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五年 > 正文

    正气不彰 一剧卓然彰正气 千秋功过览民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1 04:53:27 点击:

       评价一部艺术作品,一般首先要看它赖以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它在同类题材中的位置,就该剧而言,也就是说要考察它在铺天盖地的电视剧作品――尤其是历史题材作品中――到底有什么生产和存在的必要?有它和没有它究竟有何区别?我们都知道,中国电视剧的生产量在世界范围内可说是独占鳌头,其受众之多也同样无他可比,可我们同时也都十分清楚,中国电视剧的质量和观众的期望值却不成比例。一方面是优秀之作相对较少,太多粗制滥造的货色充斥荧屏;另一方面是市场需求量极大,观众不得不耐着性子不断地调换频道,以打发无聊的光阴。至于历史剧的状况,就更是一个尴尬的话题,除了几部稍有品位的正剧之外,大多都是戏说成风,搞笑上瘾,名为解构,实则哗众取宠。帝王将相不是不可以反映,但要看他们在历史进程中起到的是什么样的作用,这个分寸要把握好才是,否则,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究竟是什么样子,就会被有意无意地给模糊了。
      基于以上背景,我认为《开创盛世》无疑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它的出现必将会对当前的历史剧创作带来一股新风,至少,也是一针强心剂。以我有限的学养和观赏体验来看,它的成功之处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定位精当。首先,电视剧是一种绝对的大众文化,在消费时代尤其具有商业性,可是即便如此,也不能一味地否认其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和客观效果。该剧在创作主旨上明显地突出了“君,舟也;人,水也;水可载舟,亦能覆舟”的民本思想,鞭挞了以隋炀帝为首的昏君恶吏穷奢极欲、草菅人命的劣迹,肯定了以李世民为代表的贤君良臣心系百姓、天下为重的德能,更重要的是史中有史,不断地以剧中人物之口,申明以史为鉴的要义,而不是毫无原则地鼓吹所谓的贤明所谓的盛世。可以说,其创作思想在某种角度上甚至暗合(不是迎合)了我们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趋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次,虽然任何历史都是“叙述的历史”,而不再是“事实的历史”,但是经过历代考据特别是近代以来考古学家的实物考证,大多史事线索的真实性还是可以成立的,这就要求艺术作品对其表现时,必须尊重已有的定论。反过来说,由于所有的历史都是“叙述的历史”,那么,作为一个当代的叙述者来说,真正能够与古人相接相通的便只有气质这一渠道了,气正则品端,气邪则品贱,这里说的不是体裁问题,无论正剧、喜剧、悲剧,其精神本质都该是一样的,若再不着意强调这一点,中国的影视艺术就真要走向可怕的装傻讨巧的小品时代了。可喜的是,《开创盛世》在以上两点都有出色的表现,既在重大事件、主要人物、史实时序诸方面遵从了有关史籍的明确记载,又以一种凛然正气接通着最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致使我在看片期间,不断地想起一位诗人的诗句:“祖先啊!我们的勇敢和执着已在都市中渐渐褪色,所以我们拼命抓住你,这就是我们的故事。”
      二是剧本优秀。显而易见,《开创盛世》的剧作者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学修养。文学是一切艺术之母,众多实例证明,凡是好的影视剧本,必定有着文学的支撑。正如在该剧中,我们看到作者不但准确地把握了历史真实的命脉,同时也把文学创作最需要的捕风捉影的看家本事发挥得精彩纷呈。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探索和展示人的命运的多种可能性,在这一点上,比得就是个想像、虚构、妙笔生花,在历史剧创作中,就是要看能否把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部熨烫得熨帖、自然、舒服。
      先说结构。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具有宏大叙事特征的剧作,但是我们看到,作者并没有虚张声势,故作高深,而是大巧似拙,精编细织,大史事套着一件件小史事,大传奇套着一个个小传奇。其间,也未像某些拙劣的作者那样硬把一些凡庸的故事传奇化,自己以为得意,观者早已笑破肚皮;而是有意将传奇平凡化,在看似寻常的事件中暗含着大起大落的玄机,常常使事件和事件里的人物陡然爆发异样的光彩。其实文事亦如兵事,兵不厌诈文不喜平,闲笔中原有真意在,疏漏处偏是巧设伏,作者曾借李世民的儿子之口说:“治国读《论语》,御敌读《兵法》”,我猜作者是既读论语也读兵法,同时也饱读诗书的,不然不会有这等手段。另外,作者在前后关照、首尾呼应上也颇费心思,长达44集的叙事,如流水一般清澈明晰,毫无冗长拖沓之感。尤其是结尾的处理,以十五年后的永丰和十五年前的永丰、十六年后的元宵节和十六年前的元宵节交相映衬,并辅之以李世民与月容公主的爱情结局,最终,如同一个王朝的建立一样,把一个的宏大的结构一步一步推向了成熟和完善,避免了许多大型电视连续剧都存在的前紧后松的毛病。
