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五年 > 正文

    中华传统美德【兄弟情意绵绵话中华传统美德】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2 04:52:02 点击:

      摘要:本文回顾了浙江永嘉楠溪江畔苍坡和方巷两古村至今犹存的“望兄亭”、“送弟阁”的佳话故事,以及当代求保、又田两位兄长苦心培养其弟读书成才的动人感人事迹,昭示着我国自古以来所形成的伦理道德美德及其现实意义。在当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还得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倡导以孝悌为核心的礼治回归,把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兄弟;情意;传统美德
      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妻恩爱,多世同堂等,都是中国伦理道德的传统美德。而且留下许多富有魅力的民间传说,佳话故事,在当代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感人事例,值得倡导弘扬。
      一、“望兄亭”与“送弟阁”佳话
      位于浙江永嘉县楠溪江畔最古老村落“苍坡村”的“望兄亭”,与距此地约两华里远的另一古村落“方巷村”边的“送弟阁”,隔溪遥遥相对。这里流传着一个被田夫野老多年传诵的一个故事,流露着乡村一段朴实无华的感情。
      据族谱记载,苍坡村的李氏七世祖李秋山李嘉木两兄弟,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兄李秋山迁居小溪对面的方巷村,其弟李嘉木留居苍坡村。兄弟情爱甚笃,常常“会桃李之芳园,叙天伦之乐事”。话叙友情,谈古论今,往往直至深夜。当兄长回家时,弟弟挑灯相送直至兄长门前;而兄长又不放心弟弟,于是又返回送弟弟到家门,这样不断往返,常常难以了断。后经兄弟协议,各自在村头建亭,以挂灯相示。故兄在方巷村口筑“送弟阁”,弟在苍坡村头建“望兄亭”。阁面北,亭朝南,隔水相望。两兄弟以亭阁中各挂起灯笼表明自己知道对方已安全到达,然后各自收灯回家。从而免去了相互送别的劳苦和理不清的牵挂。遥遥相望的两座亭子,寄托了兄弟之间的依恋之情。遗风相传,两村世代和睦。
      方巷村的送弟阁,傍临小溪上的石板桥,遥望情意绵绵的望兄亭。从这里出发沿着乡间小路便可来到苍坡村;望兄亭建在苍坡村三米高的寨墙上,歇山屋顶,十六跟柱子,结构协调完美。从这里南望远处方巷村的送弟阁,视野开阔。寨墙上几棵参天的古柏与十六庭柱形成完美景观结构。如今,这个亭子里的美人靠 上经常坐着悠闲的老人,人们谈古说今,兄弟友情沁入乡民们的心田。望兄亭上的楹联:“礼重人伦明古训,亭传佳话继家风”,道出了这个千年佳话的人文意义。
      二、心中的永久丰碑
      我家兄弟三人,长兄求保大我十一岁,二兄又田长我五岁。因祖辈家境贫寒,父亲自小受尽磨难,未老先衰,多病缠身,家庭生计重担过早地落到了两位兄长的肩上。尤其是长兄求保,自小就插田、打禾、犁田、砍柴等农活,无所不干,而且样样精明能干,还是乡村一流的弹匠(弹棉花、棉被)师傅,并有当煤矿工人的经历,一年到头忙碌。二兄又田自小看牛、割草等农活也是样样都干,也是勤劳俭朴一生。二位兄长都很会读书,而且都是老师的爱学生,可长兄小学五年级(过去称高小一年级)未读完,二兄又田小学加私塾合计也仅三年。而我最幸运,从小读到大学,一帆风顺。毕业后被分配去上海教中学,后调回湖南教大学,而且从助教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乃至三级教授、二级教授,一路顺风,如今已安享天伦之乐。
      回想往事,浮想联翩。因父亲一字不识,兄长也没读过多少书,建国后条件好了,父亲也决心培养我读大学。可就在我初中毕业前夕父亲与世长辞。兄长秉承父志,仍然令我报考高中。当得知被录取于省重点中学常德一中后,两位兄长毅然冒着酷暑去湖区帮人收割早稻,日夜苦干总算勉强赚到了一个学期的学费。长兄求保认为我人心胆子小,路上不安全,执意要亲自送我去学校。两兄弟日夜兼程,步行240华里后于第二天下午到达学校,帮我安排一切就绪后,他又匆匆步行回家了。寒假回家后才得知他的常德之其行期间,大嫂已有七个月的身孕而流产了,对此,我的心一直未曾平静。此后,每个学期的学费都是由两位兄长千方百计凑足,据说二嫂还为此卖掉了娘家助嫁的麻线。