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qq空间 > 正文

    《天气预报》:五分钟背后的三十年:西安天气预报15天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6 04:46:39 点击:

      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每天的播出时间只有5分钟,却稳居收视率的前几位,即使现在人们有那么多渠道了解天气信息,即使大家说得最多的是“天气预报越来越不准”,但每晚七点半的这五分钟,还是有无数人守候在电视机前。中国人对天气的关注,已经随着交通的便利发达,个人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进入10月底,冬天的味道越来越浓,空旷寂静的华风气象大楼咖啡厅,几位《天气预报》栏目的创办元老,向记者讲述了这档节目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多元的三十载历程。
      明天的天气是个秘密
      现在的人也许无法想象,在六十年前,明天是啥天气这件事,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还是个被严格管制的军事秘密。1949年12月,新中国第一个国家气象机构成立,那时候它的名字是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直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领导,职能是为国防服务。老百姓如果想知道明天的天气,只能从前一天傍晚的晚霞里猜测一二。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出于经济建设和防范灾害天气的需要,天气信息开始解密。8月1日,毛泽东、周恩来签署命令将各级气象组织从军事等级转到政府等级,气象信息开始为经济建设服务。1956年开始,中国的老百姓可以从广播里听到天气预报了,《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工人日报》等也会刊登第二天的天气情况。
      改革开放初期,出国考察热风靡全国,气象行业也不例外。1979年,中央气象台副台长王世平随团到日本访问。日本当地一家气象台热情招待,晚餐被安排在一家极富特色的居酒屋,通往后厨的过道上,还放了一台电视机,屏幕里正在播日语新闻。主客双方边聊边品酒,气氛十分热闹。
      突然,屏幕上走出个小伙子,指着背后的一幅日本地图认真讲解,屋里的日本人一下全都不说话了,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屏幕,几分钟后讲解结束,大家才继续喝酒聊天。这景象让王世平吃惊不已,日方代表说,这就是日本的电视天气预报,这些气象信息由国家提供,由公司加工制作成电视节目,再通过电视向公众发布。
      就是小小居酒屋里刹那间安静的几分钟,让中国气象人第一次见识到以电视传播气象信息的巨大效应,在回国的路上,代表团就开始讨论,中国的天气预报也应该有电视版。
      《天气预报》获得民调80%支持率
      1979年开始,中央气象台和中央电视台开始协商合办天气预报电视栏目,前后长达一年半的时间。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形式不沉闷,这一全新的节目形式,双方都没有经验,最后大家决定,先效仿国外。
      当时,西方的气象节目大部分是由气象专家来主持。央视本身主持人不多,对气象知识也不了解,决定由气象台派人担任主持。很快,中央气象台内部开始“海选”主持人,从一个二三十人的大名单里层层选拔,最后筛出一男一女两个人选。34岁的韩建钢当时已经是气象台的预报员,专业知识扎实,人长得精神,虽然说话带点乡音,但很清楚,不妨碍观众理解,他成为最后选定的男主持人,女主持人则定为气象台职工李援。
      “我记得那会就在这个气象大院里,每天晚上院子里摆上一台,围了一大堆人,内容也不外乎一些新闻,有时候新闻完了,偶尔播个外国电影,也没有娱乐节目。”韩建钢是第一代电视气象专家播音员,但在当时,电视对他来说还是个稀罕物。
      人选定下后,韩建钢和李援拿着气象中心领导特批的一点经费,到宣武区一家老百货商场买服装,“那时候大家的穿着也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街上都是蓝白色”,李援挑了布料回家自己做,韩建钢则选了一件当时最流行的蓝格条衬衫。
      1980年7月7日,《天气预报》节目在央视一套亮相,“跟新闻一样是直播,在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之间播出,时间也只有两分钟。”最初的一个半月,每天下午17:00中央气象台数据一出来,韩建钢和李援就把专业术语改为通俗易懂的电视语言,半个小时后拿着墨水还没干的稿子,出发去中央电视台播音。韩建钢说,那时“直播室里没有现在的冷光灯,几盏大灯一开,足有四十多度,但是为了直播录音,里面也不能开电扇,常常是汗流浃背。”因为技术水平落后,开播初期的节目影像甚至没有留存档案。
