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qq空间 > 正文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集体来找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下句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2 04:37:30 点击:

      策划 本刊编辑部   执行 黄小跑 玩 子      快乐是可以传染的      奥运期间,北京有些公司让员工在家办公,也就是说,北京部分人民实现了前些年特时尚的“soho”――在家办公的时代。虽然一个人在家自由自在的,但坏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有个“sonu”族哀叹道,“我喜欢在桌子间踱来踱去,观察每天从老板的玻璃办公室出进的人,猜想这一天谁又有麻烦了。在家里,我只能监视我的狗。”
      尽管我们这一代多是独生子女,经历过“一个人长大”的千锤百炼,但一个人找乐,仍然是件有点无奈的事情,比如你想吃个火锅,都需要两个人。
      于是,一个个“孤魂野鬼”们开始利用各种途径来联络别人――“长江长江,我是黄河”。也许需要快乐的人有心灵感应,他们总能扎堆,凑对,在一起。
      快乐是可以感染的,要是遇上一点就着的集体性议题,还能螺旋状地发展壮大下去,这就像个放大镜,能把你一个人的快乐放大好多倍。
      所以既然说麻烦是难免的,那么快乐就是自找的。在找乐的路上,人多力量大,集体最伟大!
      
      集体参与来找乐――哦!奥运来了
      
      2008年8月8号8点8分,北京奥运要来了。如果能去“鸟巢”和万人一起“审查”老谋子的开幕式,看看他是不是真的弄了万人打腰鼓,万人太极拳的话,自然很爽。但有这样好运气的人自然是少的,所以,大多数的我们是在家里看电视,不过即使是看电视,也不要一个人看,否则你想骂骂“怎么又是一片红彤彤”都没人跟你辩论下。
      这就是为什么在欧洲杯、世界杯期间,酒吧的生意会那么好。因为看球的人需要一起鼓掌,一起扼腕。这样才能让情绪宣泄,找到快乐的感觉。
      那么看奥运,怎样集体找乐呢?一些重要的比赛,比如刘翔的跨栏决赛,中国女排的关键场次,有美国NBA明星的篮球赛,足球决赛,乒乓决赛,一定要人多看起来才有情绪;或者买个可以看电视的手机,在午间休息时,和同事们一起给运动员加油呐喊;再或者上奥运论坛,和千万网友一起激动紧张。
      如果以时间的顺序,北京奥运会带给我们最早的集体快乐是2001年的莫斯科申办之夜,相信很多人有和我一样的经验,那一夜,或是公司组织集体收看,或是三五好友约在一起,要不然就是走上街头,到人群集聚的地方看实况转播。记得在申办成功的那一刻,正在莫斯科做直播节目的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窦文涛说: “当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胜的时候,我激动极了,往左转想拥抱许戈辉,发现她已被一个男嘉宾抱住了,于是往右转想拥抱鲁豫,发现她也早被另一个男嘉宾给抱住了。”
      你看看,原来快乐的时候,是需要和别人拥抱的。
      接着就是从奥运圣火传递的开始,特别是在中国境内的传递,奥运更是给了我们集体狂欢的机会,几乎圣火每到一个城市,必然会成为这个城市的集体狂欢节。即便是平时不知道中央5套为何物的大爷大妈,也会在集体的感染下,举个小红旗,去大街上高呼,“中国加油,北京加油!”
      和大家窝在沙发上看奥运,集体当沙发土豆自然是找乐的方式,但围绕奥运集体找乐远不止这些,比如可以和朋友们打一些关于奥运会的小赌,赌资就是一顿饭或者一场K,这样的参与是不是更快乐?现在就给你设计几个小题目,和你的朋友们进行一场奥运竞猜吧:
      你认为奥运会主题歌由谁主唱:王菲,孙楠,刘欢,张也,宋祖英,周杰伦
      你认为谁最有可能是开幕式的领舞者:杨丽萍,黄豆豆,金星,林怀民
      你认为谁可能是最后一棒火炬手:邓亚萍,汶川民众,姚明,刘翔
      你觉得哪种中华民俗会出现在开幕式上:川剧变脸,杂耍,昆曲,舞龙舞狮,编钟古乐
      谁最有可能亮相开幕式:才旦卓玛,女子十二乐坊,李连杰,成龙
      你觉得这次中国的金牌总数能位列第几:第一,第二,第三,其他
      当然,为了照顾下那些平日里不太关心体育的朋友,你也可以再增加一道送分题――你认为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是由男运动员取得的金牌多还是女运动员取得的金牌多:男运动员,女运动员。
      最近和朋友去吃饭,刚一落座,服务员就拿来个单子让我填,一看,竟然是“奥运竞猜”,题目有刘翔能不能夺冠,女排最后第几之类的题目,如果最后答案全对了,饭馆会送给你300元的餐券。于是放眼望去,整个大厅的人都拿着那个单子互相商量,争论,非常认真。
      由中国人做东的奥运会来了,我们集体来找乐吧!
      
