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五年 > 正文

    农村中小学课堂生态化缺失的成因与对策:金融会计诚信缺失的成因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6 04:52:54 点击: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农村中小学课堂生态环境的恶化早已成为现存、确凿不争的一个事实。本文以为,农村中小学课堂生态化缺失的成因主要应归结于教师素养本身。改变我国农村中小学课堂生态,最根本的举措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同时在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氛围上下功夫。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 生态化缺失 成因 对策
      我国一些地区农村中小学课堂生态环境的恶化早已不是一个未来值得担心的问题,而是现存的、确凿不争的一个事实。认真分析研究农村中小学课堂生态化缺失的成因,对此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对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水平、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学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课堂生态化缺失的成因分析
      农村中小学课堂生态化缺失最集中地体现在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之中。因此,透过教师的一系列行为举止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农村中小学生态化缺失的主要成因:
      1、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是农村中小学课堂生态化缺失的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教学观念是决定教师教学行为最根本的因素。透过农村中小学课堂的种种表象,可以看出,农村课堂生态化的缺失,教师观念落后是主因。比如,许多农村教师将教学仅仅理解为是“传授”书本知识的活动,把教师的职能仅仅等同于按模型制造的工程师、教书匠,于是口耳相授、机械灌输便成为这些老师教学的唯一“法宝”。许多老师认为学生天生具有学习的“奴性”,不相信学生有对知识学习的好奇心、自信心,所以他们的教学始终依靠外力“强迫”、靠“行政命令”。在不少农村地区,教师在同一所小学里一干就是数年,职业倦怠在所难免,许多教师缺少教学责任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管学生学习的实际成效。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或因生活困难,或为周围环境利诱,日渐势利、鄙俗,教学、辅导一切唯“利”是图,“有偿家教”一度极其盛行。如此一来,中小学课堂生态环境恶化也就不足为怪了。
      2、教师教学素养的低下是农村中小学生态化缺失的根本原因。
      仔细分析农村中小学课堂生态化缺失的原因,可以看出,教师教学素养差是关键。譬如,在广大农村地区,教师爱心缺失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教师缺乏对生命个体的基本尊重,言语侮辱、体罚打骂学生的现象极为普遍——我们以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会直接影响着课堂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所以,对于那些缺少个人道德倾向、缺少职业责任感、对学生缺乏关爱的教师而言,师生关系对立、课堂生态恶化是很自然的事。有的农村教师尽管也不乏“爱心”,但却不会正确地表达“爱心”、体现“爱心”,许多农村老师将严加约束、严苛要求、严肃批评、强迫命令当成是对学生的“关爱”,以为“打是疼骂是爱,不管不问要变坏”,殊不知这些都会对学生创造能力、个性特征造成无情的扼杀,这也是课堂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有,在许多中小学课堂上,教师急功近利思想比较严重,教师考什么就教什么,一切唯书本至上,一切唯考试至上,甚至为此还要求学生抱着书本翻来覆去地死记硬背,试想一下,这样的课堂又会有什么生趣、活力可言呢?这样的学习又会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呢?
