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五年 > 正文

    _藏族和彝族大学生婚恋观的跨文化研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3 04:39:17 点击:

      摘 要:采用学者苏红编制的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CMLCQ),对西南民族大学藏族和彝族的27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民族、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等维度上存在着差异。因此,可以得出藏族和彝族大学生婚恋观从总体上来说既具有传统特点,又呈现时代特色;不仅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同时还受到各民族自身风俗习惯、文化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彝族和藏族大学生;婚恋观;原生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73-02
      一、已有研究现状
      大学生婚恋观指大学生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大学生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婚姻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但是,它又不是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往往受制于传统,具有滞后性。因而,婚姻文化在变迁过程中,旧的婚姻文化总是顽固地存在着,新的婚姻文化须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被社会普遍接受。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恋爱观会受到其自身文化的影响,有其特殊性。同时也在受着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出越来越多元的趋势,其中婚恋观也在发生着改变。据调查,现代藏族的婚姻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总体上正处于传统婚姻观的解体和现代婚姻观建立的时期。何雪娜和何克(2008)在对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中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婚恋观更多受到汉族影响,他们在择偶标准和情感态度上与汉族大学生已非常相似,并且是因为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的传递性而产生的结果。
      前人研究显示,现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已有所变化,呈现出更加开放的特点。但是在少数民族婚恋观方面的研究却相当的少。因此,研究藏族和彝族的婚恋观,不仅可以了解他们在婚恋观方面的各自特点和差异,同时可以通过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的婚恋观的比较来探究其婚恋观方面的变迁,这对于更加了解藏族和彝族大学生有其特殊意义。
      二、研究方法
      采用自评量表法,对西南民族大学藏族和彝族的本科学生进行调查,其目的就是考察藏族和彝族少数民族大学生恋爱观的主要特点。
      (一)对象
      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以西南民族大学在校本科藏族、彝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1份,其中藏族学生151份,彝族学生120份。
      (二)研究工具
      所用工具为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卷(CMLCQ)。该量表由西南大学苏红(2006)编制,有较好的效度:内部一致性效度较好。卷分为两部分:基本信息部分包括年级、性别、专业、父母婚姻状况等十个基本情况,有助于分析影响原因;其中包括与恋爱观有关的七个维度:性爱抉择观、婚姻角色观、婚姻自主观、婚姻倾向、婚姻动机、婚姻忠诚观和婚姻价值观。
      (三)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工具为SPSS11.7 for windows XP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民族差异比较
      藏族大学生与彝族大学生各因子得分平均数从低到高排列依次为:婚姻角色观,婚姻自主观,婚姻态度,婚姻价值观,恋爱动机,婚姻忠诚观,性爱抉择观。
      从各维度高低排序可见,藏族和彝族大学生婚恋观水平是不平衡的。在性爱抉择观上藏族大学生的平均分低于彝族大学生的平均分(p<0.05),而在恋爱动机方面彝族大学生的平均分低于藏族大学生的平均分(p<0.05)
      (二)性别差异比较
      1.彝族大学生婚恋观的性别差异比较
      彝族大学生的婚恋观在性别方面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性爱抉择观、婚姻自主观和婚姻忠诚观方面彝族女大学生得分要比彝族男大学生的得分高。(见表1)