      集体观看来找乐――去电影院看《功夫熊猫》去
      
      前阵子《功夫熊猫》闪亮登场,看完后强烈向朋友推荐,一个朋友说:“何必花50块前去电影院看,买张碟,自己在家里看。”拜托,不要总是窝在家里看盗版碟了,去电影院和大家一起欢笑吧。
      这只不像熊猫的熊猫,突然成了大家找乐的热点,有呼吁抵制的,有反对抵制的,俨然成了一个话题。当然,这样的电影首先要去看,还要一群人一起看,因为它就是拍给朋友们一起看的电影。为什么一定要去电影院看?除了电影院的画面和音响外,更重要的是朋友在一起的快乐感染,即使是一个不是非常好笑的桥断,只要有一个笑了,那笑声必定会蔓延开来。吕克贝松曾经说过:“在电影院看一部好电影,就像是在吻一个漂亮的姑娘;而在家里看,充其量也就是吻那姑娘的照片。”
      黑压压的电影院使人更能感受到剧情所要传达的东西,更容易被电影所打动。电影院所给你的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也是在家里无法达到的。而且,有这么多人陪伴,感觉看电影很温馨(当然,恐怖片要另当别论了),少了一个人在电脑前看电影的那份孤单和惆怅。每当情节发生曲折变化时,你会感觉到其他人与你的共鸣,从而迷失在电影中的情节。去电影院看电影,图的是气氛,比一个人窝在一个小屏幕前看有感觉多了。看着爱情电影,整个影院都弥漫着爱的味道,看着喜剧电影大家一起笑笑,更加投入,很少会受到干扰。而且去影院看电影,感觉就不仅是你一个人的事了。现在的电影前期宣传多么厉害,多么隆重。搞得电影上映好像过节一样,于是大家都上去凑热闹,然后票房一下上来了,然后才能知道电影口碑好不好。你不去看,就感觉心里不踏实,跟自己在家里看完全两码事。跟影片的内容倒是无多大关系。
      对于电影,特别是自己喜欢的电影,一定要到电影院去看。
      其次,这样一部电影,也是要让大家集体议论的。“热议《功夫熊猫》”在新浪网的首页上挂了十多天。赞的赞,弹的弹,争论得面红耳赤,比如以整天头上顶着个熊猫的“熊猫艺术家”赵半狄为代表的抵制派就认为这部《功夫熊猫》是剽窃中国的元素来赚中国人的钱,更有甚者,在这部搞笑片里,看出了好莱坞的对华阴谋等;当然,这些调调引发了潮水般的反驳:有人认为,娱乐就是娱乐,不要想得太多。也有人说不要总是认为别人会加害你,要自信点。更多的意见是为什么我们自己拍不出这么有趣的电影,却反过来要抵制?
      熙熙攘攘,讨论得好不热闹。集体讨论,让我们找到了表达的快感,认同的快乐。
      最后,这样一部电影,也是让大家集体联想,发挥各种才华 的,比如给英文配字幕,例如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一句――当“残豹”大闹监狱时,报信的小鸟说:“我们要死了,我们要死得很惨了。”网友配的字幕令人爆笑, “我们死翘翘了,死得很翘很翘了。”网友的加工实在是给已经很迷人的熊猫增加了新的魅力;用中国哲学来分析剧情一比如乌龟大师是儒家还是道家;如果真人版由谁来演――熊猫由增肥后的周星驰来演,浣熊师父由减肥后的李连杰来演……;做山寨版的熊猫卡通娃娃;如果拍摄续集应该怎么样等等;最让人想不到的联想是有人在网上向大家介绍如何才能做出电影里那只熊猫爱吃的包子。
      我想,只有集体关注的力量,才能让我们迸发出如此出人意料的想象力。
      所以,去电影院看电影,然后和大家一起热烈争论!
      
