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小学五年 > 正文

    风波迭起的明胶事件:2018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6 04:50:24 点击:

      从“老酸奶”到“毒胶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4月9日,著名主持人赵普发微薄称:“不要再吃老酸奶和果冻,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经济观察报调查新闻部记者朱文强也在微博上爆料:其实这才是今年3.15晚会的重头,可惜片子没播。两条微博已经发出,转载量剧增,一时间老酸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4月15日中午,央视每周质量播报报道指出,百姓平时常吃的各种胶囊剂的药品、保健品的胶囊竟然有可能是用废旧皮革制作的,其中重金属铬超标最高达75倍。节目一经播出就在公众中引发强烈关注和焦虑。
      本来应该用在板材、家具、包装、石油、涂料等化工产品上的工业明胶,却流入到了食品、药品当中,这令公众愤怒不已。
      
      工业明胶变身食用明胶危害大
      食用明胶只要在标准限量内,不会影响健康。但是用废皮革炼出来的工业明胶根本不能用于食品加工,当然不能吃。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工业明胶含有大量的铬、铅等重金属,“用在食品中就是毒药,和投毒没有区别。”据了解,这种由废皮革制成的明胶,其中往往含有重铬酸钾和重铬酸钠。用这种原料生产水解蛋白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重金属六价铬等有毒化合物。
      人的体内都存有少量铬离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的三价铬。它是葡萄糖耐尿因子的关键成分,可促进胰岛素的作用,影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代谢。而六价铬是强氧化剂,若它进入体内,取代了正常的铬离子,将影响这些正常物质的代谢,而且损伤黏膜,形成溃疡。
      专家指出,化工原料中含大量的六价铬和砷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皮革加工的过程中会深入皮毛之内,即便用大量的石灰和工业酸冲洗还原也无法完全清除其中的残留。如重金属(铬、砷、汞、铅等)含量,一般在蓝矾皮(鞣制过的皮革)中大量存在,且无法清洗去除。只要测出明胶或空心胶囊中重金属含量超出5ppm (百万分之五) ,一般就能说明胶囊明胶原料中掺有蓝矾皮;而过量的重金属可导致神经系统中毒,出现头晕、失眠、腹泻、皮炎等症状,且易在肝、肾积累。
      “偷梁换柱”,工业明胶赚暴利
      明胶可分为食用明胶、药用明胶、照相明胶和工业明胶四大类。“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基本都是动物骨头制成的,照相明胶和工业明胶一般用动物的皮。”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明胶分会秘书长姚龙坤介绍说,“为降低生产成本,用蓝矾皮生产工业明胶是很正常的,但不能用工业明胶当做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使用。”
      蓝矾皮就是皮鞋的“近亲”,皮革厂将皮革剪裁后的下脚料卖给工业明胶厂,经过加工就变成了柔软的类似于动物毛皮的蓝矾皮,成为制作工业明胶最廉价经济的原材料。
      从外观上看,工业明胶与食用明胶、药用明胶几乎没有差别,甚至在物理性质上,三者的差异也不大,但价格差异就大了。
      中国明胶协会理事长王敬忠向记者算了一笔账:1吨正规食用明胶的原材料,价格高达2000元~3000元,而一般的皮革下脚料,1吨仅需要100元~200元。但是,进入市场后,1吨食用明胶的收购价都在2万~3万元左右。“目前,国内生产食用明胶的不法小厂家有一百多家,然而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只有二十多家。不仅仅是在山东,河北、江浙一带都是这些假冒食用明胶的根据地。”
      铤而走险屡获成功,暴露管理漏洞多
      据了解,我国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共计8万人左右,却监管着全国近5000家药品生产企业、40万家药品流通企业、17000家医疗器械企业、3400多家化妆品企业、2000多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以及230万家餐饮企业。如此庞大的企业数量,与8万名监管人员形成鲜明对照,即便是抽检,恐怕也做不到监管的全覆盖。
      再看技术支撑。如今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而其安全性的检验与相关标准的制订远远跟不上技术进步的步伐。这一点在医疗器械产品上体现得最为充分。国家行政学院胡颖廉博士指出,集声、光、电、新材料等高技术于一身的医疗器械产品大踏步走进医疗机构,用于患者的各种检查检验,但我们的监管技术力量和法律法规却还停留在注射器与小棉签的时代。
      此外,监管体制机制也不顺畅。药监系统的改革历程分分合合,时强时弱,国家层面监管体制的变化,至今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得到落实。国家级的食品药品监管局隶属于卫生部,省级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有归省级政府直管的,也有归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职能有的不涉及食品,也有的牵头负责当地食品安全监管,还有被列为试点单位将其职能划归市场监管委员会的。如此多样的机构职能设置,恐怕较难保证政令畅通,以至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召集的某些专门领域的监管工作会议,一些地方竟然因找不到对应的机构和人员而无法参会。
      
      明胶生产要自律更要严管
      “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有标准,工业明胶可没有,所以在检查时,这些企业就说是生产工业明胶的,监管部门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但实际上都是当做药用明胶往药厂里面送的,要不然为什么都建在胶囊厂旁边?”国内某大型明胶企业的负责人赵永林介绍说。
      姚龙坤曾参与制定《食用明胶》行业标准,他告诉记者明胶行业有几大标准:食用添加剂明胶标准、食用明胶标准、药用明胶标准和胶囊用明胶标准,但工业明胶显然还处在“无监管状态”,“由于工业明胶被用于火柴制造、电解、粘合、纺织等多个领域,对产品的要求差异很大,所以至今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也无法严格监管。”赵永林介绍说,工业明胶“主要是理化指标,比如冻力、粘度等,主要看需求方的要求。”
      因此,大多数非法企业都打着生产工业明胶的幌子躲避监管,在明目张胆地生产之后,通过“黑道”销售进入食品及药品领域。如此简单的“跨界游戏”让非法企业迅速成长壮大起来,甚至挤压正规厂家和产品。“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只是一直缺乏强有力的管制力量。”董金狮指出,借此次“毒胶囊”事件,国家必须清查明胶产业链,整顿违法违规企业,建立食用、药用明胶生产登记制度,完善明胶生产许可制度和奖惩机制,提高食品药品生产准入门槛,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机制。

    推荐访问:迭起 风波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