      当时的天气预报主持人,就是单纯念稿子,一个多月的汛期过后,节目就改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播报了,大家熟悉的《新闻联播》主持人邢质斌和罗京都曾经播报过。一遇到灾害性天气,韩建钢还会出镜客串,弄得当时的老百姓一看到他出现就会说,一定是哪里又有灾了。
      当时中央气象台通过专用电话把稿子传给中央电视台,再把制作好的天气形势图由专人送过去,那时候没有光缆,也没有专车,气象台的曲声浦每天下午骑个二八自行车到电视台送带子,风雨无阻。
      最初,气象主持人背后是事先印好的中国地图,上面的图标都是手绘上去的。1983年3月,曲声浦制作的城市灯光显示图板,被安装在新闻联播演播室,主持人念到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会亮起灯,由工作人员在幕后操作。观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在播报的城市。
      《天气预报》播出初期,也有观众写信说,本来半小时的新闻时间已经很紧张,再插上一条天气信息,新闻就播得更少了。为此,央视和国家气象局还联合搞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民意调查,最后《天气预报》以80%的支持率得以幸存。
      背景音乐用了三十年
      198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全国气象会议上指示“电视天气预报需要改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取经美国,开始向由气象部门独立制作转型。1975年被分配到中央气象局的计算机工程师叶阿庆,是栏目组最初的技术制作人员。“我是学计算机的,当时没人懂电视,我们几个都被派去电视台学,培训了一个多月,回来以后开始自己做节目,”如今的叶阿庆已是退休返聘的老专家,他笑声爽朗,谈起当年总带着几分骄傲,因为栏目组的六个成员几乎都是零基础起步。
      国家气象中心在办公大楼5层靠洗手间的地方挤出一间办公室,打报告给中央电视台支持了一台电视机。这间40平米的办公室是栏目组最初的机房。他们从建材市场买来石棉瓦,在房间角落搭建了一个一平方米见方的播音间。播音间内壁贴上隔音材料,里面放上桌子、台灯和话筒,这简易的隔音间,现在看起来多少有点山寨。每次录制节目,外面的人会自觉保持安静,一次有人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大家都担心这遍白录了,可听的时候竟发现一点杂音都没有,播音间隔音效果竟出奇的好。   叶阿庆等人从中央气象台借来购自日本的小1/2摄像机,拍摄黑白云图,再用家用录像机编辑成动画,示意云图走向,这在当时的国内十分新鲜。1986年7月超强台风登陆广东,动画卫星云图突然出现在电视上,生动预报了灾害天气。
      一切就绪后,一个难题出现了,栏目背景音乐迟迟选不出来,工作人员里没有音乐爱好者,收音机里流行的也都是些红色歌曲,完全不合适。不久,曲声浦拿出了一首电子琴版的《渔舟唱晚》,这首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表现江南傍晚渔家晚归的乐曲,最后被一致通过。谁也没想到,《渔舟唱晚》一唱就是三十年,成了《天气预报》的标志,曲声浦后来说,当初选它只是觉得这首曲子“欢快而不闹腾”。
      1986年10月1日,新版《天气预报》登场,动态卫星云图披上了颜色,还多了太阳公公、云彩和雨点这些让普通观众一目了然的符号。一位85岁的老婆婆写信来说:“过去,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全凭听,可我耳朵聋听不清,这下可好了,一看电视上的太阳、云彩就知道是啥天气了。”
      “气象先生”横空出世
      1989年《天气预报》从新闻联播里抽离出来,成了一个单独的电视节目,每晚19:30在新闻联播结束后播出。1993年,节目经历了一次重大改版。3月1日19:30,渔舟唱晚的旋律响罢,屏幕上突然出现一个西装革履的小伙子,他手拿一根指挥棒,边指边讲,绘声绘色。这一变化迅速成为重大新闻,第二天的《中国青年报》头版位置就出现了一幅《天气预报》节目的截图照片,配以长文,标题是“屏幕上跳出个气象先生。”这位凭空“跳”出来的气象先生,就是宋英杰。
      “那时候准备挺仓促的,2月24日通知我们,大概练习了一个星期,自己去演播室找一找空间感,没有什么预告意识,到了3月1日就直接上了。”早在1990年,宋英杰就已经是中央气象台的预报员了,他学气象出身,最初每天下班后把从北京到澳门的全国三十多个城市念一遍,只是一份兼职。
      当时,解说员背后并没有我们在电视机上看到的中国地图,而是一块蓝布,宋英杰就站在这块蓝布前想象着万里国土,指点江山,“有时候也会用浅蓝色的笔在上边勾勾画画,找找感觉。”节目录完,再用抠像技术处理成我们看到的画面。
      “演播室地上画了一对脚印,播报员站在那不能动,离开那个地方就指不准了。”韩建钢当时担任栏目编导,也是这次节目飞跃性改版的幕后策划,“其实屏幕前出解说员不算新鲜,国外早就这么做了,我们也想出人,但以前的技术水平达不到。”
