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下半年工 > 正文

    红宝石 [由“红宝石”想起……]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6 04:52:12 点击:

      “红宝石”,一个很华丽的名字,烘托的是一个很体面的氛围,于1987 年在上海华山路——一条很优雅的马路上悄然低调地现身。当时上海市面上的西餐厅兼西饼店,如设在锦江饭店、和平饭店等涉外酒店要收外汇券,对社会开放的除了几个老面孔:“凯司令”、“老大昌”、“东海”等外,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坐下来喝杯咖啡的场所。就是以上这些硕果仅存的老字号,当时也因为吃惯大锅饭而死气沉沉。除了“凯司令”的“原尊栗子蛋糕”还保有金牌特色外,“东海”的“柠檬派”上的柠檬喱做得像石膏,老大昌的代表作——“拿破仑蛋糕”上的核桃肉常会有股哈喇味……
      本来“上海咖啡馆”(简称“上咖”)无论是氛围还是招牌鲜奶蛋糕,足以为群芳之冠——应该讲早期的“红宝石”鲜奶蛋糕颇有“上咖”的遗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一般工薪阶层还不懂下午茶和喝咖啡,“上咖”的主要顾客是一批享受落实政策之福的老资产、老高知和老白领。可惜树大招风,这批老克勒们也为“上咖”引来一批倒卖外汇的黄牛和想在这里钓大款的“拉三”(不正经的女人),“上咖”因此开始变得乌烟瘴气。老克勒们纷纷避之不及,“上咖”的声誉就这么一蹶不振,连鲜奶蛋糕也不见了踪影。就在这时,一家小小的,只有一个间门面的,铺着当时罕见的红白格子棉质台布的(当时的咖啡馆大多是玻璃台面,有时还有股抹布臭)“红宝石”问世了。虽然没有广告,也没有请任何媒体宣传,但很快成为那批找不到方向的老克勒们的聚集之地。他们的太太、女儿们,在华山路当时上海滩最高档的美发厅之一——“露美”做好头发后,也会与女友们结伴顺道去“红宝石”坐坐。刚开始营业的“红宝石”,除西点外,还供应简单的西餐,就是老上海所谓的罗宋大餐——海派色拉、炸猪排和罗宋汤。正因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优,“红宝石”刚刚问世便很快红火起来。
      说到“红宝石”,不得不提她的创办人过老先生。过老先生是英籍华人,1941届圣约翰经济系毕业。他的外婆与宋庆龄的母亲宋倪桂珍太夫人是亲姐妹,难怪他能请得到美丽端庄的退休英语老师倪太太任这家名不见经传的新开咖啡馆的总经理。倪太太是我和先生的老朋友,早就知道她是宋氏三姐妹的表亲,原来和过老是亲戚。有这样的掌门人,有这样的总经理,“红宝石”的贵气不言而喻。说真的,“红宝石”的装修并不豪华,但豪华和贵气完全是两码事,归根结底是进出的人的气质。过老对母校圣约翰持深厚感情,每次校友会的点心都是他提供的“红宝石”鲜奶蛋糕,每逢周六周日上午,但凡圣约翰的校友光顾华山路的“红宝石”,都可享受免费续杯。这些气质优渥的客人光顾,也令“红宝石”更显优雅,而一致被公认为当时上海高档的餐饮场所之一。
      因为笔者母亲和倪太太的关系,“红宝石”开张不久,过老和倪太太特地请我和先生吃过一次午饭。当时,过老70岁不到,精力充沛,十分幽默,虽侨居英国,却十分有上海格调。讲到开店初衷,他笑谈是“弄弄白相相的”(沪语,意为“开着玩玩的”)。改革开放后,他从英国回上海,强烈地怀念起旧时上海随处可见的小咖啡馆:入夜后沿着街面隐在一片梧桐树阴中,嵌着车边玻璃的门内亮着一晕柔和的光。推门进去,店面不大,但桌椅间相距宽落,铺着很英国的格子棉质台布,最适合年轻的过先生这批讲究氛围又囊中不丰的年轻人,与女朋友一起消磨一段甜蜜时光……还有可随意取食的面包、大块煎得透黄香脆的炸猪排和香浓的红汤的罗宋大餐。过老回忆,在圣约翰大学曹家渡后门,一溜开的都是这种每客才五六角钱的罗宋大餐的小店,笃定可呼朋唤友去享受一番。但是,这一切都无从寻觅了。于是,从无餐饮经验的过老,在静安区侨联的牵线下,以个人投资的身份与静安区粮食局各投资45%,静安区侨联出10%,即以中英合资的形式,共同创办了“红宝石”。“红宝石”问世的意义,不仅是开放后上海餐饮的新亮点,成为一簇中老年优皮(YUPPIE,指大都市中过着优裕生活的人群)的聚集地(现今,上海缺乏的正是中老年优皮的聚集地),更由此令华山路日后成为一条著名的西饼街。曾问起过老,他的鲜奶蛋糕配方是哪里弄来的?他伸伸舌头再指指自己的脑袋——就是凭舌头的记忆。他不知让人试做了多少次,每一次他必亲自品尝鉴定,直到某天如天光钩着地火,舌尖上一阵悸动:就是它了!“红宝石”鲜奶蛋糕就这样诞生了。
      “红宝石”的鲜奶蛋糕出名了,供不应求,开始开分店了,分店越开越多,过老曾经十分抗拒,认为会坏了品牌的声誉。这当然是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问题,不过笔者很赞同过老,大批量集团化的生产是不可能打造出经典品牌的。而今的“红宝石”在上海有20多家分店,恕我直言,她曾经的骄傲——鲜奶蛋糕,无论是口感还是鲜奶的质量都远不及以前,连个头也缩水了,而且被很粗糙地装在简陋的塑料盒里,早先的优皮贵感已褪尽了。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红宝石”的门槛要比过去低很多了,她已从高档走向大众。现今,麦当劳太没情调,而稍有情调的如开在新天地的那些咖啡吧,岂是月入四五千的小白领所能负担得起的?就是带女朋友去星巴克,也只能偶尔为之。上海真的很缺乏一般青年人能消费得起的氛围温馨优雅的咖啡馆,这个梦有谁能圆呢?

    推荐访问:红宝石 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