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五年 > 正文

    浅谈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与文学观 新历史主义文学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4 04:29:27 点击:

      摘 要:新历史主义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和文学界,它在70年代末已经初露端倪,即在文艺复兴研究领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批评方法, 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是对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强调文学本体论的批评思潮的一种反拨,一种对历史文本加以释义的、政治解读的“文化诗学”。本文试着简要概述这一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历史观和文学观。
      关键词: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历史观;文学观
      
      1. 引言
      1982年新历史主义流派代表人物斯蒂芬・格林布拉特在《文类》(Genre)上发表的“文艺复兴时期权力的形式和形式的权力”(The Forms of Power and the Power of Forms in the Renaissance)一文中,提出了“新历史主义批评”这一术语,并很快成为了这一批评实践的代名词。在此之前,20世纪的主要文学理论流派大多坚持文学本体论主张,将文学视为独立于历史、政治之外的自治领域。例如:诞生于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就高扬“文学性”的旗帜,沉浸于“语言的牢房(詹姆逊语)”之中。二战后占主流地位的英美新批评则提出要克服“意图谬误” (the Intentional Fallacy)和“情感谬误” (the Affective Fallacy) ,完全割断了文本与作者意图和读者感受等因素的联系,仅仅关注文学文本本身(the text itself)。50、60年代结构主义大行其道,结构主义者们“沉浸在勾勒文本的结构模式中,无暇探讨文学与社会、历史等因素的联系。” (陈榕)而随后的解构主义批评家德里达甚至提出了“文外无物”的主张,在解构主义者们看来,“文本本身只不过是一种无穷无尽的符号游戏,无所谓终极意义” ,更不用说走出文本之外来探讨文本与文化、政治等的联系了。而新历史主义不仅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文学研究,更指出文学与历史之间并不存在所谓“前景”与“背景”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它强调文学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认为文学隶属于大的文化网络。它着重考察文学与权力政治的复杂关系,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的结果,同时也参加意识形态的塑造。在批评实践上,新历史主义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文本往往与书信、游记、宣传手册、医学报告甚至绘画等放置在一起加以分析细读,文学打破了自治的领域,参与到与其他文化文本的不断对话和循环之中。(陈榕)
      2. 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
      2.1 新历史主义之前的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的出现可以说是对传统或“旧”历史主义(old historicism)的一个反拨。诞生于于18世纪末期的传统的历史主义认为:
      ⑴历史是客观事实的产物,虽然它不得不以记录的形式存在,但叙述本身不过是透明的载体,无损于其所呈现事物的真实性(陈榕)。
      ⑵通过客观的分析,历史学家可以揭露历史事件的真相,并因此揭示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丹纳语)”。
      ⑶传统历史学家相信社会进步说,在阐释历史时,总是试图建立一个线性发展的图谱(陈榕)。他们相信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在道德、文化和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⑷传统的史学认为“历史话语主司真实的再现,而文学话语则以想象和虚构为基本特征”(盛宁)。文学与历史之间是所谓“前景”与“背景”的关系。
      然而这种历史观却受到了后结构主义的质疑,作为后结构主义灵魂人物之一的福柯(Michel Foucault)向作为宏大叙事的连续性历史观提出了挑战。
      2.2 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
      新历史主义的历史观被深深地打上了后结构主义的烙印,它认为:
      ⑴ 历史总是叙述出来的,因此对过去历史事件的第一手把握或者最直接的感受已经不可能;
      ⑵ 没有一个统一的、前后一致的、和谐连贯的、大写的历史(History)或者文化,所谓的历史其实是断断续续充满矛盾的历史叙述,这个历史是小写的,以复数形式出现(histories)。
      ⑶不可能对历史进行任何置身于其外的客观的分析,对过去的重建只能基于现存的文本,而这些文本是我们依据我们自己的特殊的历史关怀来予以建构的;
      ⑷一切历史文本都应当得到重视,其中包括非文学的历史文献:一切文本或者文献都体现文本的特性,相互都是互文关系,对文学研究都有用。(朱刚)
      3. 新历史主义的文学观
      新历史主义的文学观强调文学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认为文学隶属于大的文化网络。它着重考察文学与权力政治的复杂关系,认为文学是意识形态的结果,同时也参加意识形态的塑造。这无疑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巴赫金和文化人类学的影响。
