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软件下载 > 正文

    平台化为中国软件补短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7 18:00:05 点击:

    最近,IDC联合国内SOA中间件平台提供商普元共同发布的《2008年软件商成长路线图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 尽管中国软件市场空间巨大,但问题也很突出。从客户关系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以及产品规划和开发能力、营销能力等方面的评估结果来看,70%以上的软件企业竞争力不足。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软件行业中,大多数是以简单集成软件系统形态存在的服务型软件开发商。他们虽倚靠着中国政企信息化的海量市场,但在中国这种“重硬轻软”、软件开发商规模相对较小、产业链不完善、技术标准缺乏的现实情况下,中国的软件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

    中国软件商要崛起,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

    传统行业的启示

    传统行业发生的典型蜕变已经被一些先见者套用至软件行业中了,例如颠覆了传统手工生产的“福特模式”。100年前,福特公司通过模块化、标准化、流水线的创新生产方式,达到了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交付时间的目的。

    回到当代,飞机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同样带给软件行业巨大的启示——模块化生产和大规模协作。波音787客机的设计研发集合了6个国家的100多个供应商,波音公司自己则扮演着集成商的角色。与波音777相比,波音787的制造过程已产生了质的飞跃: 制造777,波音得向供应商提供2500页的规范书,而787只需要20页; 777的总装,要从世界各地运送一万多个零件到华盛顿,组装需要13~17天时间,而787的大多模块已经在世界各地预先组装好,在美国本土的总装只需要3天。

    “完成这种大规模协作的基础就是严格的标准化和模块化。通过这种商业模式,波音进一步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分析人士表示。2005年,波音得到了354份787的订单,是自2000年以来第一次超过竞争对手空中客车。

    对此,普元软件CEO沈惠中表示:“实际上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大都离不开两种重要元素: 标准化的‘平台’和能够于此平台上进行拼装的、具有标准化接口的‘组件’。”在全球能够迅速展开连锁业务的麦当劳,依靠的就是完备的标准化体系,才能够自动自发地管理品牌、服务、经营和培训等各个模块。

    无论对提供产品的波音公司,还是对提供服务的麦当劳,平台和模块都是缺一不可的,因为这样的模式,是从生产管理进步中得到的最佳模式。它也被软件巨头们所借鉴。

    据记者了解,SAP在过去5年中,实施了最核心的平台战略,将过往两三年中研发的软件通过SOA的方式移植至Netweaver平台上,依靠标准化、组件化,将一个大型ERP软件拆成许多小软件。

    而甲骨文完成了对BEA的收购,其背后也是要从一个单纯建立在技术平台上的数据库提供商,逐渐向应用提供商转型,实现Netweaver一样的定位,以SOA的方式,向统一平台进行移植。

    我们最为熟悉的IBM,去年的16次收购中,有10家是软件企业。这都是因为IBM认为软件和服务是两个利润丰厚的市场。

    还有占领了桌面系统的微软,在向企业软件市场进军时,也先后收购了很多ERP、CRM系统厂商。

    由此不难看出,国际软件业最领先的四大厂商其实在做同一件事: 在精细化分工的软件业中,做回波音的角色,使大规模协作得以实现。

    用平台交付软件

    比尔·盖茨曾说过: “我们最大的突破就是建立了一个软件平台,让数以万计的公司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很多非常了不起的软件。”

    与美国的软件产业相比,中国的软件业落后很多。IDC在白皮书中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软件及IT服务产业规模仅在整个IT产业中占25.8%,而美国则达到69.9%。尽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软件产业的重视,中国软件开发商可挖掘的市场空间潜力大增,但中国软件企业却仍普遍面临着三大挑战: 开发成本不可控、人员流失造成的不稳定,以及企业资源结构多向技术层面倾斜。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软件开发商需要尽快弥补自己的技术短板,将更多精力放在对客户业务的理解和把握上,而技术平台在这种需求下,就成为一种必然。” IDC中国总裁郭昕认为。

    然而,如何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客户业务的理解上呢?白皮书结论认为,技术平台与产品平台的分离,是提升软件开发商差异化竞争能力的战略重点,中国软件开发企业应该把核心竞争力聚焦在对客户的理解和快速交付上,技术平台架构则交给第三方商业软件平台。

    IDC认为,通过部署技术平台,软件开发商可实现更好的复用,从而缩短项目实施周期、降低项目风险,并提高对应用系统变化的响应能力。

    沈惠中向记者介绍,过去,企业客户级应用软件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省钱但不灵活的标准实施方案; 二是灵活但昂贵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实际上,灵活的定制化软件解决之道也并非天堂,基于成千上万行代码的大型定制化软件简直是“灾难”。

    而那些信息化应用很成熟的大型客户,在标准化的套装软件和个性化的定制软件都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时,推动了平台产品思维的出现。他们期望能通过这个平台,把想象中的方案集合在一个平台上。

    实际上,在技术开放的今天,已成为生产要素的技术本身已无法让开发商获得差异化的竞争力。客户需要的是解决方案——只有那些对客户业务有着精深理解并能对客户业务进行抽象、建模、软件化的软件开发商,才具有差异化的竞争能力。

    推荐访问:中国 化为 平台 补短 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