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软件下载 > 正文

    【论《史记》及之前典籍中的精神圣徒】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史记有没有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9 04:55:46 点击:

      内容摘要:在《史记》以及之前的典籍如《左传》、《论语》、《孟子》、《庄子》中描写了许多精神境界十分高尚的圣徒。这些精神圣徒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昭示了中华民族的先民曾经达到的精神高度,让后人能感受到他们的人格之美。
      关键词:《史记》以及之前的典籍 精神圣徒 精神坐标 人格之美
      在《史记》以及之前的典籍如《左传》、《论语》、《孟子》、《庄子》中描写了许多精神境界十分高尚的历史人物,如勇于抗恶的龙逢、比干,洁身自好的许由、务光、介子推、颜回,、舍生取义的公孙杵臼、程婴,以死殉道的如伯夷、叔齐、屈原,等等。这些历史人物或许在事功方面没有太多可称许的成就,但在道德人格方面却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个个皆为纤尘不染的赤子,昭示了中华民族的先民曾经达到过的精神高度,值得我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对于他们,我们不妨称之为精神圣徒。那么《史记》以及之前典籍中的精神圣徒有哪些类型?又有什么共同特点?为什么在中华文明史的上古时代以及中古时代前期会产生如此多光照千秋的精神圣徒?这些精神圣徒对后人有何启示?上述问题无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史记》及之前典籍中精神圣徒的特点
      虽然《史记》以及之前典籍中记载的精神圣徒们的人生遭遇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如下共同特点。
      1.心如赤子。
      每一个人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或许都是赤子。但世界是个大染缸,许多原本具有赤子之心的人们,都免不了世俗的污染,最终变成了庸俗之徒,与其赤子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但《史记》及之前典籍中记载的精神圣徒则大多未受到世俗的污染,始终保持了一颗赤子之心。正是由于具有未被世俗污染的赤子之心,他们的眼中容不下任何污浊之事,始终拒绝被世俗同化。
      2.坚持内心的价值信念,拒绝追求世俗利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无数的人们为了获得世俗的利益,不惜牺牲做人的原则,但精神圣徒们却坚持内心的价值信念,拒绝追求世俗利益。比如许由就是如此。在尧欲让天下于许由时,许由坚决拒绝了。天下可是世俗中最大的利益,得到了天下,即可予求予取,为所欲为,想想中国历史上为了争夺天下而一再上演的尸伏遍野,血流成河的史实即可知之。但许由不但拒绝了尧让给自己天下,还因不忍闻其言而到颍水边洗耳。又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对世俗的荣华富贵以浮云视之。其他精神圣徒,莫不如此。
      3.坚持内心的价值信念,拒绝考虑自身祸福。
      茫茫人世,祸福无常。无数的人们为了趋利避祸,总是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乃至只要能给自己带来一点蝇头小利,则无论多么邪恶之事无不为之。面对此种情况,为了诱导世人弃恶向善,儒家曾反复宣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但儒家的这种说教,未必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也许是觉察到了现实生活中善未必有善报,恶未必有恶报,因此佛道两教还倡导来世报应说。客观而言,佛道两教的因果报应说未必没有积极意义,因为芸芸众生中占绝大多数的毕竟还是愚夫愚妇,以轮回报应说来诱导他们做点善事,总比告诉他们世界上没有天堂地狱,没有因果报应,因而可以肆意为非作歹要好。但问题是,一个仅仅因为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惧怕受到神灵惩罚而不敢为非作歹的民族,必定会沦为一个工于利害算计,没有精神深度与高度的民族。即使这样的民族曾表现出了一定的德行,那么其德行也难以让人发自内心地表示敬意。而且这样的德行也是不堪一击的。不是吗?
