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qq空间 > 正文

    “开放型作文”教学,,拒绝“粗放式管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1 04:46:00 点击:

      “开放型作文”已经成为作文命题的一个趋势。“开放型作文”的训练把传统的“教师命题”、“书本统一命题”改为学生“自由命题”,根据编者或教师给定的一个较为宽泛较为广阔的背景,学生自由选材、自由确定写作题目,把选择写作内容的权力、命题的权力还给了学生;改“单一的记叙文”为“丰富的多样文体”,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些开放性作文训练,对学生的约束较小,使得学生可以放开胆量,根据个人爱好和兴趣来写。它给同学带来了充分发挥自己写作才华的广阔天地。
      “开放型作文”,无论在选材和表达形式上都给学生以充分的自由,因为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看上去极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的情感由内而外,自然喷发,学生之习作一定如春日之鲜花生机勃勃,异彩纷呈。而事实上,学生写出的这类“开放式作文”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瑰丽,出现了内容干涩、语言贫乏的“兔尾巴”文,也有的虽然篇幅较长,洋洋洒洒,但是条理不清,思想混沌,不知所云,修改起来出现“满山是石块,无处下锄头”的窘境。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不少教师在“开放式作文”的教学指导中,存在“粗放管理”现象。“粗放式管理”,本属于经济学范畴中的名词,是指在经济投入、成本控制、人员管理、质量监管等生产环节中,没有一套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管理中只是为了某一既定目标,而没有科学有效的过程。作文教学中的“粗放管理”,是指教师因教学规范程度和改革深入不够,缺乏科学必要的细致指导,只为达到一定的作文数量而让学生写作。结果学生付出许多汗水进行练笔,教师也付出心血批改,却是“广种薄收”效果不佳。
      不少一线教师认为,“开放型作文”给了学生很多的自由空间,孩子一定有很多内容可写,无需指导;也有的教师认为“开放型作文”没有统一的写作内容,没有统一的表达形式,不易指导,所以干脆就简单出示写作要求,圈几个关键词,撂一句“你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去写”,剩下的时间就交给孩子“自由习作”,“放胆习作”。如此的“粗放式管理”造成不少学生学习束手无策或规范不足,自由泛滥习作。
      1.学生眼中有物,却不能筛选有方。童年生活是七彩河,是万花筒,折射出许多美好、许多瑰丽。如果让学生放胆选择写作内容真是数不胜数,可以随手拈来。但是小学生因为受观察能力和提炼能力的限制,加上教师实行的是“粗放式管理”,往往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突出的重点,没有着重记叙的内容。
      于是不少孩子记下的是流水账,通篇看上就好像一爿杂货店,没有主打商品,没有主打品牌,不能吸引人的眼球。春天到了,学校组织3~6年级学生去南通博物院参观游览。晚上教师布置作业:“今天同学们过得很充实,看到了不少东西,学到了不少知识,有了不少的体会。今天同学们写一篇作文,可以只写参观的事,可以只写美景,可以只写在草地上的游戏,也可以重点谈谈你的感受。总之,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博物院里可以写的事物实在很多,同学们感兴趣的也很多,虽然教师也提到“有选择”这三个字,可是,因为“粗放式管理”和指导,学生交上来许多流水账,让老师摇头感叹。
      2.学生心中有情,却不能淋漓宣泄。“我手写我心”“心里怎样想手里怎样写”,听起来,这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是每一个一线教师都能体会到真正喜欢写作文,主动愿意用文字表达情感的小学生实在寥寥无几。我们发现,搞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欢呼雀跃,神采飞扬,可是之后谈到写作文,很多孩子就噤若寒蝉,神色黯淡。这说明,写作文——即使是充满自由的“开放型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依然有一定的难度。为何“心中有思亦有情,下笔却难以成文”?出现这种窘境的原因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写作心理转换”的障碍。
      (1)思想和情感转化为内部语言的障碍。思维是可以跳跃的,情感是可以断点的,形成内部语言却需要条理和逻辑,这需要一个按逻辑顺序加工的过程。
      (2)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障碍。思维和情感是可以残缺的,甚至是模糊的,它是个体内部言语无意识的活动过程,它无需考虑别人是否理解。而文字表达要将内部言语外化为文字,这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具有交际性,它的表达要考虑别人是否能够理解和喜欢,所以就要考虑表达的完整、条理和规范甚至是美丽。所以心中有思亦有情,学生却不能尽致表达。
