之所以受人青睐和追求也正是因为其中有“无”的作用,试想一座房子如果没有空间能住,有谁会去购买。如果一座房子坚实的墙壁上没有留下门窗的虚空处,无法通风和采光,那么有谁还愿意去居住呢?所以老子曰:“当其无,有室之用。”
      一个容器如锅、碗、瓢、盆,如没其虚空处能盛东西又有谁去需要它们呢。一个乐器如果没有虚无处,又怎么会演奏出美妙动人的音乐呢?所以老子又说:“当其无,有器之用。”
      在地球南北极之间有一中空地轴线,倘若无此中空则地球也将不复存在。
      人体中心有一条中脉似麦秆状,生命之能上下流动以供生命之需。人如果没有中脉之中空,人如何得以生存?
      亭亭玉立的荷花,其茎中空而外直,如没有茎中之空无,荷花又何以得其清香和艳丽,所以老子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无论无机界还是有机界概莫能外。
      在社会生活中也是如此,一个优秀的领导者都是应该“行无言之教”,“做无为之事”。只要你身正、以身作则,那么对你的下属就不用去喋喋不休地耳提面命,群众自然会听从你的指挥。所以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反之你身不正,贪污腐败、品德低下,即使你喊破嗓子也不会有人诚服于你。在学校中作为一个教师教育学生,在家庭中作为一个家长教育孩子,不也是应该如此吗,“不言之教”胜于厉声责骂和无休止的唠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场好雨都是在干旱时应时而下,而且是在无声无响中,悄悄地渗透流入植物根部。如果在涝的时候,却电闪雷鸣磅沱而下,那无疑是一场灾难。一场风,温柔地习习吹来,即使在静静的夜晚也令人无法察觉,这该是多么令人惬意呵。倘若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令你夜晚难以入睡,你会喜欢这场风吗?连一场风、一场雨都尚且如此,更何况你对别人的说教呢。一曲好的古筝音乐,常常在万马奔腾,慷慨激昂的节奏中突然嘎然而止,这个空白处往往会令人充满无限的回味,故才产生了“此地无声胜有声”的奇妙效果。一幅好的国画,常常在绚丽的浓重彩墨中留下一片空白处,在画技上称之为“留白”或“留眼”,从而形成了无尽的天空和浩瀚的海洋与河流,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这个空灵的效果是任何笔墨都达不到的。所以“无”有时要胜于有。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智慧。
      “行无为之事”,何为无为?很多人理解无为是什么也不做,这是望文生义,不明哲理的错误。无为就是主观符合客观,不违背客观规律去办事,这才是无为,正如“行云流水”一样。水或者云雾遇到阻力,它们会因势绕而行之,百折千廻,勇往直前。这里水不是不作为,而是对阻碍它们的高山不会主观地去硬碰、硬撞。纵观历史,凡是依黄老哲学,采取无为而治的朝代都是政治清明,经济发达,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如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反之像上世纪五七年之反右和六六年之文化大革命,人为地制造矛盾,臆想对立面,结果是把经济搞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真“过七八年再来一次”,那么中国就可能国将不国了。
      在日常生活中,你不与人争,故无人能与你争,因为你没有给自己树立对立面。当领导官僚主义不切实际地胡乱批评了你,你如果一怒之下据理力争,也可能在这件事上你胜了,但正因如此你没有给领导留情面却得罪了他,那么在另一件事上领导就可能要报复你,你还是要吃亏的。如果你忍了,让时间去证明你的人品和能力,那你就会征服你的领导及同事,你将会万事亨通。反之,如果你事事较真与人争,久之,一有机会众人将要群起而攻之。故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又曰:“不敢为天下先”,如果你处处争强好胜,那么,你就会招至人们的忌恨,最后,就只能落得一个“木秀于林而风必摧之”的下场。无胜于有,生于险世,不可不察之。
      一个水平高的武术大师常常会教诲你“有形有相皆是假,无形无相方为真”。为什么呢?因为在格斗中,你过早地亮了自己的架式,对方就会有所防备,再者格斗拼杀中,情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你如果主观地套用自己成熟的固定招式,不会随机应变,肯定是要吃大亏的。故兵书上说用兵要“藏之于九地之下,动之于九天之上”,无形无相灵活机动,才能百战百胜。特别是诸葛亮的空城计,更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千古绝唱。这就是“无”的妙用。
      在出世间法中,无之妙用在生命科学,修道的领域中更具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无论是佛家、道家还是儒家,概莫能外。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只有通过无为的修炼,你才能够长生并具有无所不能的超人能力。释迦牟尼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主观的刻意修为永远触摸不到真理的真谛。儒家讲:“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止能定,才能得其大道。
      修道为什么必须要空无呢?第一,当你万缘放下进入空静时,你被生活所累的阴阳失调将会得到迅速恢复,故俗语说“人的病要三分药七分养”,在空静时人的内分泌系统工作就能发挥到最大值,“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足气盛自然经络就会畅通,所以道家把无为法称之为上品丹法。