      3.1 新历史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的物质实践的强调,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对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总和的理解,以及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对文本与意识形态、物质再生产的关系的研究,都极大地启发了新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反对形式主义、新批评对文学自治性以及文本文学性的强调,认为这是对文学的特权化;从唯物的观点出发,新历史主义将文学看作一种社会能量,参与并塑造自我,注重特定历史时期生活范式与文学的嵌入关系。这些特点都有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烙印。但新历史主义并不提倡意识形态批评,取而代之的是话语的研究。(石坚)
      3.2新历史主义与巴赫金的理论
      巴赫金(Mikhail Bakhtin )是历史诗学理论的重要代表和阶积极倡导者,他的“多语”、“杂语”(polyphonic discourses)理论构成了新历史主义发展的重要语境要素。巴赫金指出,小说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仅是在各种流派、风格、抽象世界观相互斗争的狭义文学过程中,而且还是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之间许多世纪以来的复杂斗争之中。同时,巴赫金还指出历史领域的“社会语言现实”与文学领域的“多语杂语作品”处于对话关系中。文学语言不但反映社会现实中物质性内容,也反映社会现实中的文学表述,文学作品通过它所依赖的语言本身带出了社会中各个阶层、名族、性属、亚文化族群的历史性状,而期间关系是对话的而非定论的。新历史主义在批评实践中的“双向辩证对话”以及对于对话中 “多重声音”和“异己之见”的强调都与巴赫金的理论学说分不开。新历史主义总的倾向是,将“历史”作为“对话”、“大众文化”、“多重声音”来对待,这些观念中都渗透着巴赫金的思想。(张进)
      [Mikhail Bakhtin viewed literary works in terms of polyphonic discourses and dialogues between the official, legitimate voices of society and other, more challenging or critical voices echoing popular culture. (Ross Murfin and Supryia M. Ray) ]
      3.3 新历史主义与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
      结构人类学家斯特劳斯认为人类的行为方式是受固定的模式、习俗而决定的,因此,不管各名族、各文化之间存在什么差异,人文现象最终都可以归结为“深层文化用语法结构”。文化人类学的代表格尔兹则认为文化不是习俗传统一类的行为模式,而是控制这种行为模式的一整套机制,因而,可以将文化视为符号的系统,它主宰人们的行为,允许不同的个体交流。前者倾向于将人类文化主体化,而后者重视文化的多元性,认为各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并不存着一种固定的标准,可以按照它识别陌生的文化,并归纳到同一种机制里。(石坚)
      3.4 文学与文化渗透融合
      格尔兹(Clifford Geertz )认为文学是文化的某些方面。对文学来说,文化不是其外部或背景,文化本身就是文本的一种形式。格尔兹文化人类学拆除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壁垒,从观念方法层面打通了两种学科间互动的渠道。在一方面,将文化解读为一个文学文本,在另一方面,文学文本也被看成是更大文化范围内的“事件”。换言之,文化成了一个扩展了的文本,文本成了压缩了的文化。通过将文化解读为一个文学文本和讲文学文本解读为文化事件,格尔兹的文化人类学将文学与文化之间的界线彻底抹去了,这也就是它能够对新历史文学批评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所在。接受格尔兹的影响之后,新历史主义的文学研究就必然走向一种“文化研究”。
      3.5 文化造物
      格尔兹断言,不存在什么独立于文化之外的所谓人性。要理解人类,就要把人类作为“文化的造物”(cultural artifacts)来把握,而人类的意义是铭刻在地方性环境和具体细节的特异性中。这种观念认为人的特性正是在文化实践中形成的,人是被文化塑造出来的。同时,人在被塑造的过程中也创造文化和塑造自我。人的自我塑造与文化的创造同时并进。格林布拉特十分赞赏文化人类学“认识文化造物” 的观念。其《文艺复兴的自我塑造》的主题即有关More到Shakespeare时期的自我塑造。他的出发点是:16世纪的英国不但产生了自我,也有那种认为自我是能够塑造成型的观念才有了“自我塑造”这个术语。(张进)
      参考文献
      [1]朱刚.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石坚.似是故人来. [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Ross Murfin. Supryia M. Ray. The Bedford Glossary of Critical and Literary Terms . Bedford Books, 1998
      [4]陈太胜.西方文论研究专题[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张进.新历史主义与历史诗学.[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Charles E. Bressler. Literary Criticism.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盛宁. 文学.文论.文化[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8]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推荐访问:历史主义 历史观 浅谈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