      再说情节和细节。情节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和力量,在这一点上,该剧的可圈可点之处甚多,可谓悬念迭起,收放自如,关键时刻戛然而止,却并不故弄玄虚,待到再接续时,自是豁然开朗,叫人眼前一亮,会心莞尔。最精彩的当数李家父子举义之前的情节安排,一波三折,剑拔弩张,才是山穷水尽,转瞬柳暗花明,尤其难得的是叙述沉稳,不惊不乍,所谓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不仅体现在剧情上,我看也折射着剧作者的境界。至于细节,叫人怦然心动之处更多,比如李世民动员裴寂劝说李渊举义,为此两人以赌局见高下一段;再比如李建成、李元吉设计刺杀李世民,李渊酒醉祭亡妻一段;还有刘文静被诬入狱,怕牵连李世民,在后者前去探望他时故意激怒对方,后独自怆然泪下一段;还有月容公主把个“归”字一写再写的情愫等等。作者对细节的打磨,到了精雕细琢不遗余力的程度。也正是这些动人的细节,仿佛一粒一粒的珍珠,把相关的人物映衬得光彩夺目。
      说到人物,作者对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可说相当成功。一般来说,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就是隋炀帝杨广了,这与史书记载有关,也与李渊给他的“炀”这个谥号有关,“炀”的意思是好内怠政,好内远礼,去礼远众,逆天虐民。有趣的是,此前杨广给当了十五年俘虏的陈后主陈叔宝死后的谥号也是这个“炀”字,这真有点黑色幽默。作者在塑造隋炀帝这个人物时,并未一味专注于他的恶行,对于他的文才,对于他的人情味也给予了浓墨重彩,使这个人物形象十分丰满。对李氏父子的描写也颇见功力,李渊的愚忠、宽厚、优柔寡断最后走向迂腐的过程叙述真实可信;李世民的天降大任德才兼具、李建成的英气逼人又心胸狭窄、李元吉的不学无术小人戚戚,个个性格鲜明;月容公主人生遭遇及性格变化进程合情合理,尤其是在对李世民的爱情表现上,不断抖出意外之笔。在文艺作品中,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在目前的许多作品中,偷情则成了最亮的亮点,月容与李世民的这段完全是虚构的情缘,若放在另外的作者手上,不知会制造出多少“亮点”,可在这部剧作中,它惟一的效果便是让我们感动。还有封德彝,这是一个叫人拍案叫绝的人物,对于这个人物的成功刻画,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对中国电视剧典型人物创作的一个贡献。另外,萧�这个人物也不可忽视,他贯穿全剧,虽无十分显要的戏份,却常常给我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还有屈突通、还有萧皇后、还有刘文静等等一些人物,戏份也不多,但叫人过目不忘,都是该剧人物之林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关于语言方面的特色就不多谈了,主要的感受就是平实舒服,既不矫揉造作,也不张牙舞爪,更不废话连篇,同时又极具个性化。人物的个性化在很大程度上倚仗于语言的个性化,在这一点上,该剧有着很突出的表现。
      接下来该说导演了。也就是该剧成功的第三点:导演老辣。我不太懂导演艺术,但我感到,一个导演的内心追求和体现在荧屏上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名声再大,说得再玄,作品一出来总是倒人胃口,怎么说也说不过去,时间长了,只能失掉观众。比如电影《夜宴》,我狠了多少次心,到底也没进得了电影院,甚至连光盘也没舍得买,为什么,就因为导演是冯小刚。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也奔着某个导演看他的片子,目的却是为了看他出丑取乐。而《开创盛世》正相反,导演王文杰首先以他在此之前的成功吊起了我的胃口,继而在该剧中又以他的不动声色的导演手法折服了我,作为一部宫廷戏,他不求场面奢华,只重氛围渲染,对其中的战争场面,也是不求宏大,只重情节推进,整部片子叙述节奏张弛有度,场景调度疏密得当,细节刻画真实可信。剪辑手法也相当漂亮,镜头语言干净流畅,许多过程一笔带过,充分体现了他独具个性的美学追求。尤其可贵的是,看完片子你才发现处处都可体味导演的苦心,而在观看期间却丝毫感受不到他的存在。王文杰导演是个躲在作品背后的导演,这其实是一种境界。
      最后说演员。只说三句话:一是该剧的演员实力太强大了,几乎所有演员的演技都无可指摘;二是饰演月容公主和李建成的演员所承担的角色难度更大,演技也更出色,我敢预言,两人在演艺方面将前途无量;三是因了这组演员阵容,我再一次为中国电视界原来并非只有赵本山、范伟、潘长江这类在史书上一般归入《滑稽列传》里的人物而深感欣慰。
      由于任何艺术作品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原因,在这里提出两点商榷。一、美娘这个人物最初渲染的比较玄,后来却不甚理想,稍显苍白了一些。二、据史书载,大业十二年隋炀帝游幸江都时,曾于夜间听得楼船之外有隐隐歌声,歌曰:“我儿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十里,此身安可保。寒骨枕黄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安得义男儿,烂此无主尸。引起孤魂回,负起白骨归。” 隋炀帝闻后惊起,命人查寻,却根本不见人影,遂颇彷徨,通夕不寐。这段带有传奇色彩的史料,未放入剧中,稍感遗憾。另外还有 “桃李子得天下”的歌谣,原文是:“桃李子,皇后绕扬州,宛转花园里。勿浪语,谁道许!”如果在剧中把背景和原文交代的更清楚一点,也可能就会使观众对此更明晰一些。历史上一些流传很广的所谓的谶语,虽然有些唯心色彩,宣扬的是世道诡秘、人生无常的迷离,但是艺术不应该过多拒绝这类东西,有了它,也许反倒更增加历史的深邃感和缥缈感。
      就此打住。祝大型电视连续剧《开创盛世》为中国的电视业开创出更加美好的前景。

    推荐访问:功过 民心 正气 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