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软件下载 > 正文

    [隔着时空的相见]隔着时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8 04:43:53 点击:

      样式雷往事  多少次,想诉说这个和中国古典建筑休戚相关的家族,心绪总是难以平静。多少次,午夜梦回,那个名字的真切隽永,惊醒了我单薄的灵魂。那个被唤作“样式雷”的名字,承载了我太多的快乐和悲伤。在我曾经远足的地方,我唯有用心感受着他们,感受着属于中国人的智慧和辉煌。
      样式雷,一个明清时期世袭的北京皇室建筑师家族。在这个家族400年的历史里,传承了七代,为中国建筑贡献了皇陵、圆明园、天坛、颐和园、中南海、北海等中国古典建筑精品。这是巧夺天工的技艺,亦是难以估量的智慧;是华夏建筑的传世绝响,也是中华古代文明的一段辉煌。如今,当我站立在那些撰写着样式雷名字的宏伟殿宇前,即便隔着百年的光阴,亦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片建筑文化星空的璀璨夺目。那些曾经在旧时光里,通过精确计算、设计、作图、烫样来渐次呈现出的卓绝建筑技艺,是后世永远的传奇和难以解开的谜题。那些沉淀着深厚历史的土木建筑,映射出帝王家的几多瑰梦来。
      而我的心久久停驻的,是那一段。1886年,雷家第七代传人雷廷昌,走进了26年前自己亲眼目睹的英法联军大火焚毁的清漪园废墟,那时他尚不知道,这将是样式雷家族最后一次在历史上亮相。末代清王朝,风雨飘摇,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坚船与利炮下,结上了厚厚的痂。那个叫做叶赫那拉兰儿的女子,用举国上下齐心创建近代海军的费用来装饰自己的园林梦。一个泱泱大国的海军建制史竟与一座取悦女子的花园连在了一起,这是样式雷的悲哀,亦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只是,即便是沾了海军的光,重新修建起来的叫做颐和园的地方,依旧不复当年清漪园的胜景。韶华易逝,过去的永远只能是过去了。那个显赫一时的大王清朝过去了,那个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过去了,那个光耀百年的雷氏家族过去了……尽管,在那样的没落里,雷廷昌竭尽心力,想完成重修工作,想重振家族大业,但是,在国将不国的年月里,那些他心中绽放出来的精湛建筑之花只能永远地留在图纸上。
      1895年,甲午中日海战,清政府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年,颐和园修复工作仓促收尾。
      1907年,颐和园建成12年后,雷廷昌去世。样式雷家族没落。
      民国年间,雷家为了生计,几乎卖掉了所有的图纸和烫样,延续400年代代相传的技艺最终失传。
      2007年,样式雷图档入选世界记忆遗产。
      我好恨啊!如今我只能这样的隔着记忆看你,在辉煌与没落的轨迹下,是一个民族的兴衰史。
      唯愿在文化的海洋里做一颗细小的沙砾,即便卑微到底,也要担起传承文明的重任。这一世,行在路上,永远莫失莫忘。
      陌上拾得旧花钿
      许是女子爱美的缘故,打小就喜欢摆弄些属于钗钗环环的旧式风情。记忆中,奶奶当年扮戏的那一套青衣行头,给我的童年时光增添了几多美丽和梦幻。闲暇时候,约上挚爱的小伙伴,插得满头花钿,伫立镜前,招摇着原本属于旧时光的美丽。彼时,小小孩童还不懂得这满头花钿中蕴含的真正大美所在,却已然为之倾倒。
      后来,因着种种缘故,那一盒曾经温暖过小小女娃爱美之心的行头,却意外地淡出了我的生命。如今,每每回想总多了几分惆怅出来。也许,是童年那段与花钿注定的缘分,辗转出我这一世对古典文化无法分割的情缘来。总会在不经意处,循着花钿走进古色古香的世界里。
      花钿,本是自南朝宋开始流行的女子贴于额面的花样子。寿阳公主的花钿传说为后世津津乐道。那倾国倾城的梅花妆,及唐,发展成为一种首饰,簪于发间,别有一番风味。美于女子是亘古不变的追求,因此,这花钿,也在历史的长河中越发地精益求精起来。各色材质的花钿中,我最喜翠钿。“寻思往日椒房宠,泪湿衣襟损翠钿”,经历了大唐的盛世繁华,五代后蜀孟昶的妃子张太华写下这动人诗句的时候,是否在自己的末路情思中窥见了后蜀那凄凉的结局来?翠钿中的翠取自活的翠鸟的羽毛,故而凝在花钿上这纯天然的蓝色,漂亮得超乎我们的想象。可惜,这炫目的美丽,本身即充满了哀伤。多少翠鸟的血泪,方成全了这精致的美。
      在古代文化中,和翠鸟异曲同工的是青鸟。所以,每读李义山“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情为探看”的时候,总是有种说不出的哀伤。也许,唯有青鸟才可以传达出这份思念,才可以撩拨出心底深处最最真挚的伤感来。
      至民国,因制作工艺之残忍以及保护动物的缘故,点翠工艺终由烧蓝工艺所取代。那些旧花钿益发的珍贵起来。这珍贵,不尽指工艺之难,更指人的心性上的“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缠绕心尖的丝线
      一直以来,这哥窑的五足洗与我只能是隔着书本、隔着时空相见。2012年5月,铸就了我修学历程中一段惊喜连连的光阴。在上海博物馆,终得见这曾经朝思暮念的宋代青瓷。那一刻的心情用言语难以描述,唯有静静的伫立,久久不愿离去。
      “金丝铁线”的绝艳是一种缺憾中的完美。烧造中胎釉膨胀系数的差异,造就了青釉(下转第110页)
      (上接第129页)
      的裂纹,呈现给我们一种卓绝千古的大美。而今天依旧为人津津乐道、赞不绝口的金丝铁线,在清代的《处州府志》中亦有同样的惊艳表白:“其兄名章生一,所主之窑,皆浇白断纹,号百圾碎,亦冠绝当世。”金丝铁线的细小开片冠绝当时,这不是纯粹的偶得,而是在历史的涤荡中渐次历练的世人对美的直接追求。那窑烧下的激烈,是中国文化千百年来对美的不悔选择。
      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提及哥窑亦有这样的言辞:“旧哥窑色青,浓淡不一,亦有紫口铁足。”这便揭示出哥窑的第二大特点。紫口铁足该是怎样的一种美好。瓷器上口沿薄釉处露出灰黑泛紫,足部无釉处呈现铁褐色,倾倒了多少爱美之心!紫口铁足与青釉相配合,既衬托了青釉的厚重之美,又使之更具挺拔秀丽的质感。这份中华文化的温厚之美,是宋代社会注重精神享受的真实写照。
      如今,真切地近距离相对着,滋生出一种穿越时空的美好来。那个教后代文人羡慕不已的大宋,用其高山仰止的审美情趣,留给了后世一个又一个令人倾绝的剪影。
      隔着历史的韶华,沉浸在这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的绝艳里,总有种恬淡无为的情愫暗自生长,宛如人生在百般煎熬、历练后,终得返璞归真的至境。

    推荐访问:隔着 相见 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