实在不忍心他们为我凑学费而吃那么多的苦,故而三年级的寒假不回家试图自谋出路搞学费,乃至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都在常德的大街上拉板车。也许是劳累度过,四月份军事院校招生进行体检发现染上了肺结核,家里兄弟姐妹和母亲闻讯后心急如焚,长兄求保收集母亲和兄姐家仅有的一些鸡蛋后直奔常德,而且借助学校锅炉房的火搞熟了给我吃,大约陪伴了我一星期才回家。三四天后,才得知他在返程回家的路上还没有出市区就被当时抓外流人口的“收容”所抓住了。因走时急急忙忙而未带外出证明而只得被看管起来干苦力。可每天只吃两餐,每餐又只有二两米饭,晚上与难友挤住在一起睡,床上还有虱子,实在比坐牢还不如。我得知消息后,只得求学校开个证明才把他保了出来,兄弟俩见面泪如泉涌。
      高中毕业后,考到了湖南师范学院(如今的湖南师范大学),二位兄长各给一件自己穿的衬衫和一条裤子给我去读大学,母亲靠卖打草鞋积累的钱给我买了织绒衣,这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最苦难的年头所体现的伟大母爱和兄弟之爱。兄长求保又自告奋勇亲自送我上大学,因其时汽车很少同时也为了省钱,仍然是坚持步行,而且借了一部矮盘鸡公车装行李,他推我拉,仍然日夜兼程,140华里路程一天一晚到达。读师范院校不用交学费了,而且每月可享受国家发给的2元钱助学金,徒然倍感优裕。但两位兄长还是设法给我一些零花钱,一再叮嘱要吃好。寒暑假期间由他们安排在两位兄长家“吃轮供”。大学三年级时肺结核复发,医生说要多吃猪肝,寒假回家两位兄长家各杀了一头猪,吃猪肝几乎成了我的专利。参加工作后,两位兄长对其关怀和牵挂依然不减。每次回乡探亲,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身体还好么!巧满(对我爱人的敬称)好么?一定要安排好生活,得养好身体啊!每一次离家临别两位兄长一定要将我送上汽车。如有什么病痛更是牵挂不已,记得1999年冬,家里闻讯我的一只手跌断,长兄求保立即奔赴衡阳探望,其实他的手比我更痛,陪他去医院检查发现是严重的肩周炎!无独有偶,2007年回家我的腰椎老伤复发,疼痛不已,二兄又田又陪我到一位有祖传跌打损伤特技的医生处就诊。一件件,一桩桩说不尽,道不完。
      常言道,长兄如父,长嫂如母,回想我的人生,在直系亲属中除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外,两位兄长对我也是情深恩重。如今,长兄嫂已先后辞世,二兄二嫂也近八十高龄,我这个小弟弟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并正在安度晚年。但没有他们哪有我的今天,他们是我心中的永久丰碑。
      三、人间正道是苍茫
      在一个人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兄弟”之间是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历史时期像李秋山、李嘉木那样的兄弟情谊典范很多,当代像我的兄长求保、又田苦心培育和支持弟弟读书成才的例子也不少,他们能给予高尚精神文明的熏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改革开放以后,商品经济的无情冲击,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使中国社会的伦理法则一时难以定位和确立,出现了许多让人无法接受的现象,表明当今中国的道德素质有所下降,亲情淡薄,金钱位置上升。但人间正道是苍茫,无论社会经济发展到何等程度,中国的传统美德不可丢,礼治社会不可丢。值得注意的是,当代中国的家谱热还在发酵,在家谱中就有不少像李秋山、李嘉木那样的好兄弟,应当大力挖掘整理;像杨求保、杨又田那样苦心培养其弟读书成才,而且始终如一关心着其弟的一切的感人事迹,也应写进新修的家谱之中,以大力倡导以孝悌为核心的礼治回归,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杨载田,欧阳奎.试论中国的乡村古聚落文化旅游资源[J].人文地理,1993(3):48-53
      [2] 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建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 李现丽.对目前农村重修家谱原因的调研[J].黑龙江史志.2010(9):110-111

    推荐访问:情意绵绵 中华 传统美德 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