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五年 > 正文

    国籍苏宁之夏 子夏家乡地望与国籍归属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30 04:45:25 点击:

      摘要:子夏家乡温邑地处“河济之间”,在出荥泽北流的黄河古道之西,又称作“西河之上”,简称“西河”。西周至春秋初年,温邑为王畿内温国的治所。公元前650年“狄灭温”,前635年晋师勤王赶走狄人占领温邑,周襄王将温、原等四邑“赏赐”晋国。此后温邑先后成为晋国狐溱、阳处父、郐至、赵氏、魏氏采邑,战国前期属于魏国,从未有过“属卫”的历史。子夏自谓退居“河济之间”,曾参谓其退老“西河之上”,皆指其回到家乡温邑,与后世说他是“晋国人”、“魏国人”可以统一,唯一不能统一的错误说法是“卫人”说。
      关键词:子夏;温邑;地望;河济之间;西河之上
      中图分类号:K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5-0152-04
      子夏籍贯传世文献说法不同,学界颇有争议。目前已达成共识的是:其出生地温邑,从西周到春秋初年属于王畿内温国,春秋中叶归晋,战国初期属魏。仍有争议的是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卫人”说,究竟是对是错?能否与温邑说统一?本文拟从温邑地望、历史归属等角度,对此问题作一详考。
      一、子夏家乡地望考
      以往论者探讨子夏籍贯,只是注意到董仲舒称“卫子夏”,裴驷《史记集解》“《家语》云‘卫人’,郑玄曰‘温国卜商’”及孔颖达《(礼记·檀弓)疏》“魏人”这几种说法,很少注意《礼记-檀弓上》曾参谓子夏“退而老于西河之上”说、《尚书大传》记子夏自谓“退而穷居河济之间”说。其所谓“退老”、“退居”,显然是与子夏早年赴他邦求学之事相对而言的,两个地理位置说的正是子夏家乡地望。弄清此地望,颇有利于考定其籍贯。为便于考证,先录《尚书大传》一段文字于此:
      子夏读《书》毕,见夫子。夫子问焉:“子何为
      于《书》?”对曰:“《书》之论事也,昭昭若日月之
      明,离离若参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
      之义。商所受于夫子者,志之弗敢忘也。虽退而
      穷居河、济之间,深山之中,壤室编蓬,为户于中,
      弹琴咏先王之道,则可发愤慷慨矣。”
      针对此段文字,清末陈玉澍曾讲:“温县故城在怀庆府温县西南三十里,考其地正当河水之北、济水之南,与‘河济之间’正合。”可惜此论未能引起后世重视。笔者这里做进一步阐发,并侧重谈谈“河济之间”对于子夏成长的重要意义。
      《尚书·禹贡》所记江、淮、河、济四条大川,即《尔雅·释水》释为独流人海的“四渎”。虽然今日济水已踪迹难觅,只留下济源、济宁、济南等标志性地名,但在古代典籍中,它却是一条赫赫有名的河流。所谓“禹别九州”,兖、豫、徐、青诸州皆以济水为界。故《尚书·禹贡》用极其简略的文字对其流程予以描述:
      导沈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
      邱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有关济水的文字已达两卷之多。有记述如下:
      《水经》: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沈水;
      又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又东过其县北,屈从县
      东南流,过瞒城西;又南当巩县北,南入于河。
      郦氏注:济水重源出轵县西北平地。水有二
      源。东源出原城东北,昔晋文公伐原,以信而原
      降,即此城也。俗以济水重源所发,因复谓之济源
      城。其水南经其城东故县……济水于温城西北与
      故渎分,南经温县故城西,周畿内国,司寇苏忿生
      之邑也。《春秋》僖公十年,狄灭温,温子奔卫。周
      寰王以赐晋文公。济水南历虢公台西,《皇览》曰:
      温城南有虢公台,基址尚存。济水南流注于河。