      集体找茬来找乐――挑新《红楼梦》剧组的刺
      
      突然间,新《红楼梦》剧组给一众角色的定妆照,代替了芙蓉姐姐的功能,成为大家集体找茬的对象,对于新《红楼梦》剧组一批批推出的定妆照,已经不是分为喜欢和不喜欢两派意见,而是骂得比较狠和骂得非常狠之分了。
      形成集体找茬得具备几个条件:第一是找茬的对象得是万众瞩目的事情。新《红楼梦》的开拍,从海选演员,到更换导演,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人生大戏,赚足了大家的眼球;第二就是找茬的对象得是大家都熟悉的,都插得上嘴的。而《红楼梦》的电视剧,就是有珠玉在前,而且现在最热衷表达意见的一代,都在小时候看过老版《红楼梦》,这一讨论起来,个个都是专家――另一个反面典型就是新版《射雕英雄传》,被那些奉83版《射雕》为经典的人骂得狗血淋头;第三,这被找茬的对象确实有致命的内伤,比如另一个年度性被集体找茬的“春晚”,而新版《红楼梦》给林妹妹,宝姐姐们的造型,实在是让人大吃一惊,或者是他们走得太远了。不要小看了集体找茬的力量,他们给挑的刺有的真是那么一回事,比如他们给新版《红楼梦》的人物装扮总结的N宗罪:丫鬟小妾穿大红,小姐穿服丧;五品官戴麒麟公子黄袍加身;尼姑头顶大红花,千金变戏子;造型不统一,各朝代大混战。
      从在电影、电视剧中找“穿帮的地方”,到在摄影作品中找可疑的合成修改处,集体生成的“找茬一族”的兴趣范围和层次正不断扩大和提高,而众多“找茬成员”的心理状态也是丰富多彩。
      网上最早流传的集体创作“韩大嘴语录”大概是网友们找茬的开山之作,从问世伊始,“韩语录”就为挑错建立了某种标准:掘地三尺,周到细致。再加先天的搞笑惯性,“韩语录”到现在都还发挥着影响,比如作为后起之秀的“央视主持人口误大全”等等。类似“大家好这里是中央气象台”、“移动联通的小用户们请发短信”、“今天凌晨某某军队切断了两条输卵管道”这种后现代文本也在娱乐着我们的生活。随着论坛的发展,有些网友开始专门针对学术问题、影视穿帮发表自己的新发现,于是形成了一个潜在的网络族群:找茬族。
      “找茬一族”有句经典的话,那就是“完美是相对的,找茬是绝对的”。从理论上来说,他们认为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没有瑕疵,关键在于你能不能发现。所以他们不担心题材枯竭,一般是哪部剧火就重点攻哪部剧。此外,就是“找茬”了还要想想,这个差错公布出来是否有意义,大家会不会爱看?“找茬”确实是件好玩又受关注的事,如果被挑对象冠冕堂皇,错误又低级可笑,形成的反差会让人乐不可支。像去年火爆上演的《色戒》,也被这个群体火眼金睛地发现了其中的穿帮,即一个镜头中出现了金茂大厦,这一极其低层次的穿帮,当时夺得了颇多“眼球”。这一乐趣,还被网络进一步发扬光大,“找茬”成果的网络点击率排行榜也往往会有某某影视剧“穿帮”镜头之类的帖子,所以总有一些网友乐很享受这样的快乐。
      当然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找的茬得多才能引起瞩目,如果一部片子只被找出一两个错误来,人家都会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来原谅,如果是几十个甚至上百了,那就成了一个笑话了。所以,找茬的快乐,也要人多力量大,大家集体上。
      “找茬”这个词似乎透着股挑衅的意味,但从“华南虎”的水落石出中,我们看到了更高层级的“找茬”快乐。
      
