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五年 > 正文

    1977年,中国,无雪的冬天|无雪的冬天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09 04:33:13 点击:

      1977年10月,我正在黄山参加一个文学创作学习班。一天早晨,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中获悉,全国决定恢复高考招生制度,这一石破天惊的消息,使我们非常兴奋,为春天终于叩响冰封的中国的门窗,为我们已经被耽误的这一代人将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我急忙赶回芜湖,和朋友们商量怎么去报考,大家都很兴奋,跃跃欲试。在仓促中我们重新拾起已经荒废了十多年的高中课本,一切从头来。我一边上班,一边复习,把主要精力放在复习数学上,背那么多的公式与定理,演算了大量的习题。时间太紧迫了,从报名到考试仅仅只有一个多月时间,我每天只睡4个小时,很少有这样旺盛的精力。考试时间安排在12月中旬。1977年的冬天是一个暖冬,没有下雪。虽然镜湖结了一层薄冰,但是,聚集在考场外的5000多名考生却如沐春风,竟然没有感到一点寒意。文科考场就设在我的母校―――芜湖三中,我的座位竟然在我读高三时的教室,历史和我们开了一个残酷的大玩笑!由于我是老高三,文化基础扎实,所以各门课程考试的感觉良好。果然在1978年元旦后,我就收到招生体检的通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我们这些参加体检的人,高兴地相互打招呼,好像一只脚已经跨进大学的大门似的。
      1978年春节后,不少考生陆续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他们兴奋得跳起来。而我望眼欲穿,“千帆过尽皆不是”,我知道这决不是考试成绩的原因,肯定又是家庭出身问题。因为我的父母都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为此,多年来我一直受到株连。这时,在市招生办工作的刘延业老师告诉我,因为我的家庭出身问题,我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芜湖市手工业局在我的档案上签了“不予录取”的意见。
      我愤怒了!春天已经来到中国,为什么春风就吹不到我的身上?我绝不退缩,果断地去找主管部门的头头评理,我站在芜湖市委办公室外等候,正在开会的市委副书记程介一出来时,我向他递交申诉信,我慷慨激昂地给当时担任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同志上书,向他倾诉我心中的愤懑……
      正当我心灰意冷,陷于不抱多大希望的期盼中,命运发生转机。在安徽省委领导的干预下,我和芜湖市一批因受家庭问题株连的考生被补录到一所师范学院,终于挤上最后一班车,虽然被夹在门缝中。我们去报到的那天已经是5月,在欢迎我们这批曾经是社会弃儿的迟到者的大会上,我喊出久久积压在心底的话:“我们要读书!”台下许多老师和同学潸然泪下!那一年,我30岁,正是人生的而立之年。
      我们的校舍条件非常差,环境也不够安静,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我们旺盛的求知欲望,因为我们已经失去太多了。那是从一场伤痕累累的浩劫中刚刚复苏的年代,缺少好的教材,不少老师都是选调的资深的中学老教师,还有一些是刚刚平反的老“右派”,他们对我们这些经历特殊,性格成熟的学生充满了感情。学习的日子充满了活力和张力,我们一个班40多人基本分为两类人;一类像我这样年龄大、饱经沧桑的知青,另一类是应届生和复员军人。经历不一样,思想观点一时难以融合。我的同桌罗立群比我小十岁,原是白湖农场看押劳改犯的民警,人很倔强,但他能够将《红楼梦》中全部诗词背得滚瓜烂熟。有一次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究竟是阶级斗争,还是生产力?他和我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要动拳头。但他却是我的老弟,我睡下铺,他睡上铺,引为知己。毕业后,他被分回庐江县一所农村中学任教,现在是广东珠海出版社的总编,成为国内研究武侠小说的权威之一。来自寿县的姚弼是一位迂夫子,满腹经纶,写一手好文章,在“文革”期间他因文字而惹祸,受尽折磨,他能够将《离骚》背诵得一字不漏。在溯风砭骨的冬晨,他在校园一角枯草丛中背诵古文。他佝偻的身影,抑扬顿挫的诵读,成为我们校园一道风景。我一面读书一面勤奋地写作,用稿费补贴生活。当我写的一篇介绍芜湖铁画的文章被英国广播电台采用,并汇来10英镑的稿费时,全班同学为我欢呼,我从银行取出那笔钱,给远在武汉的妻子买了一条羊毛围巾,为自己买了一条裤子。然后和姚弼、罗立群一起去医院看望王纯才,他在篮球比赛中摔断了腿,已经治疗一个多月。我们将拄着拐棍的他拖出来,在新市口的一家小饭店里花5元钱点了三菜一汤和一瓶“弋江大曲”,举杯痛饮,祝福他早日恢复健康。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正处在百废待兴时期,刚进入文化复兴的时代。那几年的校园生活充满了生机,使人感觉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许多曾经被禁的书刊,电影片又重新开放,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看了法国影片。交谊舞刚刚恢复,校园里荡漾着歌声,我们还自编自演了独幕话剧《心灵之歌》,它以1976年北京天安门广场事件为背景,控诉“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和人民的抗议,至今我还保存着这个独幕剧的油印说明书和剧照。许多许多新思想新思潮涌进校园: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讨论等等。
      1977年,中国的冬天是温暖的。中断12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如冬雷惊笋,如春风绿岸,
      一代人的命运发生巨大变化。全国有570万青年参加了这次划时代的高考,最后只录取了22万人。3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与共和国的命运一起沉浮,成为跨世纪的栋梁之材。但是,我们不会忘记正是邓小平这位伟大的历史巨人,以惊人的胆识,力挽狂澜,将我们这些曾经被淹埋在荒冢中的洁白石子―――共和国真诚的儿女们,重新发掘出来,镶嵌在新时代大厦的廊柱上。
      1977年,党中央恢复高考的重大决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正是20世纪中国历史性变革的契机与先声。
      我们正是这段震撼人心的历史的见证人。
      【责任编辑 黄哲真】

    推荐访问:中国 冬天 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