      河、济交汇冲激形成一大片水域名日荥泽(荥阳因此得名),即《禹贡》所谓“入于河,溢为荥”。济水出荥泽而东,流经今之定陶、荷泽等地逶迤人海;黄河古道则由荥泽而北,逐渐偏东流人渤海。温国就处于南、东两面临黄河,又有济水穿境而过的“河济之间”。此“河济之间”属于“河内”,在黄河北岸,在北流黄河之西而不在河东,属于九州中的冀州而不属于兖州。它与《尚书·禹贡》“济河惟兖州”孔颖达疏所谓“济河之间”,《吕氏春秋》“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名称虽同,而所指有别:一为济水最上游流域,一为河、济交汇之后的济水中下游流域。
      温国的治所温邑既在黄河北岸,又在出荥泽北流的黄河古道之西。这在齐鲁之士眼中便是“西河之上”,简称“西河”。《左传·僖公四年》管仲所谓“昔召康公……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诗经·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说的正是此段在太行山以东、齐鲁之西、出荥泽北流过卫的黄河古道。《孟子》“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赵岐注“在北流河之西”,即为避免有人误作晋、陕交界的南流河之西。《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管子·小匡》:“西征攘白狄之地,遂至于西河。方舟投柑,乘桴济河,至于石沈。”此处“西河”皆指太行以东的北流河之西,古今注释多误。子夏返乡设教至于老,也是在“北流河之西”,故《礼记·檀弓上》曾参谓其“退而老于西河之上”。钱穆先生引“《隋图经》:‘安阳有西河,即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所游之地。以赵魏多儒,在齐鲁邹之西,故呼西河。’《太平寰宇记》亦谓:‘相州安阳有西河。’”所论尚不够准确。首先,“西河”是一个比较广阔的地理概念,包括晋国之南起温邑、北至安阳等北流河之西的广阔地域,不只是安阳某个地方;其次,若只“在齐鲁邹之西”,而不在北流河之西,如春秋中后期之卫国各地,皆在北流河之东,均不能称作“西河”。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唐代司马贞《史记索引》、张守节《史记正义》、清末陈氏《卜子年谱》,把子夏退居设教之“西河”释为汾州或西河郡,均误。钱穆说子夏“退老于西河之上,即犹谓穷居河济之间也”,本具卓识,惜其不清楚温邑地理位置,没有注意到济水最上游流域,最终作出西河“当在今长垣之北,观城之南,曹州以西,一带之河滨”的推论,不免令人有功亏一篑之叹。   二、子夏国籍归属考
      子夏“卫人”说,最早见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及《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现代如匡亚明《孔子评传》、蔡仁厚《孔门弟子志行考述》等都持“卫人”说。值得注意的是,持“卫人”说者并不反对温邑说,以为温邑曾经“属卫”,所以“温人”、“卫人”二说并不矛盾。故北京大学李零教授干脆说子夏是“卫温县人”。这种试图将二说统一起来的观点,始于唐代司马贞《史记索引》:
      按:《家语》云“卫人”,郑玄云“温国人”,不同
      者,温国今河内温县,元(原)属卫故。
      司马贞肯定郑玄“温国人”说,接下来说温县原来“属卫”及故有“卫人”说却不正确,因为温县从未有过“属卫”的历史。这从下引《左传》有关温邑的史实就可以看出来。
      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这次郑师“取温之麦”在春秋初期。周王室东迁洛邑,王权衰落,实际控制区仅限于王畿之内。由“郑伯怨王”而“取温之麦”,可知畿内温国并非独立的诸侯国,当然也不属于卫国。不然的话,郑伯怨王却去卫地抢粮就讲不通了。
      隐公十一年(前712年):“王取邬、刘、蔫、邗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稀、樊、隰廊、攒茅、向、盟、州、陉、隤、怀。”
      据杜预注:邬、刘在今偃师西南,蔫、邗在今沁阳县境内,皆郑邑而近成周者。“苏忿生之田”所列十二邑:温在今温县西南,原、樊、向在今济源境内,悕、州、陉在今沁阳境内,隰郧、怀在今武陟西南,攒茅在今修武县西北,盟在今孟津境内,隤在今获嘉西北,这些地方皆属于温国。周王以之与郑交换,温国被削弱,苏子对周王不满可想而知。由此段文字可知,春秋地名之“温”,有温国、温邑两层含义,温国包括所有的“苏忿生之田”,温邑是温国的都邑、治所。温国除温邑外,至少还有原、樊、向等十一个城邑。从晋文公伐原三日不克、围阳樊时苍葛大声疾呼“此谁非王之亲姻”可知这些城邑也有一定实力,不只是乡野农夫聚居之邑。这样看来,温国在东周畿内确已不算小,又处于王畿东北部邻近郑、卫、狄、晋的地理位置,产生尾大不掉倾向并被人觊觎在所难免。