      集体八卦来找乐――如果我不在群里,就在去群里的路上
      
      我相信,每个热衷混群的人,骨子里都活跃着八卦因子,因为,群的最大功能,就是提供免费八卦场所,让大家提神、解闷、寻开心。
      以前,“八卦”这个词在我们心中是很神秘的,《易经》上这一套玄深的符号几乎可以包罗宇宙万象,现在这个词已经被香港人引申为小道消息、明星隐私的代称了。据说早年香港黄色书刊发行时,封面上极其清凉养眼的照片就会在重点部位加贴八卦图,类似马赛克效果,因此得名“八卦杂志”。
      有一本很靠谱的杂志说,每个公众人物的信息在我们大脑中都是和一个特定的神经元相联系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提到安吉丽娜・茱利,你脑中的一个神经元就会跳一跳,如果听到珍妮弗・安妮斯顿,另一个神经元就会跳一跳,当你看娱乐频道的时候,你的神经元们就像喝了浓缩咖啡一般,雀跃不已。这个科学理论的意思,大概就是说,八卦跟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一样,是人的生理需求。比利时有个心理学家更牛,他对八卦这个看起来很无聊的行为做了严肃的研究,最后表明,八卦精的人生更成功。
      无论是生理需求,还是成功需要,看来,我们都需要八卦。
      八卦这种事,人少了是肯定热烈不起来,一定要七嘴八舌才带劲。很多八卦话题一开始都是捕风捉影,然后几个人一起,把所有蛛丝马迹集中在一起,集体联想,一番推敲,事件基本定型定案。所以公司里一般都会有两个群,一个正规群,贴贴开会通知,讲讲工作问题;一个野群,也就是没有领导在场的,集体性八卦话题通通在这个群里进行。比如:谁谁谁和谁谁今天是前后脚进来的,那个谁谁的衣服还是昨天的,他们是不是有一腿?今天我看到谁谁谁从一辆宝马上下来,她傍大款给人当小三了?万一不小心八出某某秘书以前只是公司前台,因为搭上老板才摇身一变的猛料,大家更是要集体兴奋上一段时间,屡八屡爽。而爆出猛料的人会被奉为柯南附体,在群里享受前呼后拥的高级待遇。
      八卦群也会分派别。
      有偶像派,主要集中在八明星隐私上。这类话题老百姓最爱,连续几年荣登谷歌、百度的“十大搜索关键词”榜单。这类话题自然有狗仔队替你挖掘,但是,你如果在群里喊:“朝伟嘉玲要在不丹结婚了”,可以断定,你是菜鸟级,得到的反应必然平平。资深的八卦党们一般会这样开始,“换做你,你会娶刘嘉玲么?”然后列举刘嘉玲的种种劣迹,比如爱打麻将,泡夜场,N年前的裸照风波,与郭台铭的似假还真……更会将20岁的曾华倩和40岁的照片拿出来,跟嘉玲对比。因此,做一个引领八卦话题的人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紧跟娱乐热点,谈的是大家都关注的话题,其次要历史知识储备丰富,对明星情史家事了如指掌,第三还要有自己独到的思维角度,才能把大家都知道的娱乐信息玩出新意思。   有怪诞派。跟偶像派相比,怪诞派显得身单力薄,但千万别小看了他们,他们八卦的东西往往意味深长。比如突然就会有人往群里丢一个问题:“人要多胖才能让子弹打不透?”然后大家开始发挥集体智慧,充分运用物理学、材料学等知识来计算分析。
      此外还有时政派,他们的八卦话题往往围绕当天的新浪新闻;有时尚派,以女人为主,八卦的话题是穿黑色的裙子或裤子会不会使臀部显瘦?更多的人,同时混在N个群里,参与各种话题。有些人很奇妙,你跟他私聊,半天聊不出个什么,一旦扔进群里,他立马顾盼生辉妙语连珠。人都是属孔雀的,多人关注立刻就会变得很臭屁。有个朋友,外出度假了一段时间,去的地方没有网络,回来他不知道范跑跑,不知道徐赖赖,我们在群里八卦他一句话插不上,郁闷死,觉得自己被世界甩了。我劝他,赶紧恶补吧,内事问百度,外事问谷歌,房事请问天涯。最重要的一点,请跟集体保持步伐一致。
      
