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五年 > 正文

    校企合作心得体会_农业高职校企合作理事会体制创新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3 04:51:58 点击:

      摘要: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已成为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在分析农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困境的基础上,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推动校企合作体制创新为例,探讨了农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成功实践之路。
      关键词:农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创新;理事会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42-02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道路,是高职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破解校企深度合作的难题,已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创新的背景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未来十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财政部继建设了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后,又启动了再建100所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的计划,把重点放在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上。国家明确要求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共建高职院校,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同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强调要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至此,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切入点。
      职业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具有显著的职业性、开放性与实践性。当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四个合作”育人模式已成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旋律。这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实行开放办学,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应该说,校企深度合作有利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组织形式的实现,在组织内完成理论与实践、学与做的快速转换,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因此,有必要从管理体制入手,促使校企合作从松散的、无组织的混沌状态走向有内部治理结构的社会组织形式,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获得更多社会利益相关方的支持和参与。
      农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困境
      我国职业教育从发端开始就比较重视校企合作,曾引进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瑞士的“双轨制”等先进理念和做法,但由于国情差异,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校企深度融合问题。总的来看,校企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改进。合作流于形式,“剃头挑子一头热”,内涵不够丰富,这些严重制约了我国高职教育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农业类高职院校更因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生源质量不高、行业优势弱、产业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的困扰,使校企合作更显得步履维艰,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府政策缺位,校企合作制度保障有待提高
      政府有关部门对高职教育开展校企合作没有提供切实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一些有关校企合作的根本性问题难以破解,校企合作缺乏有利的外部政策环境。另外,在办学经费投入上仍然短缺,一些新型、先进的教学设备无力购进,加之现有实习基地配套设施建设不能完全跟上农业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不能满足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了农业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
      (二)农业企业基础薄弱,校企合作不确定性因素多
      农业企业基础相对薄弱,具有劳动力密集型岗位少,大型龙头企业少,企业顶岗实习需求少等特点。在得不到政府明确的政策扶持的情况下,企业担心校企合作会干扰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影响经济效益,或者受实力所限,企业根本无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因此,对校企合作缺乏热情和耐心。尤其是畜牧养殖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以私营小型企业居多,由于企业产品的性能(活体产品较多)、生产周期、经营规模、管理理念等因素,使其接纳校企合作任务的空间、时间和能力均受到局限。企业生产经营变数大,校企合作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变大。
      (三)院校办学模式单一,校企合作办学相容性不强
      撇开农业高职院校服务能力欠缺,服务对象规模小、经营松散等因素,事实上目前相当一部分院校还没有把校企合作纳入学校办学体制内的必要职能来管理,不同程度上仍将校企合作作为办学的额外辅助手段,而非办学主体;学校仍旧采取单一的学校办学模式,而非校企资源共享的“双主体”办学模式。校企合作与学校现有办学体制之间不是一种相容关系,而是一种相邻关系。
      因此,农业高职院校不但要加强与企业的有效合作,更要积极发挥行业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创新适合农业院校特点的校企合作体制,形成涉农高职院校办学新特色。
      理事会推动校企合作体制创新实践
      事实上,困扰高职院校办学的最大“瓶颈”始终是建立稳固的、实质的、长效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调动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积极性。为破解人才培养、科技合作难题,很多院校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尽管一些院校取得了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但仍有不少院校校企合作表现为临时性、象征性、阶段性、个案性,学生实习仍然浮在认知、观摩生产现场的初级阶段。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存在认识误区,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院校管理操作层面,尚未在院校制度设计层面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在院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从院校制度的高度对校企合作组织设计做出制度安排,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制定校企合作的院校章程、发展规划、组织建设,通过制度设计使校企合作成为院校发展战略,保障企业的合理价值诉求与有效资源顺畅进入院校,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和利用,形成校企合作的关键动力,这是彻底解决校企合作难题的根本途径。
      (一)理事会体制框架设计
      体制创新是校企合作的着力点,而理事会是校企合作体制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从作用上说,对外解决的是职业院校与政府、产业、社会的外部关系,对内规定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方针、领导体制、决策与管理系统等。   遵循的原则 校企合作理事会是高职院校根据发展需要,结合学院、地区、行业发展情况,在行业和政府推动下成立合作机构,旨在加强学院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建立双向参与的运行体制,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理事会必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事业性质,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成员各方的利益。
