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五年 > 正文

    情愫是一种怎样的感情_一段历史,一种情愫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2 04:38:53 点击:

      翻开人民美术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我们的艺术家—彭年生摄影作品集》,让人感觉是翻开的是一段历史、一种情愫,一个无限丰富精彩的人文世界在我眼前铺陈。这本画册延续了彭年生一贯的风格基调—简洁大气,一张张黑白影像以其讲究的光影、构图,向观者传递着古典深邃的美感和一种雅致的东方意趣。
      彭年生先生涉足摄影艺术已逾40个年头:从1972年于武汉第二商业学校(现武汉商业学院)摄影专业毕业的一名学生,到“第十六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金奖获得者,再到如今成为备受推崇的人物肖像摄影艺术家,他这一路走来,其中的艰辛与不易,不足为外人道也。自1990年彭年生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创作方向,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摄影语言,这么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拍摄中国当代的知识精英群体,为他们造像、留影。在他看来,这一群体是社会的基石和脊柱,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精神和素质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强大的希望所在,他们的智慧和心血终将凝聚成一座中华民族文化的丰碑,在历史上留下精华的一笔。
      彭年生把镜头对准了这样一群人,说明他自身的学养达到了一定高度,对社会和人的认识也达到了一定深度。他关注这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也热爱我们的文化事业。这些知识精英在彭年生的镜头下,被作为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发展的代表人物记录了下来。这是难能可贵的。因为一些前辈学者相继离开得太快太突然了,我们还来不及回首就要面对缺失的遗憾。而彭年生的摄影或多或少为我们的情感填补了些许空白,他在拍下人物外形特征的同时,也拍下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而我们在观看的时候,收获的也不仅仅是人物的影像,还有人物的故事和历史的回忆。这恰恰是彭年生肖像摄影作品的价值所在,这些作品不但具有历史文献的意义,同时在精神上也为我们定下了一个坐标,那就是:我们无论再向前走多远,回望的时候都能找到我们的根本。
      迄今为止,彭年生在他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已经拍摄了600多位文人墨客的肖像。他拍科学领域的两院院士,结集出版了《院士之光》;他拍人文领域的学者、作家、艺术家,结集出版了《思想者》和《彭年生摄影艺术》。而新出版的《我们的艺术家—彭年生摄影作品集》则集中收录美术界人士的肖像,包括艺术家、策展人和批评家、理论家。美术界是彭年生最为熟悉和深爱的领域,也是他拍得较为全面、系统的领域。从1909年出生的美术理论家王朝闻先生到80后的新锐艺术家,彭年生花了22年的时间来拍摄,人物年龄跨度整整四代人。他既能以崇敬的心情去拍摄季羡林、徐迟、吕叔湘等老一辈的学者,又能以发掘的眼光去拍摄年轻一代有潜质的艺术家,而对于同辈,他更是真诚以待、携手共进,不吝拔刀相助。彭年生总是善于用历史的眼光,去发现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身上的闪光点和时代特色,甚至有些人在被其选择拍摄的当年还曾是在界内摸爬打滚的青年,如今已成大器,成为美术界的中坚力量—摄影家当年的这种独到眼光和判断能力令人不得不佩服。
