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五年 > 正文

    城市生活(二题)|苏州城市生活广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2 04:52:35 点击:

      重回广州  清明刚过,谷雨未至,我第四次来到广州,距离第一次到这个城市,已相隔十余年。除了沙面,其他地区变了很多,至于沙面可能因为原本是租界,欧式风格的老房子有历史价值,反而没什么大变化,只多了几块外国连锁咖啡店的招牌,就像今天喝早茶的第十甫路,以及邻近的上下九街,因为保留了广州西关早年的街景,而被规划为步行街,街上的老房子也得以保存。
      十一年前第一次来广州,是因为丈夫工作的外商公司安排他暂时转调广州支援分公司。广州紧邻当时尚属英殖民地的香港,成为许多外资企业探入内地的第一步。我随他来玩了半个月,天天住酒店。早上老公上班后,我独自去喝早茶,那时咖啡店在广州还很少见,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香甜却又微呛的气味,听说那是烧煤球熬粥融合起来的味道,熏人的是烧煤球的烟,香甜的是米粥。九十年代的广州正积极修筑地铁等诸多现代城市所拥有的建设,许多老房子上都写着“拆”,红色的油漆写成的拆字周边还标示重点般地画了一个圆圈,成为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后认识的第一个中文字。老外问怎么念,当地人教他,和中国的英文一样啊,China,“拆哪”!
      十余年后的广州已是另一番景致,晚上游珠江,灯火闪烁,虽然没有香港维多利亚港灿烂,没有上海外滩繁华,但另有一种含蓄宁静的美,三层迭起穿梭的立交桥,诉说着这城市忙碌的另一面,如今有时间喝早茶的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我们原要去陶陶居饮早茶,上午八点半,陶陶居已是人声鼎沸,只能和人并桌。于是我们转至斜对街的莲香楼,要了一张小台子和三亚铁观音,点了萝卜糕、鲜虾香茜饺、咖哩牛肉酥、肠粉卷油条和顺德鲮鱼球。点心果然做得好,萝卜糕吃得到萝卜丝,且入口即化,若有似无的萝卜丝柔软而多汁;咖哩牛肉饺馅浓皮滑香酥,却一点不腻口;鲜虾香茜饺有一股独特的香味,出乎意料的好吃。接下来在广东的几天,不论吃早茶午茶夜茶都会点各种含有香茜的点心,竟然都没让我们失望。别名香茜的芫荽,我原本并不特别喜欢,作成点心的香味却独特且耐人寻味;鲮鱼球很有弹性,鱼肉打得够扎实。早茶点心吃得舒服,茶喝得清润,感觉上一整天都顺心。
      漫步上下九街,街边小店以贩卖衣鞋饰品配件为主,几乎家家都在抛售,店里商品确实价廉,式样看起来也时髦漂亮,至于品质就不知道了,反正现代人喜新厌旧,耐用也算不上长处。我挑了几样小配件,欲购物的逛街和不想购物的纯逛街,心情上完全不一样,后者固然悠闲,然而因为无所求,难免也无所获。前者则随时涌现见猎心喜的兴奋,而且实质上的拥有也暂时得到虚荣的满足。
      上下九街连接广州玉市,玉市由几十家小店组成,玉饰自然是大宗,也有珊瑚、水晶和养殖珍珠,看得人眼花缭乱。选玉是大学问,玉市里价廉者买来反正只是好玩,价昂者也有可能是赝品,或是价不符实。喜欢买玉的朋友常将自己上当买贵比作交学费,我自认眼力不行,也缺乏天分,无意学玉石世界里的浩大学问,只要自己看了喜欢,觉得值得,就不去理会买贵了还是便宜了。
      街边少不了小吃摊,卖些咖哩鱼蛋、蒸烧卖串、濑尿牛丸、牛杂之类的小吃,还有西关咸煎饼。金黄色的饼说是煎,我觉得更接近于炸,茶碗大小,做得好的形状像绽放的花朵一般,很平民化的点心,没有蛋塔的花哨,没有莲蓉包的甜糯,咀嚼起来另有一番滋味。
