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下半年工 > 正文

    【从南海地名看古南越族底层词的遗存】南越侵占南海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6 04:51:19 点击:

      摘 要: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地名。这些稳固的地名很好地记录下了古南越族的底层词。本文拟从古南越族底层词形成的历史背景切入,探讨底层词在南海地名中的分布情况及这些底层词地名所反映出来的独特而又丰富的地域文化。
      关键词:南海 地名 南越 底层词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地处珠三角腹地,曾是历史上古南越族的聚居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史料记载,秦时设郡,隋时置县。1992年,南海撤县设市。2003年作为“南海区”融入大佛山。2005年,该区进行区域调整,含两个街道办事处(桂城、罗村)和六个镇(里水、九江、丹灶、大沥、狮山、西樵),此建置一直沿用至今。本文以清代《南海县志》[1][2]、《南越笔记》[3]以及《南海市地名志》[4]、《广西壮语地名选集》[5]等古籍、地方文献资料为依据,探究现行南海区八个镇街地名中古南越族底层词的遗存。
      一、古南越族底层词形成的历史背景
      底层词是强势语言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接触而产生的词,是一种双语现象。它的形成常常与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联系在一起。语言学家萨丕尔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6]底层词的形成涉及语言接触的留存问题。早期在中国的岭南地区居住着南越(通“粤”)族,它是百越族中的一支,是一个独具浓厚文化特色的古代民族,主要分布于珠江流域等地。中国历史上曾有“北胡、南越”的说法。随着中原人的持续大规模南迁,土著的南越族与汉族长期杂居,多数土著居民逐渐与汉族融合,最终被汉化。没有被汉化的土著居民演变为黎族、壮族、瑶族、畲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分布于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现南海区也有这些少数民族分布。在中原汉族大量迁移到岭南以前,南越族一直是岭南地区的土著居民和主体民族,中原人迁到岭南后,语言不免受其影响。南越族人在接受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影响的同时,也接受了汉语,并被汉语逐渐同化。强势语言与弱势语言在并存、相互竞争的过程中往往是强势语言胜出而处于“话语权”的主导地位。但这一过程是渐变的,“双语”状态是其过渡阶段,亦即南越族人不会一下子将自己所使用的母语全抛弃掉。因为在语言的接触中,同化往往伴随着相互渗透,于是南越族人在放弃本族语而使用汉语时会不自觉地带来了古越语的底层词,而各地相对稳固的地名则很好地记录下了这些底层词。
      二、底层词在南海地名中的分布情况
      现代汉族广府民系大部分是汉化的南越族后裔,由中原汉族和南越族融合发展而来。在珠江流域有众多人口使用粤语,并保留了较多古南越语底层成分,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如在粤语中“呢”表示“这”,“唔”表示“不”,“虾”表示“欺负”,“边度”表示“哪儿”等等。古南越族的底层词问题从90年代开始已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如司徒尚纪、陈柏辉、李敬忠、欧阳觉亚、宋长栋等学者对此都有过深入研究,并不断有研究成果问世。当中很多学者运用大量的史料、语料证明南越底层词其实与壮侗语词汇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底层词汇不同于中原语言,而是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比较接近壮侗语系的语言(见表1)。
      表1 南海老地名中部分古越语用字及其含义
      资料来源《广西壮语地名选集》
      “涌(冲)”“埗(步、埔)”“洞(峝、峒)”“六(禄、渌)”“罗”“边”等都是古越语底层词在南海地名中的遗留。其分布主要存在于表示水体、山岗、田地等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表示居住地的人文地理实体地名中。
