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五年 > 正文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缘何重要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08-31 19:15:05 点击:

      【摘要】中华文化认同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基和关键,是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石,是发挥海外华人华侨重要桥梁作用的保障。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需坚定文化自信与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中华文化与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并通过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把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中华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从而更好地向世界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魅力,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华文化 文化认同 共同体意识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化认同是一种身份的构建和归属,反映了一种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国家富有凝聚力的保障。增强文化认同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增强软实力所不可缺少的。

    文化的民族性与文化认同


      以往说到文化,往往指一个人拥有的学历、学识、学问,而今谈文化,内涵丰富,指向极为广泛。比如: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涉及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究竟什么是文化,据说目前世界上有几百种解释。《辞海》的界定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表述了文化的定义及文化的特质。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71年在《原始文化》中,对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这是对文化更为直接的阐释。
      可见,文化是一种历史和社会的积淀,是得以传承和能够留下深刻历史印迹的民族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第一,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文化的传承不是可以割断的,文化也不是一日之间能够塑造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基和社会发展背景。第二,文化具有民族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以共同的语言文字、经济生活习俗、对地域或群体文化的心理认同为基础,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有别于其他地域或群体的文化。
      文化具有民族性,也就必然会有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实际是一种身份的构建和归属,反映了一种共同体意识,使文化成为一个民族的身份识别和情感依托,成为民族的一种象征和精神。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情感,往往表现出民族共同体相近的价值观和意识形式。文化认同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繁荣极为重要。以研究文明和文化而著称的美国当代政治学家塞穆尔·亨廷顿认为,“在冷战后的世界,文化既是分裂的力量,又是统一的力量。人民被意识形态所分离,却又被文化统一在一起”。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文化认同的感召力和排他力是任何力量所无法取代的。属于同一个民族的东、西德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在分离40多年之后,最终实现了民族统一。朝鲜半岛的朝韩两国长期对峙,但是文化上同根同源的两国百姓汩眼守望,相互祈福,呼唤统一。而在苏联,波罗的海三国由于对苏联主流文化始终没有认同感,于是最先在联盟举起了民族自决、国家独立的旗帜。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人口主要分布于两岸四地,海外还有华人华侨。中华民族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复合型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统一体。两岸四地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宗,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四地相通相连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原本就是一家人、一家亲”,道出了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视域下的两岸关系。

    文化認同是增强国家凝聚力、提升软实力的重要举措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成为世界瞩目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硬实力迅速上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相对于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的硬实力而言,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软实力,却远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全会指出了文化强国的大背景和紧迫性: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党的十八大继续倡导提高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以跟上我国其他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此,构建和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更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认同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基和关键。中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有56个民族,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走文化强国之路,就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同。一个国家离开了文化的支撑,即使有再繁荣的经济,其强国地位也难以巩固。曾经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的历程就是一面“镜子”。当一个国家没有构建起对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感,甚至存在对共同体文化的排斥力量,国家便孕育着巨大的分裂危机,这是动摇国家实力基础的最大隐患。文化的力量既可以使入团结,又可以使人分离。一个国家一定要把握和运用好民族文化认同下的凝聚力,防范和避免非认同下的离心力。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国家稳定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增强文化认同是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同胞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这句话深刻阐释了文化认同对于炎黄子孙一家亲的纽带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但我们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经历了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南北朝玄学、隋唐儒释道、宋明理学等一个个发展时期。尽管台湾和大陆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同,但是两岸文化同源。多少年来,台湾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大陆在语言文字、儒家思想、社会伦理、民间宗教信仰、民族传统习俗等方面相通相连。中华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地域薪火相传、相辅相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构建,在促进海峡两岸统一工作中将发挥积极作用。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能始终停留在国土分裂的状态下,祖国的和平统一离不开两岸同胞的携手努力。

    推荐访问:中华文化 缘何 认同 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