      第二,因为你的脑电频率起伏不止,你就无法与宇宙大道零的频率同频共振,现代的量子力学证明,人的脑电大大高于量子的能量,当你一起心动念时,最微小的量子夸克便会被心电所排斥到远方。只有你心脑俱空,宇宙中大量的能量才会自动涌进你的体内。况且你的每一个意念都是向外发送脑电能量,意念就是消耗。所以,道家讲:“内真外引”,“人天合一”,“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先天之炁自虚无中来”。一旦当你练功到了相当层次,你就能亲自看到这一奇观。届时你便会“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第三,人的意识可分为八个层次即八识。一层比一层精微,一层比一层的能量大。这就如中子弹的威力大于原子弹,原子弹大于分子的普通炸药。如空中的惊骇霹雳和摧枯拉朽的龙卷风,它们都是“空”的威力体现。越空越细微其能量就越大。这已是科学界的不争之事,在心意识中能量最大的当属最深层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即道家的元神,这是属道的最高层次。故道家总结道:“识神死元神活”,人要想成为超人就必须进入虚无的元神状态。元神的威力是无量无边的。
      用外气给人治病的气功师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经验,当你用强烈的第六意识给人发功时就不如在放松的状态下用第七识潜意识的功力大,道家称之为真意。所以,无论在自己练功还是给人治病,要善于调动潜意识,动用真意不要用蛮力,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每一个得道者都会有六神通,这些往往会令普通人惊慕不已,甚至有偏见的人会误以为迷信。其实神通没有什么神秘,在佛、道的圣殿上它还登不上大雅之堂,只要你能真正空静下来与道沟通,那么人人都会有神通这种超能力。所以佛、道总结说:“真空妙有”,“大无大有”。在这里辩证法得到最为深刻的实践与证明。
      科学研究认为,修道的实质就是通过虚无的途径来开发人类的大脑,使大脑皮层得到抑制,使左右大脑同频共振,使大脑的所有脑细胞都得到开发。大脑的奥秘,就是整个宇宙的奥秘。现代科学认为,人类脑电α波是禅定态,就是脑细胞的有序排列。也即心理学说的“理性思维的中断”,“潜意识”。修道就是为了使脑得到α波。为什么一场战争的指挥者在大战来临之际往往把自己关在屋里去苦思冥想作战方案呢?因为重大决策都出自于放松的冥想之间。同理,很多科学家的重大发明和艺术家的灵感也都是出自冥想之中,如爱因斯坦常常忘记自己身在何处?是否吃过饭?修道就是使人脑要获得α波形。儒家对获得大脑α波之后又有着自己的修炼经验:那就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道家对此的体验是:“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只片时”;佛家对此的体会是:“顿悟”。即在空定窈冥后,先天一炁大药产生,丹熟成婴,再与宇宙合一,此乃得道也。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瞎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瘸子。”我相信将来科学与宗教会从不同方向走到一起来的。
      对于“空无”,很多书刊是空谈理论,你也说“禅”,他也说“禅”,曾几何时禅已成时髦的代名词。结果呢,理论是理论,你还是你。每一个稍微涉猎过佛道的人也对空无、对禅都能略知一二,但为什么进入不了空无呢?这里边却是大有文章。我仅能在这里简单的揭示一个秘密,妄想单纯地以心求心,绝无是处,大脑皮层的抑制,脑细胞的有序排列,禅定元神的显现,是要靠真气的作用来实现的。故吕洞宾曰:“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没有道家的“中黄直透”,密宗的“中脉通”为基础;没有真气的多次上下运行,多次冲洗大脑,浑身气机圆满,即“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皆是春”的功境而想入空定那是妄想。下决心死死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那是枯禅,最多落得个顽空。这是修道之歧路,非大道也。所以口头禅、狂禅是要害死人的。禅宗从唐朝以来已日渐败落,真正的禅师已是凤毛麟角,很罕见了,即使有些开悟了的禅师因命功不足临死时自己还是作不了主。最终还是枉费一生的修炼。所以要想制心必须从气上,从呼吸的转折息道上着手,胎息成,心自空,“心气不二”,这是奥秘所在。从医学角度说是呼吸中枢与意识中枢达到了同步统一。吴信如先生云:“十方三世之世界尽此一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此一息”。空定就是神气合一,阴阳合一!有了一层心量,便会有一层气量,有了一层气量便又会有一层心量,心气相生,性命双修乃其规律,无论是谁都不能违背。故吕洞宾云:“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本心、本体,道不属于有无,它是无对待之绝对,但要想得道,最终则必须还要通过空无。俗话说:“性可自悟,命必师授。”如何入空得道,那是自古以来人类中最大的秘密,没有几十年的功夫而希求入空得道,那是不可能的。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只要奋斗就一定会取得成功。修道苦练虽属必须,但理论指导上不去也是枉然,故对修道的哲理我认为还极有必要作以简明扼要的表述,因为自古以来对此就缺乏系统地总结,即使有论及者也往往是似是而非,绝非究竟。