      去年秋天,我陪母亲游广州。一九四九年母亲从青岛一路南下广州,当时还只是初一学生的她随着学校撤退,由广州搭船至陌生的台湾,广州是她在大陆的最后一站。他们背着行李,走过海珠桥,年幼的她已经走不动了,眼看着同学们一一从身边走过,超越了她的步伐,她落在后面,终于连同学的背影也看不见了。她一个人背着沉重的行李,自暴自弃地坐在海珠桥上哭了起来,她实在走不动了。不管学校要往哪里走,她都走不动了。也不知道哭了多久,一位发现她不见了的同班同学回头找她,见她坐在桥上哭,没多言语,默默背起母亲的行李,拉着母亲继续往前走,走到学校暂时停驻的所在。五十七年后,七十岁的母亲站在海珠桥边对我说:“原来同学们就在前面不远处,拐个弯就到了,我却不知道,只觉得没法继续走下去了,如果没人回头来找我,说不定我真的就流落在广州街头了,后来会是怎样,根本无从想。”
      母亲向开车载我们来的司机讲述五十七年前的往事。这回陪母亲来广州,已经是第三回经过海珠桥,母亲特意请司机停车,她想下车看看。桥已经不是当年那座桥,桥边的街道建筑也全都变了样,七十岁的母亲望着跨越珠江两岸的大桥,心里依然藏着一个十三岁就离家的小女孩,那个小女孩离家后,就再也回不了家。
      小时候每逢生病,向妈妈发脾气撒娇,妈妈常会摸着我散乱的辫子说:“我离开家的时候只比你大一点。”这句话说着说着变成了“我离开家的时候就像你这么大”,“我离开家的时候还没有你这么大”。母亲看着我,想起了身边没有妈妈的自己,在她给予我的疼爱里,她更清楚看见自己失去了什么,更让人痛心的是这一失去,就再也没有机会重获。
      母亲的十三岁留在了海珠桥上,我们的青春岁月无可避免地在不知不觉间四处散落。
      一九四九年,我的父亲母亲,以及公公婆婆,曾经同时来到广州,当然当时的他们彼此不相识,如果他们其中有任何一个人留在了广州,没有来到台湾,就不会有日后我和丈夫同游广州的情景。走在街上丈夫回忆着十几年前的广州,改变之快都已经让人觉得失了凭据,更何况母亲五十几年前的回忆。
      晚上我和丈夫到杉木栏路的友联菜馆吃饭。中国人说吃在广州,真是一点没错,我们只要有机会到访广州,还没出发,肚子里的馋虫就迫不及待跃动起来。友联的清平鸡号称广州第一鸡,虽然菜馆陈设简单,整整三层楼两家合并店面却座无虚席,几乎每一桌都有碟清平鸡。于是我们也点了四分之一只,真的又香又嫩。西洋菜鱼滑也十分清爽可口,西洋菜又名豆瓣菜,是我到广东必吃的青菜,据说有清热润肺的功效,很适合在广东湿热的气候里食用。清炒煮汤均美味可口的西洋菜在广东各市是和青江菜、空心菜(广东人称空心菜为通菜)一样寻常的青菜,奇怪的是在其他省市却鲜少看到。店家另推荐香烧桂花劄,蜜汁口味,在鹅肠里灌入肉和火腿,是一道特别的菜。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吊烧乳鸽滋味平平,也不是说不好吃,只是不如清平鸡让人惊喜。不过这样说,显然也有失公允,友联的招牌菜本来就是鸡,不是乳鸽,硬拿来比较,有无事生非之嫌。   母亲对广州印象最深的却是凤梨,当然,即便是以美食闻名的广州,在离乱岁月里,贫穷的流亡学生连吃饱都很困难,更不会有机会尝到讲究的粤菜,能吃到北方没有的凤梨,那酸甜浓郁的滋味,已经让想家心切的小女孩暂时破涕为笑了。处在乱世临界点的广州,上演着密集的悲欢离聚,时移事往,许多遗憾都错失了弥补的机会。一晚,我在电视上听到一首歌:“借水还山,借地还天,借离别还相见,借月缺还月圆。”真希望人世能有如斯的借与还,让不息的思念有安放的位置。
      第四次来到广州,第四次离开广州,吃了一碗鲜虾云吞充作早餐。在中国酒店对面搭巴士去白云机场,我想起十年前陈旧狭小的机场候机室,如今已成为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建筑,巴士窗外刺眼的阳光,却让我看不清亮晃晃的广州市,记忆只能在古老与崭新的楼群间纠结蔓延。
