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软件下载 > 正文

    [无畏深潭险壑情驻祖国江河]深潭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2 04:49:04 点击:

      王兆印,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利系教授。1985年获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3~7月赴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水工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91年2月~1992年12月为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员,2003年1月至今为意大利巴里大学外聘教授。
      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国际水利学会副主席,世界泥沙研究学会首任秘书长、现任副主席,国际期刊《国际泥沙研究》主编。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科研项目、首届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三峡工程泥沙研究、水利部公益项目、中国-新西兰合作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20余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和编著7部,中文专著5部。
      他曾在风沙大雪的黄河三角洲牧马,深夜里躲在油灯下苦读,立志“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曾多次踏遍川滇青藏和无数深潭险壑,冒着生命危险,用无畏和勇气见证真理;他性格豪爽,在国际舞台上坚决维护祖国尊严,斩钉截铁,毫不妥协;他把所有的深情都投入到科学研究和学生的培养中,在清华大学焕发出“第二次科研青春”。他就是王兆印,首位获得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的中国大陆学者。
      求学——黄河风雪中的苦乐年华
      1969年3月,王兆印作为知识青年来到位于黄河口大孤岛的山东生产建设兵团,那时他仅17岁。到达兵团的那天下了场大雪,狂风夹着雪片和黄沙呼啸着掠过苍凉的大地。王兆印站在雪地里,他知道从那天起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面对艰苦,更要苦中作乐。
      分到畜牧班的王兆印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放马,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忙完一天的活儿后回到营房,能够躲在昏暗的油灯下看书。他想尽办法去借各门学科的课本,仅用了半年时间便学完了高中3年的知识,随后自学了山东大学全套的物理教科书。知识让王兆印成长起来,他开始筹划成立兵团的科研班,并担任科研班班长。
      1975年,王兆印进入山东地质局第三地质队,在唐家夼钻探黄铁矿和金矿。钻探中的故障在别人看来是“麻烦”,在王兆印的眼中则是“挑战”。为了解决钻探中出现的故障,他绞尽脑汁,乐此不疲。王兆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专门制作了一些工具用以检查故障,极大地改进了原先仅依靠经验发现故障的“土办法”。王兆印一直牢记着雷锋的一句名言——“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和知识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
      王兆印的成绩得到了大家的公认,地质队的领导鼓励他上大学。1976年,王兆印顺利进入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从此,带着多年对知识的热爱和勇于钻研的决心,他坚定地踏上了科研之路。
      调研——用无畏和勇气追寻真理
      1979年,王兆印来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师从我国著名水利泥沙专家钱宁先生研究泥沙问题,并于1985年取得工学博士学位。
      王兆印深知泥沙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不能等闲视之。怀着对国家社会人民的强烈责任感,怀着对水利专业的挚爱,他将足迹踏遍了中国的大江险壑,千山万水。
      真理的找寻需要艰辛地付出,有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2008年汶川地震后,王兆印和他的研究组赶赴距离汶川不远的草坡乡岷江支流上的一个堰塞湖考察,到达之后发现堰塞坝上方滑坡体十分不稳定。为了确保安全测量,王兆印和他的一个博士后先下去试探。
      地震造成的崩塌滑坡堆积体有50度的斜度,下面是极为汹涌的河水,一旦落水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但是,为了取得科学数据,他还是决定冒险测量。当王兆印试探着快下到堰塞坝时,脚下的石头发生滑坡,一块重约50公斤的大石头砸到了王兆印的背上,瞬间他和许多石块一起往浪涛汹涌的河里滑。
