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软件下载 > 正文

    虚则知识之情【凭虚构象与凭实生情】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8 04:46:58 点击:

      摘 要:意象这个概念在中外诗学中均占显著地位。诗人要创造美妙新奇的意境,当然需要构成意境的基本要素——意象。意象是情感的衣裳,需要借助于感觉,再造于读者的脑海之中。本文拟就中外诗歌中很常见的“夕阳”和“莲”的意象,在凭虚构象与凭实生情方面作初步探讨并揣摩、分析和比较了诗歌意象运用上的的一些特点。
      关键词:诗歌; 意象; 凭虚构象; 凭实生情; 意象的凝滞恒定性
      庞德著名的“悱句”《在地铁车站》中:“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可以毫不含糊的称为“意象”的绝美运用。
      意象这个概念在中外诗学中均占显著地位。诗人要创造美妙新奇的意境,当然需要构成意境的基本要素——意象。它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义的客观物象,或者凭借客观物象表现诗人的主观情意。简单的说,意象就是情感的衣裳,需要借助于感觉,再造于读者的脑海之中。
      诗人们写景状物,有实写,有虚写。所谓实写,就是对客观的自然环境、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作具体的真实的描绘,使人如闻其声、如触其物、如临其境、如见其人。所谓虚写,就是超越生活的本来样式,借助于想象、联想、幻觉、错觉、夸张、变形等手法,收到离形得似、达意传神的艺术效果 [1]。在杰出诗人的笔下,常能做到实中见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使意象既具体可感,又引人遐想无穷,意境更高远,更深邃。凭虚构象与凭实生情在中外诗歌意象运用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那么,本文拟就中外诗歌中很常见的“夕阳”和“莲”的意象在这两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夕阳——凭虚构象的“落日”和凭实生情的“夕阳”
      我们比较麦克浮生与李商隐的诗。一首散文诗,一首五言绝句。诗中都用到了落日(夕阳)这一意象,却给人截然不同的感受。
      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麦克浮生《奥森诗篇》中“刚才不曾听见一个声音吗?/那就是以往岁月的声音/往日的记忆往往像落日一样来到我的灵魂里”和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先通过这两首诗,初窥中外诗歌在意象运用上的一些特点。
      “刚才不曾听见一个声音吗?/那就是已往岁月的声音/往日的记忆往往象落日一样来到我的灵魂里”——有一个声音,动听的声音,它在身边响起,昔时的记忆便轻悄悄的在灵魂里流淌了。流金的岁月、泛黄的记忆被诗人幻化成了让人体味不尽的意蕴,每读一次,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浅黄色的潮汐,一圈圈的荡漾开去。
      诗人凭虚构象,将“岁月”离形成“声音”,“记忆”呢?则被想象成“落日”。虽超越了生活的本来样式,但因为意象的真实所感,同样到达了达意传神的艺术效果。巧妙运用了“落日”这个意象,显得静中有动,岁月的声音轻悄悄的跑到灵魂里。“落日”似一条流动的清泉,缓缓的在灵魂里流淌。
      再来看李商隐的《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于傍晚时分,乘车观赏乐游原。登高远望,那雄伟的长安城阙和秀美的山川田野,都沐浴在无限美好的夕阳金色光辉之中。诗人想到他们即将被笼罩在夜幕之中,便产生了叹惋之情,发出了“时不我待”的感慨。
      此诗前三句叙事,后二句写景寄慨,前二句朴质,后二句柔婉,中心意象同样是“夕阳”。如果所说麦克浮生的“落日”纯粹的是虚写,那么李商隐的“夕阳”却是货真价实的“夕阳”了,只是李商隐同样的是借用“夕阳”,创造了一种新的意境。生发出了无限的感慨:虽近黄昏,但晚霞似火依旧无限美好,晚霞虽美,但已是好景不长。真可谓是语浅意深,耐人寻味。
      二、莲——“美、爱、神”的象征,凭虚构象与凭实生情的双重境界
      我们再来从“莲”这个意象出发,感悟诗歌意象的一些特色,特别是对凭虚构象与凭实生情的继续探讨。先读徐志摩的《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 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
      诗歌的美是多样的,那么徐志摩的诗美则是一种达到至极的“纯美”。这一个“纯”,每每在读者心中荡起一圈又一圈温情的涟漪——而在这温情里,偏偏又会藏起几许淡淡的忧郁。作为徐志摩整个诗歌创作代表作之一的《沙扬娜拉》,同样是在优美柔曼的韵律里,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伤交织成一种脉脉温情。志摩以凉风中水莲花的姿态来异常传神地勾画日木女郎道别时那一低头的温柔与娇羞的神态情致,显示出了徐诗特有的柔婉和情韵。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樱花飞舞中,温柔多情的日本女郎在轻轻的说着珍重。我不禁想到拜伦的《雅典娜的少女》中的诗句:“我要凭那长睫毛的眼睛/睫毛直吻着你颊上的桃红”。这不是娇羞之态吗?那水莲花般的日本女郎,一定也有一双黑玉镶边的眼睛吧?她轻轻的低下头,漂亮多情的眼睛下长长的睫毛在微微的颤动……
      志摩注重追求诗的意象美,喜用象征与暗示手法,形成一种灵动飘逸的婉约之风。《沙扬娜拉》的中心意象就是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用以状写日本女郎温柔多情的神态,真可谓纯洁无暇,楚楚动人。
      上文已经谈到,意象本身就是情感的衣裳,需要借助于感觉,再造于读者脑海的。志摩在这里采用“莲”的意象,包含着深刻的韵味,激发了读者的审美愉悦感,更是极大丰富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陶文鹏,《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第01期.

    推荐访问:虚构 凭实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