      让学生放胆写作,自由写作,并不是不要方法,不要规矩,并不是允许学生天马行空,满纸荒唐言。放胆习作也需要一定的规范,因为自由与规范是辩证统一的。规范是达到自由的条件,自由是规范的升华,在规范的土壤里,作文教学才能开出个性的花朵。
      1.放胆写作,需要体验生活,有心积累
      以苏教版第八册语文教材为例,第1单元“写出自己的春游建议”,第3单元“写生活的新发现”,第4单元“围绕生活的一些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写第7单元“记一次体验活动”都属于这种开放性作文训练。但是任何自由选材,自由命题的作文都需要建立在关注生活,认真积累的基础上。“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虽然大千世界之于每个人都是同样的,但是个体对世界对周围事物的关注程度不同观察的品质不同,世界映入每个人脑中的模样也不尽相同。一个园林,工程师会专注研究它的设计构造特点,经济学家会考察它所处的地理位置研究它的旅游开发价值,园林师关注的是园内花草鱼虫的布置和搭配,顽皮的儿童则更多地留心哪里可以玩“藏猫猫”,他们在观察有多少假山可以攀,多少石洞可以钻。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用儿童的视角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感受能力,为写作积累源源不断的活水。
      2.放胆写作,也需要正确审题,合理选材
      任何习作篇目,开放是相对的,限制是绝对的。如果没有了限制,那么也失去了命题的价值。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领会“开放型作文”中的限制,做到放而不偏,既注意开放一面,也注意限制的一面。例如,上学期期末考试,我们区六年级模拟考试中作文要求:写出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通过一两件事情反映他(她)某一方面的品质。这里开放的是写作对象,老师同学,亲人朋友,甚至是只有一面之缘的陌生人。这篇习作限制的是抓住“印象深刻”,“只能反映一个方面的品质”。全区统一阅卷的时候却发现有一部分同学通过两件事来写人,反映了两个方面的品质。
      《新课标》对小学生习作的中心问题在高年级段中提出明确要求——做到“中心明确”。我认为在中低段写话和习作训练中,还是要引导孩子清楚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人和事物的各种看法和印象,对事物发生的各种兴趣。思考酝酿的时候,感受清晰了,表情达意自然是顺畅了。如果动笔之前,学生自己都搞不清楚本身的感受,脑中混沌一片,那势必影响题材的选取,写出的文章会有“浆糊”之感。
      3.放胆写作,需要恰当的结构,文情并茂
      不少一线教师在作文教学的改革中迷失了方向,总认为小学生作文只是一个实习的历程,只一味考虑孩子的自由表达,一味考虑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文章最基本的规矩和方法。如果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则是文章的骨骼。只有找到了恰当的结构方式,才能将观点和材料附之以成为作文。小学生无需过多考虑“谋篇之巧”“修辞之工”,只需“直抒怀绪了无隔膜,质朴说理,不对不生”(叶圣陶语),但不等于说学生习作“不需谋篇、不需修辞”,对于基本的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处理材料,按一定顺序描写等结构方式仍然需要学习并加以训练,只有掌握好基本的规范,才能更加自由地快乐地清晰地表达心中之情。
      罗丹曾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其实作文也是感情。离开了真情实感,一切技巧和华丽的词藻都会成为空中楼阁。如果作者自己内心都没有感动,又如何能去打动别人呢?“真情”比空泛美丽的词藻更震撼人心。“文”指“文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华丽的色彩”。有文采就是指文章言辞传神,生动活泼,能把所描写的事物、所叙述的事情写得有血有肉,说得绘声绘色,富有表现力。它建立在真实感情基础上能直接反映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好的文采应当包括丰富生动的词语、灵活富有变化的词句。“文情并茂”要将阅读作为一个很好的训练场,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写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怎么表达,为什么要这样表达,假如我写我还可以怎么写。这需要我们充分利用好教材课文这个最佳“范例”,使阅读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基地学习写作的基本之法。教师带领学生读中品,品中悟,悟中写,将课内与课外、阅读和习作有机结合起来,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推荐访问:开放型 粗放 作文 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