      艺术,很多时候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代名词,而从事艺术的人更像是生活在人间的一群精灵,因为他们能够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能够愉悦我们的心,感动我们的情,亦能调侃生活中的恶,启发人们去思考;他们优雅、睿智,幽默又仁爱,他们的存在让世界多了一个维度,也让生活多了一种味道。我不知道别的国家或地区有没有人像彭年生这样系统地为艺术家们造像留档的,而我们的彭年生20年来不倦地拍摄,为我们做了一份有格调、有分量的艺术家肖像档案。特别是当我们一页页翻阅这本《我们的艺术家—彭年生摄影作品集》,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彭年生用他的镜头和心血为我们勾画出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家的不同气度和风骨,从清高儒雅的超脱,到矜持内敛的坚守,再到从容淡定的求新求变,再到轻松率性的个性张扬,一代代有承有袭、有破有立。他们的精、气、神,都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他们的形象、他们的心境、他们的作品所彰显出来的丰富性和独特性,都是各个时代风貌的生动写照。作为个体,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部书、一段史,他们被拍摄的那一刻,只是书的一页、史的一章,是可读可感的。而作为群体,经过岁月的洗涤和时光的雕刻,当我们再度回首,这一张张严肃、凝重的老照片,俨然已成为历史的镜像,真实地反映出中华美术百年历程的灵魂所在。
      我曾经认为,摄影是一门相对简单容易的艺术,快门一按就成了。可是现在,彭年生先生的摄影将我的这种肤浅认识彻底颠覆了。因为不论是绘画、雕塑或是影像、装置等艺术的语言实在太丰富了,如果想有点变化和突破,可以借助的手段和媒介太多了。而彭年生的摄影一是限定为黑白,二是限定为文艺人这一共性很强的群体,想要有所变数真是很难,有点戴着枷锁跳舞的意味。幸而彭年生既能稳得住又能跳得出,总是能够面对不同的拍摄环境和被拍摄者及时作出反应,在短时内处理好画面的构图、神态的捕捉、环境的烘托和光影的运用,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并将人物内在的不同性格表现出来,着实不容易。这需要技巧,更需要智慧。
      从这本画册中所呈现的老中青几代艺术家的肖像来看,彭年生也在努力求新求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他绝不会为了变化而变化,所有的改变和不变都只为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面孔的比重和环境的比重,此消彼长,使得画面感觉有的轻松、有的厚重,都切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彭年生不苛求人物面部在画面中的均衡的比例,而追寻人生阅历刻印在形象神态中的叙事性,他追求那种不必言说、却能让观者清楚地领悟到的感觉,有一种经历沧桑的从容淡定、平和宁静。
      这本画册的编辑工作筹备了2年多,其间彭年生数次前往北京宋庄和其他艺术区,拍摄了目前最为活跃的一批当代艺术家如方力钧、岳敏君、马六明、史金淞等人。与这些堪称明星的大牌艺术家们约时间并让他们配合拍摄并非易事,多亏了画册执行主编冀少峰先生鼎力张罗,彭年生才得以顺利地达成心愿。然而由于时间的关系,仍然落下很多想拍的优秀艺术家尚未拍成,使彭年生深感遗憾;故决心将已拍摄的作品努力做到最精,来弥补心中的缺憾。彭年生每次拍摄至少都要拍数十张的底片供挑选,经过多次修改调整、反复对比后才确定一张作品,再进行精微的细调。一幅肖像作品从拍摄到最终定稿往往需要耗费几个星期的时间。如果要给彭年生自己拍一幅肖像的话,那么定坐在电脑前,伸着脖子,眯着眼睛,手握鼠标不停拖动、点击的他,一定是他日常生活最生动的写照。
      这么多年来,彭年生已经习惯将所有休息、娱乐的时间都贡献给他钟爱的摄影艺术,他除了北上南下的奔波拍摄,更是日夜不停地忙于修片调图,数十年如一日地醉心于摆弄他那些黑白照片。也许有人会嘲笑、会惋惜,因为彭年生这样的摄影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只有创作、没有售卖,而摄影设备、打印设备都是很烧钱的玩意儿,有时候他办展览、出画册,想要做得更完美,还得自己贴钱,但彭年生仍然一往而情深。他说,除了要感谢那些笑他傻的人给他激励,更要感谢陪他一起疯狂、助他实现理想的一帮真朋友。如果没有他们的慷慨解囊、鼎力支持,那么不管是他的展览亦或是他的画册,其精彩程度很可能会大打折扣。也许艺术家都是又傻又疯狂的人吧,但也正是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我们的艺术家。然而每次都由于展览场地或画册篇幅的限制,他的这份人像档案都不可能完整呈现。这本《我们的艺术家—彭年生摄影作品集》虽然已经很厚很重并且编排得很充分了,但仍然迫使他不得不再一次地忍痛割爱做出取舍,真是百般纠结与无奈。
      如果说缺失和遗憾是注定的,那么对于彭年生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至少我们可以期待他的下次、下下次。
      (曾静/湖北美术馆策展人,美术史硕士)

    推荐访问:情愫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