      (一)与河流、池沼、水沟等有关的底层词地名
      这类底层词地名从侧面反映出古南越人临水而居的聚落分布特征和善用舟楫渡河的生活习惯。
      1.涌(冲)
      清代李调元在《南越笔记》曰:“涌,冲也,音冲。”[7]意为小河流。带“涌”或“冲”字的地名在南海比比皆是,如:逢涌、沙涌、华涌、猛涌、湖涌、楼涌、龙涌、良涌、大冲、泌冲等。
      2.埗(步、埔)
      宋人吴处厚《青箱杂记》曰:“岭南谓水津为步。”[8]古越人靠水而居,以捕鱼为生,常以舟楫为渡河工具,在地名上通用“埗(埔)”表示码头,津渡,形成了独特的百越土著文化。有时“埗”亦写作“步”,现南海比较常见的表示津渡、码头的地名常用“步”字,而少用“埗”或“埔”字,如盐步、瓜步、庄步、河步、石步等。
      (二)与冲击平原、低洼田地、山谷盆地等有关的底层词地名
      1.良、塱(、朗)
      “良”是壮语[lɑnɡx]的近音,意为平地,在《广西壮语地名选集》中可以找到带“良”字的地名,常指有水的大片洼地、田地等。在南海,带“良”字的地名不多见,主要有丹灶的良登,成村于1100年前,为南海千年古村之一;另一个是九江的良涌,按《南海市地名志》上的解释,“良”指土地肥沃,与田地有关。“良”字地名虽在南海不常见,但另一与“良”字意义非常接近的“塱”字地名却大量存在。据地名研究专家司徒尚纪教授称,“塱”字属壮语地名,指冲积平原或低地[9]。有时“塱”也写作“朗”,如南海就有塱心、塱下、塱沙、朗星、平朗等地名。在清康熙版的《南海县志》中,带“塱”“”或“朗”字的底层地名同时存在,如小塱、塱背、边、心头、大朗、平朗等。从音义关系来看,“塱”字粤音为[lonɡ][10],与“良”字壮音[lɑnɡx]非常接近,而且二字意义也很相近。宋人王圣美曾提出探索汉语音义关系的“右文说”,认为形声字的声符在表声的同时还表义。沈括在《梦溪笔谈》卷十四中说:“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这就是说凡从“戋”声的字都有小的意义在内。如此,沿着“因声求义”的路径,我们可以推断“塱”或“”是从“良”(壮音)或“朗”得音,从“良”得义,从“土”表类。不过,这只是笔者依“右文说”理论作一大胆的推断,“良”与“塱”、“ ”或“朗”究竟是否同一语源,其音义经历如何演变仍有待考证。   2.洞(峝、峒)
      壮、布依、傣语等习惯称“田峒、田坝、平地”为 [to?]或[tu?][11],音译为“洞”“峝” 或“峒”,表示山谷、山野、盆地、石山间平地、低洼地等义。南越后裔俚僚族又被称为峒蛮、峒客,可以唐代诗人柳宗元谪居柳州时写下的“青箬裹盐归峒客”(《柳州峒民诗》)诗句为证。南海带“洞”字的地名有很多,如陈洞、罗洞、黄洞、马洞、洞神堂、洞边、洞田等,而用“峝”或“峒”字的地名却很少见。在清康熙版的《南海县志》中,则常用“洞”或“峝”表示山谷、低洼地等地形地貌,如桃洞、紫洞、小黄洞、小明洞、扶峝(“扶”亦为壮语地名,意为山)、刘峝、誉峝等等。
      3. 六(禄、渌)、罗
      “六(禄、渌)”“罗”等是壮语lu:k?、na?的对音[12],原义是山地或水田,“六”字地名在《广西壮语地名选集》中共收103个,而“罗”字地名常出现在西江流域,如罗定、罗镜、罗坪、罗逢、罗孔、罗荔、罗沙、罗求、罗冲等。这类地名在南海也有,但不常见,如六联、禄舟、罗行等。
      (三)与南越人居住地有关的底层词地名
      这类底层词地名主要指带“边”“思(墟、圩)”“古” “云”等词的地名。
      根据司徒尚纪教授的研究,带“边”“思”“古”“云”等词的地名都是古南越人遗留下来的壮语词汇在地名中的沉淀,充分反映了古南越人生活的区域和足迹。壮、布依、傣、水、毛南语称“村寨”为[ba:n3],音译为“边”,表示村落或村庄之义。在南海表示居住地的底层词地名中,“边”字的出现频率最高,并常以“姓+边”格式表示独特的村落人文景观。如谢边、钟边、曹边、张边、谭边、邵边、袁边、孔边、冼边、劳边、李边、梁边、高边、邝边、蔡边等,有些中间还含“屋”字,如严屋边、袁屋边、卢屋边、孙屋边、叶屋边、唐屋边等等。据司徒尚纪教授的统计,南海共有80多处“边”字地名。关于带“边”字的底层地名,据徐松石教授解释,遍及广西和琼雷的壮语“板”字地名,在广东许多地区又把“板”字从土音译为“边”字,并将原始土语倒装为顺装,故称村为“边”,但没有边缘、靠边意思。[13]因此,在南海高频出现的“边”字在地名中通常不作首字,而是以“姓+边”的格式出现。但这个“边”是否为“板”的近译,结构上是否经历了语序倒转的演变过程;南海带“边”字的地名除了以“姓+边”格式出现外,还有诸如滘边、街边、沙边、泮边、迳边、水边、坑边、路边、基边、缯边、贤边、社边等等,当中的“边”是否也指村落,或只是“边缘、靠边”的意思,这些问题仍有待考究。