      庄公十九年(前675年)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
      王室发生王子颓叛乱,叛军伐王不克退居温邑。温国之君苏子参与叛乱,“奉子颓以奔卫”,引来卫师、燕师伐周,原来的不满发展成为公开对抗。
      僖公十年(前650年)春:“狄灭温,苏子无信也。苏子叛王即狄,又不能于狄,狄人伐之,王不救,故灭。苏子奔卫。”
      苏子参与叛乱后投靠狄人,“又不能于狄”,被狄所灭。武王所封温国至此不复存在。有论者谓苏子奔卫“或许还把部分苏国的土地带到了卫国”,显然没注意到卫国十年前几乎被灭,尔后三次东迁、河西版图丧失殆尽的历史。
      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秋:“颓叔、桃子奉大叔,以狄师伐周,大败周师,获周公忌父、原伯、毛伯、富辰。王出适郑,处于汜。大叔以隗氏居于温。”
      王室又生叛乱,大叔一伙与隗氏借狄师攻王伐周,以狄人所占温邑为大本营。值得注意的是叛军所俘将领有“原伯”。这说明十四年前“狄灭温”主要是占领了温邑,并未能占领温国的全部城邑。
      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春:“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次于阳樊,右师围温,左师逆王。夏四月丁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于隰城。戊午,晋侯朝王。王飨醴……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晋于是始启南阳。”
      此年是温邑历史的大变迁。王室内乱,襄王通知诸侯救驾。晋文公在狐偃、卜偃推动下出师勤王,到达阳樊后兵分两路,“右师围温,左师逆王”,攻占温邑赶走狄人,杀王子带平息了叛乱。襄王“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温、原等四邑归晋国。
      成公十一年(前580年):“晋郁至与周争鍭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郁至曰:‘温,吾故也,故不敢失。’刘子、单子曰:‘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苏氏即狄,又不能于狄,而奔卫。襄王劳文公,而赐之温。狐氏、阳氏先处之,而后及子。若治其故,则王官之邑也。子安得之?’晋侯使邰至勿敢争。”
      杜预注:鍭,温之别邑。看来“鍭田”也是“苏忿生之田”;襄王“劳文公”而“与之阳樊、温、原、攒茅之田”,并未把温国田邑全部赐予晋。晋又把襄王所赐田邑一分为二,在温、原两地设官而治,晋之温邑已远非温国的全部。郤至显然是强词夺理,混淆温邑与温国的概念。刘康公、单襄公的这一段讼词,从追述温邑的历史加以反驳,有理有据,故“晋侯使郤至勿敢争”。
      历史推演至成公十七年(前574年)冬:“壬午,胥童、夷羊五帅甲八百,将攻郁氏,长鱼矫……以戈杀驹伯(郤铸)、苦成叔(郤簟)于位。温季曰:‘逃威也!’遂趋。矫及诸其车,以戈杀之,皆尸诸朝。”
      晋厉公欲尽去群大夫立其左右近臣,先拿逞强好利、贪图权势的“三郤”兄弟开刀。郤至封邑在温,排行为季,故称“温季”,其统治温邑的历史到此为止。此后,即在子夏出生的60多年前,温邑就归于赵氏。
      昭公元年(前541年):“十二月,晋既燕,赵孟适南阳将会孟子馀。甲辰朔,蒸于温,庚戌,卒。郑伯如晋吊,及雍乃复。”
      此赵孟名武,赵塑子、赵盾孙、赵衰曾孙,谥号“文子”。赵武就是《史记》所记、元杂剧所演的“赵氏孤儿”。在此“昭公元年”,赵武已是晋国执政,在晋都新田举行了晋之冬祭,又赶回温邑主持自家会祭,祭祀了祖宗赵衰之后,寿终正寝于温邑。由此可知,赵武主政晋国期间,趁郁至灭亡之机,赵氏领地由原邑发展到了温邑,连赵氏祖庙也迁到了温邑。