      当时王兆印心里只想着一句话:我还有好多事没做完,难道这里就是终点吗?眼看快滑到河边时,他猛然看到旁边有一块突出的巨石,于是侧身一跃跳到了巨石上,而他身后的石头瞬间接连滚入湍急的河水中,不见了踪影。
      同行的人看到这一幕都已惊呆。过后,王兆印还不忘幽默地宽慰大家说:“这么惊险的镜头你们都不给我拍个照片啊?”
      在过去十几年里,王兆印和他的团队一起走遍了川滇青藏、高原大河。为了实地考察,王兆印带领学生们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在悬崖峭壁上每天行走28公里,最艰苦的时候他们都挺了下来。在四川绵竹文家沟野外站做测量时,凌晨2点多遇到地震,白天的小雨和余震使沟里的碎石接连往下滚,王兆印和他的同事们面无惧色,依然不忘拿着相机对滚落现象进行拍摄。他和他的团队就是有着这样的凝聚力,在最危险的时候彼此照应,用无畏和勇气追寻着一个个真理。
      坚持——国际舞台上的豪情学者
      前不久,王兆印荣获2011年度汉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88年由美国土木工程协会设立,旨在奖励在侵蚀控制、泥沙以及水道开发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汉斯·爱因斯坦是美国著名水利科学家,是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长子)。主要奖励他在高含沙水流泥石流、植被-侵蚀动力学、河流生态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特殊贡献,特别是在中国及全球复杂环境下的侵蚀和泥沙问题的科学进展取得的成绩。
      在美国棕榈泉发表获奖演说时,王兆印满怀深情地说,希望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水利事业,相信水利的未来在中国。
      在国际舞台上,王兆印是一位坚决维护国家尊严、机智博学的豪情学者。在韩国举办的国际生态水利学大会上,一位韩国主题报告人在台上发表了“中国黑洞论”,他认为中国为了自身发展会逐渐把世界上的资源消耗殆尽,因此中国是一个可怕的“黑洞”。王兆印在会上公开驳斥了这个观点,他斩钉截铁地说,我们中国的粮食、煤炭和水资源等都是自给自足的,中国还出口了众多物资供世界多国消耗,因此“中国黑洞论”并不成立。韩国学者理屈词穷,接连道歉两次。在场专家对王兆印的做法大加赞赏,一位欧洲学者对王兆印说:“如果你今天不反驳,‘黑洞’就错误地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了。”
      为了不断扩大中国水利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1997年开始,王兆印受林秉南院士委托,考虑组建世界泥沙研究学会,并将总部设在中国。终于,于2004年在中国成功组建了世界泥沙研究学会。
      愿景——焕发第二次科研青春
      相对于在国际舞台上当仁不让的形象,王兆印在学生心中却是一位谦和的老师。他经常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一个启发式的问题能引申出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他重视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入学后都会有半年的专业方向选择期,放手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专业选择。
      王兆印认为,即使是天才也需要实践的滋润。所以他鼓励学生们去看100条河,以天地为老师,出门皆学问,用实践出真知。
      在王兆印的心中,每个学生都是他的孩子。他们曾坚定地跟随他走过无数条大江大河,翻过无数座高山险壑,单是“深情”二字已无法涵盖他们之间的感情。
      从1999年来到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工作至今,王兆印已经在美丽的清华园走过了13个春秋。回忆起最初选择来到清华大学工作的原因,王兆印说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的精神气质非常吸引他,那就是始终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引领国际学术前沿,这与他内心深处对科研工作者责任感的认知十分契合。就像他的同事王光谦和傅旭东所形容的,王兆印来到清华大学后,焕发了“第二次科研青春”。
      “高山平湖律”是王兆印提出的独特人生理念:高原湖泊的水位很高,但是它很平静;平原上的河流水位很低,但却容易泛滥成灾。王兆印认为科研的理想环境是“高原”。“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不断提升自己。他说正是清华大学给予了他这样的环境。
      已过花甲之年的王兆印还有着更大的理想:让中国河流研究引领世界的潮流。
      “青藏高原是世界唯一的,河流研究要想引领世界一定要上青藏高原,我希望自己在80岁之前每年都能登上青藏高原。”王兆印雄心勃勃地说。

    推荐访问:无畏 江河 祖国 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