      在壮语中“思”与“虚”“墟”(圩)等同音义,因此与“集市”和商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南海,常出现的是带“墟”(现在大多以“圩”字取代)的底层地名,表示规模较大的村落,引申为商贸集市。如乐安圩、叠滘圩、平洲大圩、银岗圩、大岗圩、罗行圩、西城圩、横江圩、沙口圩等等。其余“古”“云”字表示村落的地名则很少见,在清康熙《南海县志》中可找到表示村落义的古灶(现划归佛山张槎)、古冈、云津等若干个。经过岁月的洗刷、历史的沉淀,这些底层词地名并没有被湮没,而是作为“底层文化”的一部分仍然保留至今,反映着独特而又丰富的地域文化。
      三、底层词地名反映的地域文化
      古南越族底层词在南海地名的遗存记录着过去民族的历史变迁及民族的迁徙轨迹,是研究民族历史的活化石。罗常培曾说:“被征服民族的文化借字残余在征服者的语言里的,大部分是地名。”[14]地名的遗留往往还显示着过去民族在历史上的往迹。
      一方面,南海的底层词地名是过去民族历史的镜像,清晰记录着过去民族在历史上的遗迹。[15]当中原人大规模南迁时,南越族土著居民在与中原人的日常语言交流中会不自觉地保留古越语的底层词。这些底层词经得起时间的洗礼,并大多以各地相对稳固的地名方式保存下来。底层词的保留证明了这一带古时曾是南越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南越文化在这里沉淀酵化,影响深远。现在,这些独特的底层词汇大多已成为南海的方言地名,但实际上是古南越人栖居于此而在地名上留下的痕迹,这为研究历史民族地理和语言地理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另一方面,南海底层词地名的遗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伴相生、和谐共处,反映出独特的岭南乡土文化。如带“涌(冲)”“埗(步、埔)”等大量表示水体的底层词地名,形成了南海人善于利用水,择水而居的自然聚落格局。屋前有水或村前有水,历来被当地人认为是吉地之相,因为在风水宝地处居住,既能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能荫泽庇佑后代子孙。又如“塱”字地名,则反映了南海人常以水稻种植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稻作文化的生动体现。
      (本文系南海区民政和外事侨务局“南海区地名指示系统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HGP2010019 0J0035。)
      注释:
      [1]郭尔戺:《南海县志》(清康熙三十年,1691),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2]郑梦玉等:《南海县志》(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版。
      [3][7][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南海区民政局编:《南海市地名志》,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5][10]张声震:《广西壮语地名选集》,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6][11][12][14]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年版。
      [8]吴处厚:《青箱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9][13]司徒尚纪:《广州壮语地名初探》,广州市地名学研究会:《广州地名古今谈》(二),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2年版。
      [15]许结玲:《从南海地名词汇看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8期。
      (许结玲 广东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 528000;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基地 528000)

    推荐访问:南越 南海 遗存 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