修道乃逆修,故必先经“二而一”的阶段,由矛盾双方相对“二”的分别中而归到“统一”的融合中!即是“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非动非静,亦动亦静”。这是“二而一”的圆融,对立统一的体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这是后天中的最高境界。它在修道中具体的体现是进入“定”态、“空”态。“一”乃“零”也。一切分别都已消失,阴阳融合为一了,这便是进入了禅定。但“阴阳合一”是有深浅不同层次的,如“四禅八定”便是指此而言。按密宗而言即“粗身心”、“细身心”、“微细身心”、“最微细身心”。所以在矛盾双方中不能过分的肯定某一个方面,强调某一方面是唯一的东西,诸如什么“唯物”、“唯心”等。因为过分的肯定,过分的执着本身就是一种否定,这不符合辩证法。修道中的辩证法讲的是心物的融合,神气的合一。就像一位女钢琴家曾谈到的“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和武术家们谈到的“人剑合一”的武术情怀,对此一般人都能理解。但是还有一个更高层次需要搞清楚,即“一归道”的境界。此乃《心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先天中的绝对意境。这也便是真正的明心见性态,绝对永恒的净明态。也乃四禅八定后的“灭受想定”态和佛说的“十方圆明”的真空态,即真如、实相、涅槃、本体之谓也。也就是说先天的这一阶段是“一”的提炼与升华,即由“空念”升为“无念”。由空静变成了真净人天合一了,这才是大道的根本!当进入了空定态时仍有空定之一念,这还是不空,必须再将这一空念消散殆尽方才能进入真空地带。此时,才真能与道合一,修成正果。所以必须要分清楚这二个层次。“一而无”,即无极而归道,由空而进入真空,这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无法用常人思维来形容的,道家说:“忘我”,佛曰:“不可说”。哲学中对立统一的规律是针对后天有形的世界而言,而先天境界则是无法用人类思维与语言来表述,仅能在深定中体悟,我既是宇宙,宇宙既是我,天地与我同体,万物与我同根,十方三世,宇宙万物皆了然于心!所以,人类哲学在这个层次上、在般若正智上是交了白卷……很多修道者也弄不清这两个层次,所以常常混淆之,常用后天哲学的相对语言来诠释先天中的绝对状态。这就形成了“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之通病。在这里没有了一切相对,就连什么相对、绝对的分别也不复存在了。即使是说“绝对”也仅是勉强而言之。这也正是道法涵盖哲学,而哲学却永远涵盖不了道法的道理所在。故佛学中讲“不落两边、(矛盾双方) 远离四句 (统一体状)”,方才能证悟菩提,否则开口即错矣。
      阿基米德曾放过豪言:“给我一个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将能撬动地球。”这只是一个科学家的梦想。而中国的道家早就曾坚定地说过:“人定胜天”、“我命由我不由天”,中国人说到了,也做到了。如“呼风唤雨、长生不死”,史书记载是大有人在。为什么中国古代叫“赤县神州”,正因为是神人产生的国度,中国人有优秀的道家文化,又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所以才在人体科学上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几千年前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就说:“至道之精,窕窕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目无所见,耳无所听,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当时广成子已1200岁了,佛教还远远没有诞生。对中国远古时期的道法黄帝又转传给我们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可以这样说,这是中国最优秀的殊胜功法,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最珍贵的财富!这个“上古”究竟据现代有多远,我想最短也得有几万余年,可惜的是本功法没有引起后人的重视。
      从哲理上讲是“有无相生”,但在现实的生活中“无”却有着更深一层的特殊意义。无论在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中虚无的光芒都是那么辉煌。俗人求“有”,圣人尚“无”。凡圣之间差别大焉!故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善于运用虚无是智者的学问,是圣者之道。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通过空无的途径人才会由后天相对的“二”的世界,进入到先天绝对“一”的大道中,由必然王国走进自由王国,真正的征服自己,彻底地征服宇宙!对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的中华子孙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体悟和实践呢?呜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当今文化堕落、物欲横流的时下,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编辑:迟昊】

    推荐访问:圣者 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