      集体造诃来找乐――我们一起来造成语吧
      
      最近,一个新造成语在继“很黄很暴力”后,迅速蹿红,横扫网络,成为很多人MSN上的个性签名,这就是因华南虎事件诞生的网络新造成语一“正龙拍虎”。词条释义为:一,意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驱动造假,被揭穿后还抵死不认;二,社会公信力缺失。在一些词库更新较快的输入法里,输入“zheng long Dainu”甚至“zlph”四个字首拼音都能打出“正龙拍虎”一词来。网友戏称,古有指鹿为马,今有正龙拍虎。
      有才气高的网友甚至拟了一段《史记・周正龙列传》,“周氏正龙者,秦地金州镇坪人也。正龙置彼画于深山密林中,遮掩修饰,远近数数摄之,得虎照数十幅。照中虎卧于林下,双目炯炯,俨然真大虫也。归而献之县官,官喜,以呈上官,州府台阁皆不疑,布之互联网,传告天下,厚赏正龙。网民见之,咸以为假,竞相怒骂之,有好事者遍搜天下旧年画,果得虎照原版画,多不可数。正龙之谋遂败焉,天下皆以为耻。”
      《新华成语词典》里那八千多条的成语是如何一步步出炉的,我们不知道,但现在,亲身参与到创造新成语的过程中,却是很多网友都很享受的事情。在华南虎照被证实是假的后,在各个论坛掀起了一阵造词热潮,正龙画虎、正龙照虎、正龙摄虎、正龙假虎,到最后,演化为“正龙拍虎”并被多数网友采纳。持续那么久的争辩、取证,集体的思维、感受、推论,最后,被浓缩在这短短四个字中。而参与在这集体脑力大冲撞中的人,更有比肩前人的自得,也许,一不小心,自己造出的词还能收录进词典代代相传呢!
      除了正龙拍虎,网络上新衍生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最近流行开的美忠恶德――
      这个新成语一出,大家都会心一笑,这说的不就是毕业自北大历史系的在大地震中不管学生死活率先逃命之后还死皮赖脸替自己的行为辩护的范美忠吗?一美一恶,很智慧,很尖酸。
      再比如另一个为国受贿――
      原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实验中心女教师、某实验室负责人徐晶在学校项目建设过程中贪污公款90多万元,其中30万元用于女儿出国留学。在法庭上,她为自己辩解说,“这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有人称之为“史上最牛受贿理由”。
      解释:形容一个人用堂皇的理由为自己的卑鄙行为辩护。
      集体造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有思想的,没思想的,都爱造,以证明自己有思想。梁晓声就造了个词,叫“窈瘦”,不过大家都觉得把联绵字拆开有违常规,基本没被认可。去年,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新词,什么合吃族、7时代、装嫩族、晒客、白奴、墓奴、擒人节、秒杀等,很多都是网友们在集体找乐戏谑中创造出来的。有人担心这样胡编乱造下去,也许不用10年,别人讲的汉语自己就听不懂了。但是,字典上的词语不就是这么一步步沿着理解――接受――沿用的步子留下来的吗?对大多数网友,其实没想那么长远,怎么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怎么来,怎么好玩怎么闹呗。
      有段时间,大家突然很有文化地集体去写诗,在一个名为做诗网上,数天时间就有超4000名注册网友及大量游客。平均一小时诞生400多首歌,写诗的时间平均是一首60秒。虽然这些诗歌并没什么含金量,但不就是凑在一起好玩图个乐吗?
      也许,下一个网络问候语会是:“今天,你造了吗?”
      
      编辑 风云(jjhuan9yun@sohu.com)

    推荐访问:乐乐 找乐 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