      哀公二年(前493年):“齐人输范氏粟,郑子姚、子般送之,士吉射逆之。赵鞅御之……将战,邮无恤御赵简子,卫大子为右。繁羽御赵罗,宋勇为右。罗无勇,麇之。吏诘之,御对日:‘痦作而伏’……郑师北。获温大夫赵罗。”   此为“铁之战”片段摘录。赵筒子指挥的这一场在铁地袭击郑师之战,对于彻底打垮范氏、中行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铁之战之年,子夏已14岁,其少年乡居岁月即将结束。此前温邑一直归赵氏,这一点应予高度重视。以往论者谓春秋末年温邑归魏氏,但始于何年并无考证。钱穆引述“郁至与周争郤田”之后说:“郤至灭,魏氏盛,温邑谅归魏氏。至三家分晋,温仍属魏。”忽略了自公元前574年郤至被灭,直到“铁之战”赵罗被擒这81年温邑归赵氏的历史,将温邑归魏的时间推得过早。还有论者说“三家分晋时……赵氏在南方拥有的温地就调换给了魏氏”,又将时间推得过晚。从上引记载可知,温邑归魏必在“铁之战”之后。考虑到温邑在赵罗治下已非赵氏重地,赵罗被擒温大夫职位空缺,赵氏又是依靠韩氏、魏氏鼎力支持才转败为胜的,很可能在“铁之战”后,智、韩、赵、魏四家瓜分范、中行氏封地划分势力范围时,魏氏就开始派员接管温邑,而不必等到智氏灭亡三家分晋。笔者曾考证,子夏是15岁离乡投师入孔门,这可能是温邑归魏氏的第二年。
      有论者推测,“苏子奔卫”或许带到了卫国部分土地,而包括子夏的出生地。其实根本无此可能性。且不说今之温县有海内外卜氏后裔公认的“卜子故里”卜杨门村,村内有子夏祠,生活着子夏的八十代、八十一代孙及其家藏《温县卜氏家谱》、村南有子夏墓等证据,只要了解卫国“三次东迁”的历史,就会得出与笔者相同的结论。
      据《左传》,卫国原来都于沫(今淇县东北),版图跨北流黄河两岸,拥有河西殷商故都朝歌及其周围大片土地,实力相当可观。公元前675年“卫师、燕师伐周”,卫国尚有力量去干预王室内政。但十五年后,狄人侵卫,卫之余众东渡黄河,仅存“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今滑县西南)”,此为第一次东迁。尔后狄人仍不断侵伐,卫第二次迁都楚丘(今滑县东部)。公元前629年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今濮阳县境内)”。经过三次东迁,卫国版图完全收缩于北流黄河以东,河西地盘丧失殆尽。晋国则继打败狄人攻占温邑等“南阳”之地以后,与狄人征战多次夺得沫、朝歌等“东阳”之地,形成了春秋中叶以后卫晋以黄河为界、隔河相望的格局。到春秋末年,原本属卫的沫、朝歌等邑尚且归晋,卫国怎能远到晋之“南阳”抢占一块本来不属于自己的土地?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子夏家乡温邑地处河济之间、王畿之内,文化积淀深厚,又在北流黄河古道之西,故称“西河之上”,简称“西河”。西周至春秋初年,温邑是王畿内温国的都邑;僖公十年(前650)春“狄灭温”,王畿内温国已不复存在,温邑被狄人占领十五年。僖公二十五年(前635),晋师赶走狄人占领温邑,周襄王将温、原等四邑“赏赐”晋国。这样,在子夏出生的一百多年前,温邑已成为晋邑。此后,温邑先后为晋之狐溱、阳处父、郤至、赵氏、魏氏管辖,从未有过“属卫”的历史。故就子夏出生的春秋末年而言,他是晋国人;就其“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的战国初期而言,他是魏国人。这与“河济之间”、“西河”地望正好统一,唯一不能统一的说法就是“卫人”说。
      “卫人”说的产生原因大抵有三:一是魏、卫同音而致误;二是有论者把子夏退居“河济之间”误作“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三是《韩诗外传》记子夏任卫国行人的英勇事迹影响甚广,导致一些汉儒将其为官之国误作籍贯。
      从公元前574年郤至被灭到前493年“铁之战”中温大夫赵罗被擒,这81年间温邑一直属于赵氏。可能在“铁之战”之后,子夏十五周岁离乡投奔孔子的一年前,温邑归魏氏。十多年后,子夏学成归来,设教授徒取得巨大成就引起了魏成子、魏文侯重视,他们先后拜子夏为师,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才得以在孔子未能跨越的大河之西蓬勃发展起来。子夏门下李克、吴起、田子方、段干木等弟子,或成为魏氏重臣,或被魏文侯君、臣礼敬。在魏国迅速崛起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之际,子夏开创的“西河学派”也迅速崛起,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构成政与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千古佳话。唐朝追封子夏“魏侯”、宋朝加封“魏公”,既是对孔颖达“魏人”说的认可,也是对郑玄“温人”说的肯定。今日仍持“卫人”说,实在是一种退步。

    推荐访问:国籍 归属 家乡 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