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下半年工 > 正文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20 04:49:55 点击:

      为配合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以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校的语文教学也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在教学上做了一些调整。在语文的课程改革中我深刻感受到语文教学已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集多种表现信息的媒介如文字、图像、声音、幻灯片、电脑等手段于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越来越普遍。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优化。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无论是在理论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教育技术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进行。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职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学习兴趣,尤其是语文这类传统课程对部分学生来说简直是味同嚼蜡,毫无生趣。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包含图象、声音、动画等,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才会对学习表现出良好的注意力和兴趣,并能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才能参与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上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才能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好的开头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运用录音、录像等现代教育技术,可为学生创设一个愉快活跃的教学情境,可极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例如上《天山景物记》一课,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影像资料,让学生能很直观感受到天山的美,这样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语文教学更应当引导学生走进情境,悉心品味,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以达到情感共鸣。职高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感性多于理性,所以做好他们的情感教学可以更好的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从而做到“先成人,后成才”,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还能为学生和作品中的人物架起了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
      如《窦娥冤》一课意境深远,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讲述了善良美好的窦娥被冤而死的故事,歌颂了窦娥的反抗精神。窦娥的这种精神感染了学生,从而教育他们在社会不公面前应该坚持正义。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如下教学:
      (一)渲染气氛,调动情感。
      为了帮助学生走进课文特定的场景,上课前,先给学生看一段窦娥三桩誓愿的秦腔,让学生感受秦腔的悲愤,然后配上一段动情的导语: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生动的画面,立即把学生带入了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似乎和窦娥一起找寻悲剧的根源。
      (二)配画配乐朗读,体会情感。
      果戈里曾经说:“朗读一篇作文,需要同作者分享他那充满心灵的崇高感受,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词。”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窦娥冤》一课中[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是窦娥指斥天地鬼神的部分,可以先给学生听一下录音范读,然后引导学生朗读,感受悲剧的气氛,由于这两个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和谐统一,自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是一处情感的艺苑,把语文教学作为一件艺术品来雕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感知、思维、想象、联想等一系列的智慧活动在情感因素的参与下进行,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和体验,使之获得审美的愉悦感,使之与课文的思想感情一拍即合,感同身受,进而连类而及。那么,整个课堂教学就能达到特有的“迷”人的艺术效果。
      三、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能让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大幅度减少板书、绘图和不必要的描述讲解等花费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对时间的利用率,从而能增大课堂的容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还能克制时空限制,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信息,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突出重难点。综合应用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可以让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直观而形象,尤其是用图片、动画和视频就更直观、更形象了。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职二年级的课文,由于课文较长,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阅读课文,更无法进行课文分析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了。在课堂上给学生看一段和课文内容一致的视频,学生对课文内容就能有一个较为到位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来分析课文,学生就很愿意参与课堂讨论了,并且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弊端如下:
      (一)过多依赖于多媒体教学,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加。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而忽视了真正的教学目的。
      (三)目前的现状是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是否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是简单的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无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而且一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的操作不熟练。
      (四)课件内容华而不实。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一味的设置各个内容的动画及声音效果。如:有的老师在课件中每一张幻灯片的出现设置“伸缩”、“飞入”、“百叶窗”等动画效果,每出现一个文本框或艺术字就有“风铃”、“鼓掌”、“爆炸”等系统自带声音效果,有的甚至截取影片中的声音,同时设置彩色文字等等。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只顾觉得好奇了,而忘记了上课的内容,结果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五)以电脑为中心。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时,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误,为了方便,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上出的课便是“流水课”,教师几乎也只是一个劲的点鼠标,而无需讲解。更有趣的是,由于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有的图片及声音没有“打包”,一旦更换机器,讲课时有的图片显示不出来,而只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大“×”号等。让讲课教师尴尬不已。此类现象实在是多媒体教学的悲哀,究其根源,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它只不过更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
      综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把握住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慎用、适用、善用现代教育技术。唯有如此,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才会更加科学合理。

    推荐访问: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 利与弊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