      与趋利避祸的世俗之徒不同,精神圣徒们忠于内心的价值信念,拒绝考虑自身祸福。比如夏代的关龙逢、商代的比干面对昏庸、残忍的暴君,不避身害,直言极谏,惨遭杀戮。又如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又如屈原在明知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情况下,绝不向恶势力屈服,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最后投汩罗江以死。试想,如果关龙逢、比干、伯夷、叔齐、屈原仅仅是因为惧怕因果报应或为了来世的好报而坚持理想,九死不悔,那么他们还能激发后人由衷的景仰吗?因此,如果真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恰如其分,不差不爽,那么人类的文明将彻底丧失深度,变得异常平庸。
      4.命运大多是悲剧性的
      由于精神圣徒们忠于信仰,坚持信念,洁身自好,勇于献身,而这个世界上又充满了恶,善恶相遇,对立冲突无可避免。由于恶的力量常常大于善,所以精神圣徒们的命运大多是悲剧性的。在残酷现实将自身理想毁灭之后,他们往往不惜以身殉之。正因为如此,他们更能激发后人由衷的敬仰。
      二.上古时代及中古时代前期精神圣徒大量涌现的原因
      1.中国文化自古重德。
      华夏民族自古重德。《左传》就认为人生有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在三不朽中,立德居首。可见华夏民族对道德的重视。这种对道德的重视对每一个知识分子的人生价值取向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而且在上古及中古时代前期,中华民族的道德尚未普遍虚伪化,也尚未被野心家们大规模利用,这是华夏民族在上古时代及中古时代前期能产生那么多精神圣徒的历史背景。
      2.人类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
      虽然华夏民族自古重德,但这只是为精神圣徒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客观条件,从主观方面来说,精神圣徒的令人高山仰止的道德人格境界主要并不是受某一家道德学说影响的缘故,而更多是主体道德意识自我觉醒的结果,正如哲学家康德指出的:人类的内心具有先天的道德法则。当人类的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人类作为主体,其内心的道德意识就必然会觉醒,而那些精神圣徒则是人类道德意识觉醒的典型代表。他们内心对于道德信念异常执著,愿意以死殉之,但他们之所以这样,不是为了获得他者的良好评价,不是为了获得世俗或来生的好报,而是为了忠于内在的良心律令。除此以外,他们不听命于任何其他世俗权威。
      三.《史记》以及之前典籍中的精神圣徒对后人的启示
      天地是无情的。虽然天地无情,但让人获得些许欣慰的是,在这个充满了阴谋、血腥、污浊与冷酷的世界上,并非所有人都是见利忘义之徒,蝇营狗苟之辈,毕竟至少还存在过精神圣徒。这些精神圣徒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昭示了中华民族的先民曾经达到的精神高度,让后人能感受到他们的人格之美,而“人格美是我们的感觉能领悟的世界中的最高的美。”[1]
      精神圣徒与道德圣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孟子曾把一些精神圣徒也视为圣人,如他说:“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但严格讲起来,两者并不完全是一回事,道德圣人是完人,而精神圣徒更多是赤子。也许在某些道德家们看来,一些精神圣徒如屈原露才扬己,忿怼不容,实为人格缺陷,不如圣人那样中庸和平、温柔敦厚。但尽管如此,这些精神圣徒们依然曾经净化过中华民族的心灵,就如孟子说的:“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孟子·尽心下》)尤其是每当道德虚伪化严重的时代,许多高尚的人们宁愿舍弃道德圣人而取法那些精神圣徒。因为道德圣人是修炼而成的,可以伪装,比如汉末王莽就曾因“勤身博学”、“爵位益尊,节操愈谦”而“天下信之”,几乎成为了当世圣人,但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一种伪装罢了。而精神圣徒则是本真的,无法作伪。所以魏晋时代同属于竹林七贤的嵇康、阮籍“非汤武而薄周孔”,却以上古时代和中古时代前期的精神圣徒为自己的人生榜样,如嵇康曾撰写《高士传》,这绝非偶然。正因为如此,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中那种具有赤子之心的精神圣徒依然时有所见。
      可悲的是,到了现当代中国,由于传统道德受到大规模诋毁,宗教的影响力又日趋式微,而社会的剧烈变迁导致的善恶的标准则日益混淆,是非的原则日益颠倒,人心不知所趋,故中华民族变得愈加势利、圆滑、世故、冷漠、伪善、蝇营狗苟,其整体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也就江河日下了。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不仅要重建道德传统,也呼唤着精神圣徒的出现。如果一个民族产生不了精神圣徒,则该民族的心灵就难以获得真正的净化;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这样的精神圣徒来照耀史册,那么该民族的历史就只能剩下无边的污秽,无边的黑暗!
      参考文献:
      [1][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中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马虹,昭通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推荐访问:史记 典籍 圣徒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