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qq空间 > 正文

    构筑理性基石上的心之“桃花源”:桃花源腾格尔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3 04:50:28 点击:

      摘 要:苏轼晚年创作了大量的、具有一定艺术特色的和陶诗,这在我国文学发展中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艺术现象。苏轼通过创作与陶渊明进行了心神相交,也通过理性思考为自己构筑了一个心灵安顿的“桃花源”,使自身跨越了困扰古代士大夫的“仕”与“隐”之困境。
      关键词:苏轼;和陶诗;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4-0-01
      苏轼于晚年被贬谪在扬州、惠州、儋州三地时创作了一百二十四首和陶诗,这在我国文学发展中是一个独特且绝无仅有的艺术现象。苏轼与陶渊明,两个相距六百多年的伟人通过这些诗歌作品实现了心神层面的相交。在“仕”与“隐”两种人生道路交替转换之中,苏轼真诚地用心灵去体验渊明的生命历程,最终凭借儒释道相融的理性思考,解决了困扰古代士大夫“仕”、“隐”两难选择的困惑,到达了心灵得以安顿的“桃花源”。
      一、创作和陶诗与渊明遥遥相和的动因
      自哲宗元祐七年(1092)苏轼五十七岁知扬州写下第一首和陶诗开始,到六十五岁离开儋州的八年时间里,苏轼一直都在与陶渊明进行着心灵的沟通与对话。苏轼和陶诗创作创作在当时就受到了一定的关注,苏辙及其他苏门学士都相继创作了几首和陶诗。苏轼的和陶诗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这其中有苏轼大才、“拘不住”的原因,也有苏轼引渊明为人生知己,将最真挚的感情、最深邃的思想都蕴含在所创作的和陶诗中的深层次原因。
      (一)创作和陶诗的心灵动力:对自我道德修养的提升
      苏轼一生因新旧党争而起伏沉落,历经坎坷、颇多周折,“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无论到任何一处,苏轼都能通过一种相对理性的方式寻找一种慰藉方式,“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晚年的苏轼在遗憾自己不能凭借仕途通达而“兼济天下”时,就将目光更多地投向自身的道德修养方面,他在创作和陶诗中对古人进行评价,如《和陶杂诗十一首》其四中评价相如:“相如偶一官,嗤鄙蜀父老。不记犊鼻时,涤器混佣保。著书曾几何,渴肺灰土燥。琴台有遗魄,笑我不归早。”认为自己是“作书遗故人,皎皎我怀抱。余生幸无愧,可与君平道。”以相如来衬托和辉映自己品行的高洁,是苏轼对人生的一种探寻和反思途径,迫切希望自己身虽未“隐”却也能够实现独善其身、提升道德修养的追求。
      (二)创作和陶诗的生活动力:对渊明生活方式的借用
      几经贬谪的苏轼虽然性格旷达,却不可避免地陷入生活窘境之中,《和陶贫士七首》引中曾对当时的生活窘况介绍说:“余迁惠一年,衣食渐窘,重九伊迩,樽俎萧然。乃和渊明《贫士》七篇,以寄许下、高安、宜兴诸子侄,并令过同作”。而这种与陶渊明相同的生活环境,使他从渊明处寻来了解脱困顿的良方,“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更深受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响,亲自下地躬耕劳作,如《和陶下撰田舍获》中所描述的“聚粪西垣下,凿泉东垣限。”“聚粪”、“凿泉”均是简单的日常劳动,其间夹杂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亲身体验和喜爱,表明了自己以博大胸襟来弥补现实不足,清除现实窘境所给自己带来的种种不快之感,展现了苏轼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世界。
      (三)创作和陶诗的艺术动力:对绮腴艺术特质的欣赏
      袁宏道曾在其《禺氏家绳集序》中说过:“苏子瞻酷嗜陶令诗,贵其淡而适也。”而苏轼更是以“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之语高度评价陶诗的艺术价值,足见对陶诗的欣赏与喜爱。而苏轼之所以十分喜爱陶渊明的诗,是因为他认为陶诗艺术最珍贵的地方是“平淡”和“自适”。陶诗完全是诗人真实生活的描摹、真情实感的流露,自然无任何矫揉造作之感,而苏轼接受这一艺术风格,晚年的文学创作也向这一方向努力,成就了多篇佳作,而“长吟饮酒诗,颇获一笑适”之句俨然有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韵味。
      二、苏轼和陶诗的艺术特色
      目前,对苏轼和陶诗的艺术成就褒贬不一,或认为苏轼的和陶诗并不成功、令人失望,或是认为这些作品能够形神兼备、超然迈伦。暂且将以上评价放置一边,单就苏轼和陶诗来看其艺术特色来进行分析。
      (一)儒释道相融的“理性内核”
      苏轼学陶颇为到家,纪昀评其为“神似陶公”已臻化境。但苏轼毕竟与陶渊明毕竟身处两个不同时代,苏轼又自适于儒释道三家,因此,苏轼的和陶诗不仅仅是“规规于学陶”的凑数物,而是诗人理性思考的艺术反映。可以说,苏轼和陶诗与陶诗二者的“神似”,仅仅是一种“殊途同归”罢了,二者的理性内核与思考路径完全不同。细细品读,苏轼的和陶诗中还带有一种借助儒释道的理性思维勘破宇宙与人生问题之后的豪迈与洒脱,正所谓“东坡和陶,气象只是东坡,如‘三杯洗战国,一斗消强秦’,渊明决不能办”。
      (二)寻常语中蕴含真醇
      苏轼对陶渊明诗歌的“平淡自适”的审美风格十分推崇,在和陶诗的艺术创作中,他也始终都在追求“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艺术美感。苏轼和陶诗的“平淡”之貌是从“气象峥嵘,彩色绚烂”中化来,是“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之后的自然选择。所以,在苏轼和陶诗中常见词句寻常,如“仰观江摇山,俯视月在衣”等,意蕴却甚为丰厚。
      (三)充满了丰富的想象
      苏轼才华横溢,早年受庄子、李白影响颇深,虽然于晚年转而依陶,但在其和陶诗中仍能见到过去那种充满神奇幻想的浪漫主义诗风。例如,他在《和陶贫士七首》中由己之贫联想到陶之困顿,进而想到伯夷、叔齐耻食周粟之事。而在《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一诗中,又由菊之短暂想到人生命的有限,思考如何在有限生命中创造生命价值。苏轼在和陶诗中所用于描述想象的语言都是平常之语,却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容、提升了诗歌的艺术层次。
      苏轼与渊明的人生经历虽不相同,但二者皆历尽坎坷、饱经忧患,穷达时均能兼济天下、宠辱时亦淡泊宁静。但与渊明相比,苏轼并未以牺牲社会价值追求为代价来换取个体精神价值的实现,在长期交替扮演“仕”与“隐”两种角色之后,借助儒释道的思想相融相通使二者并行不悖又相得益彰,在理性的基石上构筑了一处“桃花源”作为自己的“心隐”之所。
      参考文献:
      1、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袁行霈.论和陶诗及其文化意蕴[J].中国社会科学,2003 (6).
      4、 王红丽.试论东坡“和陶诗”的生命意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 (6).

    推荐访问:桃花源 基石 构筑 理性