      基本定位 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的,促进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定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相吻合。强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专业围绕产业、技能围绕岗位、产学研联动,形成区域性的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在校企合作中优化“双师型”教学团队结构;采取多样化的实习实训,减少学校不必要的设备投入,真正实现“厂中校”、“校中厂”。
      组织形式 理事会由政府、学院、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家长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代表和立法机构代表)组成,常务理事会由常务理事单位组成。各理事单位均为独立法人,在理事会内具有平等地位。理事会各成员之间按照理事会章程签订合作协议,在理事会章程与合作协议中应明确各自的权益,以确保合作的长效机制。理事会下设校企合作办公室和二级专业理事会。校企合作办公室负责协调企业与学院人才培养相关的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育教学、生产实训、学生就业等事宜;协调校企双方人员交往、师资培养以及企业员工培训、员工技能鉴定与考试、培训资源共享等事宜;负责科技项目联合申报和承担横向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与应用等事宜及相关合作制度建设。二级专业理事会为二级院系层面的合作机构,设在学院各二级院系,主要由示范区理事会中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组成,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会,负责执行理事会议、常务理事会议作出的决定,实施本专业相关的合作事宜。
      职责任务 理事会的主要活动形式包括年度全体理事会议和常务理事会议。年度理事会会议、常务理事会议的主要职责是:听取和审议理事会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及相关资金的年度预算和决算,讨论理事会工作计划、制定和修改共同遵守的理事会章程和学院与理事单位间、各理事单位间合作规则等,促成学院与理事单位间、各理事单位间的合作;对学院的办学方向、培养规模和层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学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提出指导性建议。会议议题主要包括学院的联合办学、联合人才培养、联合科技教育培训服务、联合科技攻关等方面。常务理事会受理事会委托,在理事会闭会期间代表理事会行使各项职能。常务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为理事会的常设机构。秘书处负责处理理事会的日常事务,组织年度理事会会议、常务理事会议,促进学院与理事单位的产学研合作等工作,收集各理事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并向学院及有关部门反馈。
      成果分享 合作企业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获得职工培训教材;在人才培养中获得优秀毕业生;在科技开发中获得新产品、新工艺,优先实施成果转化,获得新的效益增长点;在教育培训中使员工业务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顶岗实习降低生产成本;投资或捐资共建育人平台可获得好的社会声誉。学校可获得最适用的教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科研开发可提升教师水平、提高社会声誉,获得资金,实现教师培养的良性循环;获得办学资金或设备,共建育人平台。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校企通过合作育人、合作培训、合作研发,建立完善的“双向双主体”的合作办学体制。
      (二)校企合作理事会体制创新实践
      2010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首批建设单位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以互利共赢作为校企合作的基石,积极寻求政府、行业的支持,遴选合作企业,按照生态健康养殖要求,建设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实践了校企合作理事会体制。
      学院在原产学研教育指导委员会基础上,围绕畜牧产业链,率先在江苏选择有合作意向的知名企业,经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批准,牵头成立了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联盟。联盟理事会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泰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畜牧业龙头企业、养殖业协会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家长代表、社会知名人士代表和立法机构代表)组成。第一任理事长拟由省农委主任担任,此后由常务理事单位负责人轮流担任理事长。常务理事会下设秘书处,为理事会的常设机构,设在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秘书长由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负责人担任,副秘书长由各二级院系相关负责人担任。
      联盟理事会下设专业理事会,由本专业所在二级院系院长、专业负责人、相应行业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人、课程开发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本专业与行业企业发展实际对接,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享合作成果。
      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以推动江苏现代畜牧业校企合作示范区建设为主要任务,主要包括“厂中校”、“校中厂”建设、“双师”工作站(学院技师工作站、企业教师工作站)建设、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以及校企合作考核评价与监督机制建设。通过章程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并通过合作协议、合作制度等政策环境建设,重点解决兼职教师聘任、先进技术应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问题。
      在校企合作联盟理事会的推动下,目前,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合作企业共建了特色鲜明的“校中厂”2个、“厂中校”2个、学院技师工作站4个、企业教师工作站4个,创新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完善了现有的松散型集团化或协作办学模式,促进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对接、生产设施与实训设备对接、教学运行周期与产业运行周期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对接、科研与新品开发(新品种培育)对接,有效解决了课程开发、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学生顶岗实习、学生就业等问题,从而带动了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提高了教育发展与区域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促进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理事会体制创新示范推广价值
      校企合作理事会体制创新必将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一批高职院校深化校企合作体制建设,真正建立起以“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为基础,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伙伴关系,提升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水平,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继平.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战略引擎[N].中国教育报,2010-04-05.
      [2]袁兴文.校企合作如何真正“水乳交融”[N].人民日报,2010-05-14.
      [3]万清祥,魏海勇.中美公立大学董事会运行机制比较与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
      作者简介:
      黄秀明(1966—),男,江苏兴化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校企合作管理和实践教学管理。

    推荐访问:理事会 高职 体制创新 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