      行在杭州
      有着冬阳的周末,我和丈夫在西湖畔散了一会儿步,去书店买了几本书,上馆子吃了顿美味的晚餐,再逛街添了几件看着喜欢但其实可有可无的小东西,我们高高兴兴地打算拦辆计程车回去。然而刚站上马路,立刻发现起码有六批不同的人要拦车,空车却少得可怜,一有车停客落时,众人就飞奔上去抢车。几个回合下来,我们明显居于劣势,新的抢车人潮却还陆续加入。丈夫提议换条路也许搭车的人少些,经过的空车多些,于是我们转移阵地,以便印证他的推估与现实不符。另一条路抢车的人一样多,而空车一样少。于是我主张搭公车,没想到晚间十点的公车拥挤得不得了,几乎无处立足,偏偏还在每一处路口都碰上红灯,原本的好心情也大打折扣。
      作为一座宣称宜人居住的城市,杭州的大众运输显然需要加强。地铁尚在兴建中,上个月还发生施工意外,公车规划有待调整,高峰时段交通陷入壅堵,一日之中至少有四个时段抢不到计程车,不但交通状况比起大陆其他许多省会城市要来得恶劣,大众运输提供的便利性也差。我曾经问一位杭州朋友,为什么杭州的大众运输如此不便?他说杭州人有钱,私家车多,所以大众运输差些。但是从载客拥挤的公车来看,此言差矣,私家车进入城区只是造成壅堵,并没有解决运输问题,搭公车和计程车的小市民,仍然是多数。
      不过杭州有一项措施,倒是可提供给其他城市作参考,那就是公共自行车。事实上,无论是地铁还是公车,都不能完全解决交通问题,杭州市于是决定发展公共自行车以弥补这一缺陷,解决公交系统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兼具换乘功能,提高公共交通的可达性。此外,发展公共自行车交通,既节约道路资源,减轻停车压力,还可节省能源,减少污染,改善城市空气品质,又能提供民众运动机会,可说是一举数得。
      近年杭州推出了许多新措施,其中民众评价最高的是免费开放西湖。杭州希望建立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并实行免费租赁,也会像免费开放西湖一样,能为杭州市争取加分。建设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后,一千个自行车租赁网点,将雇用三千名管理人,大量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也可就近得到解决。以西湖风景区为例,周边原本就有民营的自行车租赁点,但运行情况并不好。二OO八年五月起杭州先在苏堤南口、望湖楼、圣塘景区、柳浪闻莺、长桥公园南口、平湖秋月、岳庙等处设立七个自行车服务点,提供民众公共自行车免费使用。十月接着在市区推出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预计在一年半时间内,形成拥有一千个服务点、五万辆自行车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为了避免民众长时间占用公共自行车,影响了原本作为大众运输接驳的功能,免费借用的时间为一小时,超时仍需付费,且超时愈长,计费单价愈高,这一项便民措施使用时搭配公交IC卡,有如台北的悠游卡。
      想象一下,骑着自行车穿过苏堤,眼前是夹岸柳丝、碧波荷叶,湖上泛着轻舟,阳光从法国梧桐叶隙间筛落……游程结束,只要将车还给服务点,就可以轻松搭车转往下一站,这样的午后时光,的确是很惬意啊。

    推荐访问:城市生活 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