      3、社会文化氛围的封闭是农村中小学生态化缺失的外在原因之一。
      农村社会民风纯朴,但是落后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是培育不出先进的思想和文化的。而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各种西方文化思潮不断涌入,各种腐朽堕落思想在乡间和校园不断蔓延,这也影响到了宁静的校园。现今的许多农村中小学校充斥着各种落后的观念,“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思想在许多校园肆意横行。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从事第二职业、学生不安心学习而“随波逐流”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枯燥的校园生活让学生找不到幸福的归属感,再加之农村社会封闭的文化氛围,使得不少留守青少年中途辍学甚至整日游荡于村镇的大街小巷。不少青少年沉溺网络、贪图享受、过分追求物质享受,他们思想空虚,缺乏上进,小事不愿做,大事不会做,成了娇生惯养的一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忧虑。
      4、学校管理制度的僵化是农村中小学生态化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在的许多农村中小学管理制度极为苛刻死板,管理缺少“弹性”。僵死的管理制度对师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造成了严重的束缚,阻碍了课堂良好生态的形成发展。许多学校的教学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他们更喜欢抓住一些无足轻重的细节而大作“文章”。比如他们要求教室必须保持绝对“安静”,严禁出现校园“吵闹”现象;他们严令禁止教师组织野外活动(郊游、踏青等)与课外活动;规定学生上课时必须双手背在后边“端坐”;规定学生不得“任意”发表意见;禁止学生发表与世俗不同的言论等等。表面看来这些规定与良好课堂生态构建关系不大,但是这些规定束缚的是学生的个性。很难想象受到了个性束缚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能够和教师一起来共建“珍惜独特性、尊重多样性、强调关系性、追求和谐性”[1]的生态课堂。
      二.我国农村中小学生态化课堂构建的基本对策
      国内学者吴林富在《教育生态管理》一书指出,现今的课堂生态存在的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学生失去平等地位;其次是失去正常心理和行为反应”。他呼吁组织一个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以“改变‘教育异化’现象,还教育本来的面貌,不为考试而教,为人的发展而教”。按照吴林富的说法,建构课堂生态的策略大概有四层意思:一是“生态意识的树立”;二是“生态时空的生成”;三是“生长性课堂的构建”;最后是“生态思想的运用”。[2]受此启发,我们以为,改变农村中小学课堂生态,应该以教师为中心,以改进教师素养为基本策略,通过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帮助农村课堂走出生态恶化的怪圈。
      1、改进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生态化课堂建设的理念。
      一位教师走上讲台,首先必须想清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究竟应该给学生构建一个怎样的学习课堂?我们以为,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和领导者,教师应该秉承生态课堂观,努力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生态、彰显个性的课堂生态、多维互动的课堂生态、开放共生的课堂生态、合作共赢的课堂生态、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态——这是一位教师最根本的教学观的问题。全体教师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摒除落后的师生观、教学观、教育观,才能够创造新模式,解决新问题,共同推进农村生态课堂的建设和好转。
      2、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
      师生平等相待,彼此和谐相处,这是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之一。生态课堂必须以宽松学习环境建设为核心,重在给学生发展提供一个自主宽松的空间。比如,应该多给农村孩子一些自主学习的权力,让农村的孩子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真正还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权利等等。再比如,课堂教学教师要“导而弗牵”,多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学习的平台,通过学习策略、学习路径的引导,让学生在一个丰富的资源环境中学习探究、快乐发现。在新时期还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环境和网络学习平台,来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3、构建互信互助的师生关系,共建合作共赢的良好课堂生态。
      任何富有成效的教学,都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师生之间不断进行信息和情感、知识与智慧交流的过程。生态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合作共赢、休戚相关的“共生体”。认识到这一点,教师才能把自己教学与学生学习真正地统一起来,才能把自身的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如此,才能和学生共同构筑互信互助的良好师生关系,降低课堂交流的阻力,提高课堂交际的实效,从而真正让课堂对话“畅行无阻”。
      4、改变恶性竞争的生态结构,倡导建立合作融洽的生生关系。
      农村的中小学课堂中存在着大量非正常竞争的现象,学生之间往往暗中角力,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时还十分“紧张”,这种情况不利于良好课堂生态的建立。改变学生之间的关系,最好的策略是慎用“竞争”的方式,而改用富有智慧的“智力挑战”以及开展合作学习方式等。通过开展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激活蕴含在学生内心的智慧潜能,同时减少由此带来的同学之间关系的恶化,提高课堂生态的质量。另外,教师还应该多多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生态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合作学习有利于在学生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的协作关系,对培育宽松愉悦、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有着非常大的实际帮助。
      参考文献:
      [1]刘贵华,杨清.从标签式趋同到内涵式多样[J].教育研究.2011,(12)
      [2]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158-159
      侯器,江苏运河高等师范学校教师。

    推荐访问:成因 缺失 对策 农村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