      主持人走到台前,观众最直接看到的就是他本人的精神风貌和衣着打扮。宋英杰却说,出镜前并没考虑太多服装问题:“当时特批了500块钱,让大家去买西装。这个价钱在当时,特别廉价的西装能买两套,好一点的一套也买不起。我自己有西装,就挑了一套穿上了。但是后来想想,生活中的西装买的时候会考虑里面会加件毛背心什么的,会刻意买肥一点,但是一上镜衣服就显得空空荡荡了。”
      一直到2001年,《天气预报》主持人的妆一直都是自己化,主持人的妆最好的状态是自然,在镜头前皮肤光润,颜色均匀,又不反光,看起来像是没化。但是我们那时候不懂,一般就是画个大白脸。很多人见到我会说,为什么生活中你看着更顺眼。”
      接下来的几天,《天气预报》的主持人每天换一个,杨丽、赵红艳、崔淑萍、刘飒,后来固定成了宋英杰、杨丽和赵红艳。主持人手里时刻拿着一根指示用的小棍儿,小棍儿是自己制作的,一个小纸筒外面缠了一层胶布。一位细心的台湾老先生,特意定制了一根专业的小棍寄过来:白色的杆身,头和手柄是红的,看起来非常专业。这根专业小棍在荧屏上一呆就是8年,2001年,为了跟国际接轨,主持人才开始用手讲解。宋英杰说:“那些年,这根小棍儿每天都放在演播室里,主持人开始默念文稿的时候也会习惯性地拿着它,似乎这样,记忆得会更敏捷一些。”
      天气预报准与不准
      1999年12月13日,宋英杰在当天的《天气预报》里,为昨天所作的失误结论道歉。前一天的结论是:“水汽很难形成,降雪很难出现”,但是这天一大早,宋英杰拉开窗帘,外面银装素裹。这是栏目播出史上的第一次道歉。
      天气预报不准,可能是现在人们提到天气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采访中宋英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我去扎针,针灸中医说,宋老师我正好想感谢你一下,很久以前有一次我要去日本冲绳,在网上咨询你那几天会不会有台风,你说我到的第四天可能会有台风,然后我就把日程安排好,第四天在宾馆休息。结果台风如约而至,我一直想找机会谢谢你。”宋英杰说,听多了别人说天气预报不准,有人表示感谢让他特别感动。
      “现在人们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气象信息的要求也更具体,人们想要了解一场雨在哪下,几点下,下多大,对技术手段的要求更高。”韩建钢说,这也许是老百姓总说天气预报不准的原因。
      从1993年至今,宋英杰在《天气预报》台前一站就是二十年,成了栏目组里的资深老人儿。令他记忆犹新的是,在十五年前,如果节目中要作48小时以外的天气预报,是要层层审批的,是件大事,因为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72小时预报的可参考价值非常低。现在的天气预报水平可以做六小时、甚至三小时以内,或是一周、十天的天气预测,这是预报水平提升的一种表现。
      宋英杰说:“二十年来,《天气预报》中很多模糊性表述方式,像‘局部地区’,‘什么什么左右’等等都被淘汰了,这些词汇在当时是科学的,但是现在科技水平提升了,就变得不科学了。”
      海量信息源促成的预报
      “以前《天气预报》节目的信息源比较单一,每天中央气象台把数据拿来分析,就可以用了,做节目更容易。但是现在不同,有中央一级的信息,地方气象台的,图片有的来自网络,还包括林业的,海洋的信息等等,这些海量信息需要汇总,然后分析,做到随时播出。” 信息的数量之多,以至于宋英杰曾在节目播出前拿到一份长达16页的结论,这些信息需要他在5分钟的节目中大意完整而有重点地表述出来,“那时候能做的就是迅速合并同类项,安排播报的先后顺序。”
      按照栏目组的规定,每天下午3:40气象专家开始就一些数据讨论天气作出结论,5:50开始录节目,但如果遇到灾害性天气,天气结论就会推迟。“就在前天,18:18我最后一次看表的时候,稿子还没有出来,但是按照规定,18:30节目就要传过去了。”从拿到稿子到开始录制,留给主持人的时间少得可怜。
      宋英杰说,20年前第一次出镜,没感觉紧张,可能因为自己不是做新闻行业的,没意识到这个平台有多么不同寻常。
      现在的宋英杰,成熟历练,我们的采访时常被电话打断,他会抱歉地说一句“不好意思,是我们制片人。”就在昨天,他在节目中果断去掉了中央气象台提供的一幅台风路径图(因为图和解说词不符),并在解说词上加了一句:“台风中心正在逐渐逼近广西。”这句话原本可以不加,因为解说稿上只说“台风登陆越南西北部沿海地区,”但是严谨的气象知识和多年的经验告诉他,这是观众需要的气象信息。
      如今,如果你在位于国家图书馆对面的气象大院门口问路,警卫会清晰地告诉你,喏,就是那个灰色大楼。原先只有40平方米的《天气预报》演播室,已成了蔚然耸立的华风气象影视大楼,在一群旧式建筑中格外醒目。
      采访结束时临近中午,透明的大玻璃窗让阳光充分倾泻进大厅。气象专家韩建钢还不忘提醒一句,过几天大幅降温,3日以后,温度可能会降到零下了。

    推荐访问:五分钟 三十年 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