      2.藏族大学生婚恋观性别差异比较
      藏族大学生的婚恋观在性别方面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藏族男大学生在性爱抉择观和婚姻忠诚观上得分要比女生低,但是藏族女大学生在婚姻角色观中得分要高于男生
      (三)生源地差异
      1.彝族大学生婚恋观生源差异比较
      来自农村的彝族同学在婚姻忠诚度上得分要低于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彝族大学生,同时在性爱抉择观和婚姻自主观方面来自农村的彝族大学生得分要比来自城市和城镇的彝族大学生得分都要低。在婚姻价值观方面来自农村的彝族大学生得分最高,来自城市的彝族大学生得分最低。在性爱抉择观和婚姻自主观方面来自城镇的彝族大学生得分最低。在婚姻忠诚观方面来自城市的彝族大学生得分最高(p<0.05)(见表2)。
      (四)年级差异比较
      彝族大学生婚恋观在年级方面存在差异,表现在性爱抉择观上,大三和大四的高年级彝族大学生得分较低,其中大四学生得分最低(p<0.05)。
      四、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当代藏族和彝族大学生的婚恋观存在多维度、多元性的特征,由传统保守的婚恋观向开放的婚恋观发展趋势明显,总体上和各因子水平上,藏族和彝族婚恋观特点具有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如下。
      1.民族差异
      从民族差异方面来看,两个民族的婚恋观既有相似,区别不大的方面,也存在民族差异。在性爱抉择观上藏族大学生更加开放和现代,更容易接受和发生性行为;而在恋爱动机方面彝族大学生的动机更加强烈,更开放一些,会更容易投入到一段恋爱关系中去,藏族大学生在这方面要更加保守一些。
      各维度中性爱抉择观的得分最高,说明藏族和彝族大学生在此方面的观念水平还是比较传统,说明其在性行为上还是比较传统,不会轻易与人发生性关系。这便可以推翻民间关于藏族和彝族在性方面比较开放的说法。
      2.性别差异
      藏族和彝族大学生在婚恋观各维度上都表现出了性别差异。总的来说,男生持有比女生更加开放和现代的婚恋观。具体的表现,男生要比女生更容易接受和发生性行为,性伴侣也会多于女生;同时女生的忠诚度要高于男生;男生要比女生更加不愿接受父母安排,更加遵从于自己的选择,而女生还要更多考虑父母的意见;女生比男生更渴望爱情与婚姻,同时在恋爱中也会更加主动,这也说明两个民族的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意识的觉醒,明白自己的恋爱意愿,以及体现了一种更加平等的恋爱态度;在婚姻角色方面,藏族女生要比藏族男生对婚姻中夫妻双方各自的地位和角色更加模糊,并没有明显的“男主外女主内”式的角色明确分工,而显得更加灵活。
      3.生源差异
      从总体来说,生源地的差异主要在彝族大学生中体现。来自农村的彝族大学生表现出更加开放的婚恋观,这与人们普遍认为的城市和城镇大学生应该要比农村大学生要开放的观点相反。具体来说:来自农村的彝族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发生性行为,以及相对来说会选择更多的性伴侣。在婚姻大权上,来自农村的彝族大学生更愿意服从自己的意愿,更加不重视婚姻中的忠诚,但是对婚姻更加期待并且态度更加积极;相对得来自城镇和城市的彝族大学生就显得更加保守。来自农村的彝族大学生显得最不忠诚,更加不忠于对方。来自农村的彝族大学生对恋爱和婚姻的向往程度都是最高的,对于是否结婚和恋爱显得更加重视。
      接受调查的彝族大学生主要是来自四川凉山州,而凉山是一个保存彝族“原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近代以来,彝族原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凉山这块土地上不停地碰撞着,使凉山彝族文化以进两步退一步的速度变化着、发展着,呈原生文化为主各种文化并存的多元格局。
      4.年级差异
      总的来说,藏族和彝族大学生在年级方面差异不大,婚恋观各个维度上表现比较均衡。但彝族大学生在性爱抉择观方面表现出高年级大学生要比低年级大学生要更加开放,更容易接受和发生性行为。说明了低年级的彝族大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受自身民族风俗文化的影响更大。
      五、结论
      藏族和彝族所持婚恋观既民族特性,又具有不平衡性:分别在民族、性别、生源地以及年级这四个方面均有明显差异。总而言之,藏族和彝族大学生在婚恋观方面,既有相似又存在不同。但都同处于多元文化影响下的,转变期,调整时期,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格局。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何雪娜,何克.当代贵州少数民族大学生恋爱心理的跨文化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3]李欣华.西南民族的婚育价值观及其价值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09.
      [4]苏红.大学生恋爱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6.

    推荐访问:彝族 藏族 婚恋 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