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软件下载 > 正文

    历史西施图片【浅述“西施壶”的历史与创作】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7 04:49:38 点击:

      摘 要:宜兴紫砂器,是绚丽的中国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发展的灿烂成果,也是华夏文化进步的综合结晶。  关键词:紫砂壶;西施壶;创作  1 艺术瑰宝——紫砂壶
      宜兴的紫砂陶艺,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较之于其他的手工技艺,紫砂陶艺最鲜明的特征是采用一种稀有的、神奇的泥料,不借助任何模具,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地徒手创制茶具。这种独特的手工技艺催生的结果必然是每一把壶都是独一无二的。大量的文史资料告诉我们: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如苏东坡、郑板桥、李笠翁、董其昌等都是爱茶之人;许许多多的达官政要,如乾隆皇帝弘历、两江总督张之洞、民国主席林森、考试院长于右任等也都是爱壶之人。当代的爱壶之人则“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为什么许多人都爱紫砂壶呢?如果你以壶为友,你的性情可以得到陶冶,人品可以得到修炼。如果你以壶为友,你的精神可以得到升华、心灵可以得到抚慰。紫砂壶融诗、书、画、印为一体,可以将你喜欢的诗句、书法、绘画、印章附作在上面。一把有文化的紫砂壶,可以给你的心灵以慰藉。
      2 “西施壶”的历史与创作
      紫砂壶是一种文化含量很高的艺术品。它得天独厚、应运而生,完美地实现了日常家用与艺术把玩的结合;它扎根民间、尚理崇文,与古老的“五行说”、“阴阳观”,以及“民间愿景”达成了绝妙的契合;它胸襟开阔、海纳百川,与儒、道、释等传统文化实现了完美的融合。所以自从明代以来,紫砂壶一直受到天下茶客尤其是文人雅士的偏爱与追捧,其数之不尽的造型更是为人津津乐道,“西施壶”就是其中之一。
      “西施壶”是紫砂壶器众多款式中最经典、最传统、最受人喜爱的壶型之一。它壶身圆润,截盖、短嘴、到把,憨态可掬,实为品茗把玩的佳品。此壶型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壶盖上有圆球形壶钮衬托,再加上特殊的倒把与短小的壶嘴,就形成了世人喜爱的“西施壶”,看似简约,实为严谨,好似浑然天成。“西施壶”若美女西施之丰乳,壶纽像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
      首创者徐友泉,明末清初吴梅鼎给了极高的评价,称“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吴梅鼎之所以为世人所识,是因为写了一篇《阳羡茗壶赋》。吴氏曾祖是明正德进士吴颐山,正德进士何许人也,不太清楚,只是他的家童名声太盛,叫“供春”。吴颐山少时在宜兴金沙寺读书,家童供春服侍少主的同时偷学了寺僧制壶,不经意间成了紫砂壶史上的鼻祖。然后经历了赵梁、董翰、元畅、时朋“四大名家”,然后是时鹏之子时大彬一家独大,时大彬有一高足就是徐友泉了。而吴梅鼎的父亲和徐友泉交好,并请其到家中研制紫砂壶,成就了一段佳话。吴梅鼎更是耳濡目染,友泉晚年自叹“吾之精,终不如时之粗”时,他不知道紫砂史册上已经有了他浓重的一笔。
      其他的历代名家、工手是否做过,不敢妄下定论,但是史海浩渺、工匠繁多,做过的可能性应当是相当大的。只不过考据的是实证,哪怕只言片语都是必须重视的根据。现在我们大家所说的“西施壶”,主要是以王寅春、顾景舟所做的为蓝本,顾式较之王式,总体上大同小异,前者清秀、后者丰满。之后的艺人所做的“西施壶”基本都是沿用这款型制。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他们试图做一些创新,所做的作品还是不离“乳”这个母题。
      3 总结
      作为紫砂从业者,将继承紫砂优秀传统,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把紫砂创新作为追求的目标,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艺人有更多机会用创新作品去参加国内外陶艺展评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创作视野,创作出更多“西施壶”一般的优秀紫砂壶作品。

    推荐访问:西施 创作 历史 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