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下半年工 > 正文

    【论梁启超《情圣杜甫》与其影响】梁启超传的经典好段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5 04:50:43 点击:

      摘 要 《情圣杜甫》是梁启超先生古典文学研究的代表作品,其学术研究方法的创新性,在于注重文学本身的情感作用,有其时代的作用,对当代学术也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梁启超 《情圣杜甫》 研究方法影响
      在古代文学研究中,杜甫研究是重点。杜甫研究又是千年热点,出新不易。经过历朝历代学者的整理,杜甫作品基本定型,并且很难有让人惊叹或改变研究方向的材料出现。于是,这种对大家的敬畏之情,使得许多学者在感叹杜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同时,在研究时反倒是采取了回避“绝顶”的态度。而在二十世纪初,一批现代学者如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他们运用西方学术方法及深厚的古文功底,在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表现出了新的思维方式,这值得当代研究者深思与学习。1922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演讲《情圣杜甫》。这篇讲演,是文人的文学思想与研究方法的转变,也是近现代之交中国文学思潮变迁的一个缩影。
      1 《情圣杜甫》研究思想的转变
      杜诗前人已经研究过很多,就像研究《红楼梦》的称为“红学”,杜诗研究也是一个专门学问,称为“杜诗学”。自元好问第一次提出“杜诗学”这个概念后,整个研究就蔚然成风。北宋以来,不少学者搜集、整理、校勘杜诗,深究原因,是文人多从维护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推崇杜甫忧国忧民。当然,杜甫是中国诗歌正统代表作家,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不可替代,前人也多是从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爱国忠君之情,积极用世之志出发,阐发儒家经意。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这便使诗歌承载了一定的社会功能与功利色彩。
      王国维先生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学术”,①因此古代文人讲求经世致用,他们学杜诗、评杜诗也是无可厚非之事。至于西方文明传入的近代,作为中国第一代新型知识分子代表的梁启超先生,敏锐地将其具有的世界眼光聚焦到了中国古典文学这一“咱们家里老古董”身上,正如他所说的“新事物固然可爱,老古董也不可轻轻抹杀”。他推崇杜甫,称杜甫为“情圣”,是他甚至是当时许多文人治学思想从功利到审美的一大流变。
      1919年后的梁先生返回书斋,回归学术。尤其是1919年至1920年梁先生的一段游欧经历,大大拓展了他的视野,使他对西方美学有了全面的了解。梁启超的研究思想体系以 “趣味主义”作为哲学基础,他认为趣味作为生活的动力,要借助于“情感”这个基质。《情圣杜甫》即是以“情”贯穿全文,一步步分析杜甫“情圣”的理由,揭示杜甫“情圣”的内涵,以此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杜甫。文章先说杜甫是“富于同情心的人”,他对下层人民是有极深的情感的。梁启超说:“他的眼光,常常注视到社会最底下层”;②“他最了解穷苦人们的心理,所以他的诗因他们触动情感的最多,有时替他们写情感,简直和本人一样。”因此梁先生说杜甫的“三吏三别”是那个社会状况最真实的影戏片。其次,论说杜甫对朋友、妻子、亲人、家庭之情感真切,他 “处处把自己的情感暴露”,即便是用第三人称客观描述的《羌村》、《北征》一类诗也是以情动人。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写友情的极多,但如此深情写家庭写妻儿的只有杜甫一人。再次,论说杜甫的“忠君爱国”情,梁启超说:“杜工部的忠君爱国,前人恭维他的很多,内中价值最大者,在能确实描写出社会状况,能讴吟出时代心理。”③这里梁先生肯定“真”才是促成特定“情感”在特定“环境”里激发。在分析杜甫其人其作时,梁启超可以说是处处离不开“情”, “情”正是杜甫及其诗歌作品的重要内核。
      若论中国文化从情感角度论诗的源头,《诗大序》提出“吟咏性情”之说,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提出“人禀七情”,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的观点,钟嵘《诗品》以情为纲,由情及意,认为诗的审美本质是抒情……这些诗论比之儒家鸿篇巨著处于零散状态,在文人心中也不会引起多大波澜,更不必说作为理论加以创作。而梁先生却另辟一径,《情圣杜甫》不再取法传统儒家正统教化观,而是注重文学本身的情感,力求还原一个真实杜甫。这一思想的转变,有其时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西方美学为梁启超的美学思想之形成提供的丰富源泉,而中国传统美学文化早已深入梁启超骨髓,也是重要原因。
      2 《情圣杜甫》研究方法的开拓
      前人的研究大都有这样的缺陷:评判内容多从维护封建正统观念出发,评析艺术技巧又多于章法气脉,研究方法则多是评点式的。梁启超先生对研究方法的运用是不同于前人的,有其开拓的一面。
      《情圣杜甫》一是采用演绎归纳之法。归纳演绎相互利用,灵活相同。例如,梁启超归纳“情圣”的写情方法:第一,调和之功;第二,拶转开合;第三,语简情浓;第四,善于写巨变中的喜情。梁启超以为,几千年来,诗人创作出了异彩多样的愁情作品,他们是写愁高手,而能够把喜也写得开合恣肆,似乎只是老杜一人。梁先生所发现的这一写情方法,也正是杜诗不同于其他的独特的艺术手法,他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说:“那种手舞足蹈情形,从心坎上奔迸而出,我说他和古乐府公无渡河是同一样笔法。彼是写忽然剧变的悲情,写忽然剧变的喜情,都是用快光镜照相照得的。”④
      《情圣杜甫》二是采用历史研究法中的“知人论世”方法。梁启超将杜甫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加以分析,并触到杜甫的个性、家庭等,把杜甫与其家庭、社会沟连起来,如此,读来或者听来才觉得有思想性、哲理性。如文章第二部分开头,分析杜甫的生活时代和生活经历。
      3 《情圣杜甫》研究的影响
      梁启超的《情圣杜甫》,很显然与旧式研究方法划开了界限,开一代之风气,且一直影响了百年。刘梦溪认为现代学术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现代学术对学术本身的价值有所认定,倾向于把学术本身当作学术的目的;二是学者有了追求学术独立的自觉要求,不愿让学术成为政治的附庸;三是吸收了新的学术观念与方法。”⑤梁先生把杜甫誉为“情圣”,因为杜甫把自己的“精神和那所写之人的精神并合为一”, 把“下层社会的痛苦看得真切” ,并“当作自己的痛苦” 。因此,杜甫“是半写实派”。可见,梁启超并不非机械地接受任何学派与学术观念方法,包括写实与浪漫派。在梁启超的文学批评标准里,写实与浪漫,它们并无高低之别。不管运用哪种方法,只要感触真情,抒写真情,即是大家。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现代学者,他们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现代方法在文学研究中表现出新的思维方式。更值得一提的是,梁先生的学术成果,未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学术的独立品格,学者的独立精神,是可以充分表达的。而先生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是经受时间考验的,先生之学术精神、学术态成果也一直在当今学者中具有权威性。

    推荐访问:杜甫 情圣 影响 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